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老「胖兒」喘允了氣兒,一張肥臉上就堆滿了笑兒了,先給太后行了一禮,然後才笑道:「太后,兩位觀察都來了,就在內東門候著。」
內東門是宮內一道特別重要的大門,是連接內中和外殿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內外命婦入內覲見太后的通道。如果出現垂簾聽政的局面,皇太后和執政大臣們議政的地點也在內東門附近。
因此在北宋的宮廷之中,就出現了一個內東門司,隸屬於入內內侍省,勾當官通常是兩人,其中一人肯定是太后的心腹。這位被向太后稱為「胖兒」的龐寬,就是內東門司的兩個勾當官之一。
而他所說的兩位觀察,則是向太后的兄弟向宗良和向宗回。因為北宋有抑制勛貴和外戚的政治傳統,身為外戚的向家兄弟只能當掛名官兒,沒有實權的。所以這二位現在一個是利州觀察使,一個是相州觀察使,都是正五品的正任官,就是沒有實職,住在開封府吃喝玩樂,也常常入宮看望向太后。
不過他們不能到慈德宮來看望太后,只能在內東門附近的小殿和太后見面。
「他們倆都來了?」向太后笑了笑,「一定是有事兒吧?胖兒,叫他們去資善堂候著。」
「喏。」
龐寬應了一聲,轉身就要跑步去內東門,卻被向太后叫住了。
「胖兒,慢點走……都上了年紀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了。」
「謝太后,老奴慢點走就是了。」
龐胖兒這才放慢腳步慢悠悠去了,向太后則笑著吩咐左右道:「擺駕資善堂。」
……
資善堂就是內東門側的一個小殿,如果大宋如今是太后臨朝,那麼這裡就是太后接見宰執的地方。不過現在大宋還是官家趙煦在掌舵,資善堂便是太后、皇后和內命婦們同外戚見面的地方。
武好古這樣的畫院畫師給太后、皇后和內命婦們寫真的地點,有時候也會擺在資善堂。
而給宮廷中的女人們寫真要比畫皇上、畫皇子麻煩,需要熟悉一大堆繁文縟節。這也是武好古為什麼到現在都沒見著向太后的原因——他可是向太后讓人招入開封府的。
不過武好古暫時沒資格覲見太后並不妨礙他的作品進入宮中,今天向家的兩位觀察就是受人之託,給向太后帶來了兩幅武好古的作品。
都是人像寫真,畫得都是女人。
一幅是《才女王娘子》,一幅是《潘素兒的微笑》。前者還好,雖然畫得真切,也不過是傳統的工筆畫。而後者,卻讓第一眼見到它的向太后看花了眼,把畫上的潘素兒當成了真人。
「誰家的丫頭,怎跑到資善堂了……」向太后在宮女的攙扶下進了資善堂,沒瞧見兩個兄弟,卻看見了一個十二三歲,漂亮的跟瓷娃娃似的丫頭在沖自己笑,愣了一下後,居然招了下手,「快過來,給哀家仔細瞧瞧。」
「哈哈哈……」
接著向太后就聽見自己的兩個兄弟在發笑。
「大哥兒,二哥兒,你們為何發笑?」
向太后有點愣愣地看著自己的兩個兄弟,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而且一向都比較正經,不應該「駕前失儀」啊。
向家不是真正的勛貴紈絝,而是書香門第。老祖宗向瑀在大宋開國時不過是個小文官,不算功臣。
而讓向家發跡的向敏中則是太宗年間的進士,後來的向家子孫也都走讀書做官的路線,不一定是進士,但一定是讀書人。
不過向宗良和向宗回卻受了向太后的「連累」,失去了科舉上進的機會,只能一輩子當個享福的親貴。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向太后在給神宗諸子選妃的時候就放了話:向族勿以女置選中。
「大姐,您眼花了,這裡可沒誰家的閨女,只有一幅畫。」
向太后的弟弟,相州觀察使向宗回這時笑著向姐姐解釋。
「畫?」
老太后定睛再看,仿佛真是一幅裝在木框裡面的畫。
「真的是畫?」向太后上前兩步,終於確定了。「這也太真了吧?畫得比那個,那個武好古還要好。」
「大姐,這畫就是武好古畫的。」利州觀察使向宗良笑道,「真是活靈活現,我和子發(向宗回)剛看見的時候也以為是見了真人。」
向太后又問:「這孩子是誰?」
「她是潘家人,恩州刺史的女兒,駙馬爺的妹妹,行七,小字素兒。」
「多大了?」太后又問。
「十二,馬上就十三了。」
「太小了一些,配給端王有點小了,不過可以給越王留著,這畫就送去越王府吧。」向太后皺了皺眉,然後又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幅圖,上面是一個手拿書卷的清秀女子,看著非常討人喜歡,年紀大約十四五歲,「她是誰?也是潘家的女兒嗎?」
「不是的,他是王家的。」
「那個王家?」
「三槐王家,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兒。」
第一百六十四章 花招兒
向太后盯著圖畫上的「王才女」瞧了一會兒,並沒有表態,只是問:「這幅圖畫得也好,誰畫的?」
「是武好古。」向宗良說,「過兩天還會有曹家、石家、米家、楊家、韓家、李家、劉家等勛貴將門送畫入宮,都是那武好古畫的。」
「都是他畫的?」向太后揚了下眉毛,笑道:「那他可有的好忙了,那何時才能輪到哀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