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頁
「自治的州府?」慕容老頭問,「是和天津市一個路數?」
天津市就是個自治的市,雖然地盤不大,但是人口、財富,都遠遠超過共和政府治下的任何一個州府。
而且天津市還是共和政府、元老院的駐地。這麼多年來,中央、地方也和諧相處,並沒有什麼不愉快。
「對啊。」武好古道,「天津市不是挺好的?旅順市、燕京市(原析津市)也是議會自治。等到京東市拿到手後,肯定也得搞議會治市。商市可以自治,州府就不行嗎?可以先讓那些都管州試試看啊。也可以學元老院的辦法,搞勛貴議員嘛。如果幾個都管州並一個,各家勛貴議員商量著辦事不就行了?至於他們養多少地方軍隊,收多少租稅,如何發展工商,共和政府一律不管。但是六級公民的認定,一定要由共和政府派員監督。」
倒是個高招!
慕容忘憂和馬人望兩個老翁一琢磨就明白了。
武好古的辦法有點類似於「推恩」,將都管的權力分到地方議會。同時再讓幾個都管家族互相掣肘。
一個都管拆成了幾十個議員,想要造反就難了。
另外,這些都管州內的公民數量,也決定了他們在共和國元老院內的話語權——元老的選舉,要根據各種公民的數量綜合考慮,來劃分選區的。
如果某個州的公民太少,那麼可以分到的元老額度也就少了。而公民的數量,除了天津市這樣的大城市外,基本上都是由騎士、府兵的數量決定的。
所以各家都管也就不得不拆分出一定數量的騎士戶,這對都管家族來說,又是一種推恩。
當然了,這種推恩是建立在公民議會這套體制行之有效的基礎上的。
而公民議會這一套體制的有效性,又和整個國家的體量大小有關。
至少在通訊條件極其不發達的中世紀,共和國的確不適合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大國。
如周國這樣,本土不過相對於後世中國的北京、天津、部分河北省、整個遼寧省的小邦,交通完全依靠渤海海運(地盤基本上圍著渤海灣嘛),人口不過數百萬,公民數量最多三十萬的共和國,大概就是共和制度能夠施行的上限了。
另外,不僅是共和制度在中世紀不適用於大國。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在初興階段的時候,也都興起於一些小邦。比如義大利四海國,比如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比如英格蘭王國。就算是大美利堅,一開始也就是十三個州,幾百萬人。
大宋這種一億人口,大部分的土地還在交通不便的內陸地區的超級大國,要進入資本主義,要工業化,歷史都得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了。
12世紀的生產力,根本想都不要去想了。
從這個角度而言,武好古如果黃袍加身,一統天下,那他就必須考慮整個帝國的經濟平衡,而不能任由國家的一隅野蠻發展,去衝擊國家的其餘部分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一)
轉眼已經是大宋政和三年的仲秋。
地處關外的遼陽府,籠罩在一片肅殺的秋意當中,雖然還沒到漫天飄雪的時候,但卻已經能感到一股股自北方襲來的寒意了。
中世紀的小冰河期在十多年前就開始了,平均氣溫一年比一年低,處於塞北嚴寒之地的遼河流域,對於凜冬的感覺則更加明顯。
夏季在縮短,冬季在延長,初雪的日子更是一年比一年早。
遼西和遼東的土地改革,在夏天結束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根據馬人望、張琳、韓企先等人的報告,在遼西、遼東,總共有6100餘萬畝的土地(包括遼西屬於後世河北省的土地)進行了重新分配。
將近23萬名共和軍的騎兵(騎士)、府兵,得到了150畝至1000畝不等的職田——因為遼東的土地實在肥沃,而需要分配土地的人又太多,所以遼東騎士的莊園規模縮小到了1000畝,遼東府兵的莊園也減少到了150畝。不過這些田莊的產出,卻一點也不比燕地1500畝或200畝的田莊少。
新增加的府兵戶近21.5萬,騎兵(騎士)戶約有1.5萬。總共有將近4730萬畝的土地被分配給了這23萬人。
還有600餘萬畝土地,分配給了馬家、郭家,以及被強制遷移到辰州、旅順、鴨綠水(馬植的地盤)岸邊的渤海右姓。
另有450餘萬畝分給了在燕地土改中蒙受損失的燕地中小豪強和遼東、遼西的漢人——屬於馬家、郭家體系中的漢人壯士的土地,由兩家自行解決。而這450餘萬畝土地都是私田,可以自由買賣,無論持有者是不是公民,都不能免稅。
最後的220餘萬畝,則被武好古獎勵給了平定遼東、遼西的功臣。土地雖然不多,但是都集中在旅順府、遼陽府和辰州等遼東大城市周圍。經濟價值可不低,而且也是不能免稅,可以自由買賣的私田。另外,早年間授予勛貴的燕地土地,現在也都劃分成了私田。
土地已經分配完畢了,期間當然發生了多起暴力抗拒事件。不過在強大的共和軍面前,渤海人和寺廟僧侶的反抗,根本不足一提。
不過分配完畢的土地,大部分都撂了荒。因為分到土地的人們,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消化他們的戰利品——這一輪土地改革解決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權或產權,解下去的開發利用就是個精細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