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4頁
「好!」武好古道,「你能明白就好……你們三兄弟可不能學敖盧斡和大奧野兄妹。」
「孩兒知道,孩兒和兩位哥哥都懂這個道理。」武義久說,「再說耶律家是帝王,而我家只是一介公民,怎麼可以自相殘殺?」
「對!」武好古半開玩笑道,「我家就是一介公民!」
……
武好古復活的消息也被河北宣撫司探查到了,然後用600里加急送去了開封府,報告給了大宋官家趙佶。
這下趙佶可真的急了!
「糊塗!糊塗!紀憶、蘇遲,你們平日裡也都是聰明絕頂的人物,怎麼在關鍵時刻就糊塗成這樣了?現在武好古活了,周國的內亂也平了,耶律敖盧斡多半叫人害了……對了,連阿骨打都死了!你們說,怎麼辦?怎麼辦?」
瓊林宮內,官家趙佶的怒呵聲幾乎都要把房梁給震塌了。
大殿內的臣子們也沒了傳說中宋朝文官的風骨,都垂著腦袋,沒有一人敢和天子回嘴的。
因為他們都知道大事不妙了!
武好古回到天津後並沒有拿回元首大權,而是直接辭去了元首的職位,讓武義久轉正了。
這也就意味著武好古承認了武義久之前所實行的一切政策,包括對大宋宣戰!
而河北宣撫司所節制的開封第五將在撤出黃河以東的周國領土時,還遭到了周軍的進攻,損失了1500人和大量的輜重、武器!
而且,周國方面還拒絕了宋軍提出的求和停戰。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朗了,大周共和國就是和宋朝打仗!
面對趙佶的質問,在場的官員們沉默了許久,最後還是太宰紀憶出班奏道:「陛下勿憂,河北防線固若金湯,光是棱堡就修了上百座,守軍多達二十萬,而且儲備豐厚,各處存糧可以支撐一年以上。另外金國的阿骨打雖逝,但是國力猶存,帶甲控弦之士亦不下二十萬。合宋金之力,足以抵擋暴周之兵。」
這個時空的大宋因為「師周改革」,比歷史同期的宋朝可強太多了。
如果吳乞買想要南下抓趙佶、趙桓去看雪,多半會死得很難看的!
光是河北的百餘座棱堡和二十萬新軍(包括昭義軍),就能讓女真敢達們滅族了。
另外,宋朝的海軍也非常強大!也抄襲了周國的「真理」級,建造了許多火炮戰列艦。
如果要在世界上給宋朝的軍事力量排一下名次,妥妥可以得一個亞軍。
只可惜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周共和國就在大宋的身邊,而且兩國還是同族同文(文化)……
同族同文意味著兩國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抄襲,但也意味著兩國可以很方便的合二為一!
「武好德!」趙佶沒有理睬紀憶,而是喚了武好德的名兒。
武好德現在官拜殿中侍御史,此時正站在瓊林宮大殿上。
聽到趙佶召喚,連忙出班行禮:「陛下,臣在。」
「你走一趟天津!」趙佶道,「騎快馬去,一路上不得耽誤!可許歲幣100萬緡!」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主要是個商人
「陛下……」
「百萬歲幣是不是太多了?」
「陛下三思!」
瓊林宮的大殿內,幾個大臣一聽到「百萬歲幣」,全都高聲進諫。
百萬歲幣可不是小數目!之前大宋給遼國的歲幣,也不過是50萬,而且在重熙加幣之前只有30萬。
現在趙佶開口就是100萬,真是不把大宋的民脂民膏當回事兒啊。
武好德也不敢接這個旨。他這個御史這段時間居然是挨參最多的官員!因為他是東賊(周國)首領武義久的叔叔。
這樣的人沒有抓去砍腦殼已經皇恩浩蕩了,怎麼還能堂而皇之的做官?
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合適了,還一度裝病不朝。結果他一裝病,趙佶當晚就微服出宮來探望了。看見武好德精神抖擻,也不怪罪,還非常高興!見到武好德的兩個兒子更是樂得合不攏嘴,當時就下旨賜官!
可真是皇恩浩蕩啊!
這下武好德都不好意思再裝病了,只好乖乖的上朝做官挨參……
趙佶哼了一聲,語氣已經放沉:「你們這些做臣子的都知道本朝和周國的差距在哪裡!如果你們不知道,就去問何栗,就去看看《復古報》,上面都說得很清楚了!」
被趙佶一訓斥,下面的大臣都閉嘴了。
現在大宋的新政改革可比歷史上明朝清朝的新政有利多了,因為大宋有一個「同族同文」的友邦可以參考。
大宋和大周相比,強在哪裡,弱在何處,都是一目了然的。
按照何栗、陳東、張浚的說法,大宋比大周所強的就是「寒門上升之途暢通」,也就是擁有完善的科舉取仕制度。
而大周比大宋所強的,則是「抑兼併和授軍田」。這個國策讓周國地裡面可以「長出」兵將!
所以周國在戰時可以獲得數以十萬低成本、高素質和高士氣的士兵。
而大宋則必須通過徵稅從土地中獲取收入,然後再用這些收入去僱傭士兵。這個過程的中間環節可就多了,層層剋扣,官官貪污,最後能用來雇兵的錢就狠打了個折扣了。
比如周國現在有三十多萬戶的軍事公民,在極限情況下可以動員七十萬到一百萬大軍!
而宋國朝廷根本不可能從至少六億多畝田地中,收到可以僱傭七十萬新軍的稅……平均一個新軍每年需要五十緡的軍餉(不算軍官的俸祿),七十萬需要三千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