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98頁

    「是啊!」崔憲點點頭,「我們的祖先正是為躲避鮮卑慕容氏的攻打,攜族人親兵數千逃亡高句麗的。」

    「失敬,失敬!」跪坐在一張蒲團上面的蘇適立馬直起上身,抱了抱拳,「沒想到您是博陵崔氏的子孫啊!」

    博陵崔氏在唐朝的時候還是很牛逼的,五姓七望之一啊!不過宋朝不講究這一套了,但是高麗國這裡還是一個很拼祖宗的社會。所以崔憲也是很以「五姓七望」的出生而驕傲的——雖然博陵崔氏的家譜上早沒他們這一支了。

    「可惜,可惜。」蘇適忽然又搖了搖頭。

    「有何可惜?」在旁作陪的尹彥純問。

    「可惜中原的博陵崔氏子孫都不知道海東大儒崔浩然公和他們是同宗啊!」蘇適接著吹牛,「下官的好友,雲台學宮教授崔子方就是博陵崔氏子孫,如果他知道崔浩然公也是博陵一門之後,一定會提出重修族譜,把海東崔氏納入其中的。」

    「真的嗎?」崔憲當然感興趣啦。他爺爺是海東孔子,高麗國第一的大儒!而儒家講究的就是敬天法祖,就是講祖宗的。海東崔氏入博陵譜,再去祖墳祭祀那可是非常長臉的一件事情——至少可以證明自家祖宗真的出自博陵崔氏。

    「那是一定的!」蘇適想了想,「不如這樣,等下官回了海州,就把海東崔氏的情況告知崔子平和叔父東坡居士,讓他們出面邀請監國渡海講學,順便祭掃祖墳。」  

    「去大宋講學?」崔憲都有點懵了,雖然他是高麗進士,但是儒學的功力並不深,怎麼可能去宋朝講學?

    「是啊!」蘇適說,「海東儒學在很多方面也是極有見地的,應該和中原儒學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那可,那可真太好了。」崔憲這回可算是遇到知己了。他一個名門之後,會被派到耽羅來當監國,自然是靠邊站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在王顒篡位的時候態度曖昧。現在當然是追悔莫及,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啊。

    而蘇適送上的「雲台講學」的機會,顯然是能讓崔憲扳回局面的。

    高麗大儒在大宋的最高學府講學,這樣的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啊!如果崔憲可以成為第一人,毫無疑問證明了他的學問。

    那麼有學問的官員,怎麼能在耽羅島上吹風呢?必須得召回開京擔任高官啊!

    現在私人的交情有了,國家大事自然就好辦了。

    不就是想在耽羅國土地上租地嘛……反正耽羅國的地也租不出去,現在有人要了,怎麼不是好事兒?

    「仲南兄。」高麗大儒崔憲對蘇適的稱呼都變了,「你們想在耽羅島上借地修船和租地養馬都不是問題。不過……這個不能用大宋官府的名義去租借。」  

    「那是當然的,用商行的名義租,租金絕不會讓崔兄失望的……」蘇適笑著,「對了,能用書院的名義租借土地嗎?」

    其實武好古早就預料到耽羅國不會把土地租給大宋官府的,耽羅國和大宋官方的往來,恐怕都是被禁止的,怎麼可能租地給宋國?

    但是租地給宋朝的民間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那是生意,無關兩國外交。現在耽羅國那麼窮,能搞點錢把宮殿的茅草屋頂修一下,也是件很必要的事情啊。

    不過武好古對後世殖民歷史更了解,知道還有一種比商業租賃更好的辦法。

    就是開辦教堂……也就是書院!范之文他們不就是為了這事兒來耽羅的嗎?

    「書院?」崔憲想了想,「雲台學宮要在耽羅國開書院?」

    「當然不是雲台學宮了。」蘇適道,「耽羅儒生哪有讀雲台學宮的資格?不過是幾個去日本國傳道的博士想在耽羅國辦一個小學,傳播儒家的道理。」

    「不是大宋的官學吧?」

    「當然不是了,怎麼可能是官學,大宋的官怎麼肯長住耽羅?」蘇適肯定地說,「那些傳道的博士都不是官,他們是平民。」

    「只要不是官學就行。」崔憲笑道,「不是宋國官府租借,那就是耽羅國或者耽羅郡能夠決定的,下官現在是監國,自然可以拍板。」  

    「那就多謝崔兄了。」

    說著話,蘇適又拍了拍巴掌。然後就看見范之文帶著一群背著絹帛的壯漢,魚貫而入進了這間小小的茅草屋。一千匹各色絹帛,很快被堆放在了崔憲的跟前。

    「這是,這是做甚?」崔憲問話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一點小意思。」蘇適笑著,「咱們三船人因為風浪流落到耽羅,全賴監國照應,這區區一千匹絹,就當是謝禮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嘉問變了

    就在蘇適在耽羅島上想盡辦法忽悠高麗人的同時,這一次往高麗賀正旦的大宋使團的正使劉逵,已經返回海州數日了。

    回到海州的劉逵,並沒有馬上帶領返回的使團往開封府而去,而是藉口海上風波勞苦,住進了自家岳父呂嘉問新購置的思園別墅休養。

    思園原是紀憶的產業——紀憶在海州擁有大量的地產,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因為流傳著朝廷將在海州開辦京東商市的消息,所以紀憶又賺了不少……不過這次他不是什麼都沒做,而是將其中的一個園子賣給了呂嘉問,呂嘉問則將之改名為「思園」,作為自己在海州長居之處。

    呂嘉問的石炭勾當現在也越做越好了,不僅運輸石炭,還在徐州買了個石炭礦,成了真正的「煤老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9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