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23頁

    陳克認真的點點頭,「是的,包括我在內的每一個人民黨黨員都需要堅守這個紀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升旗

    1941年首先召開的人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將選出新一屆的主席,過程選波瀾不驚,參選的人民黨中央委員會的所有同志都知道結果,最重要的是沒人要反對這個結果。

    接下來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中,在國家主席選舉就有些微妙的不同,上千的人大代表在向投票箱中投下選舉國家主席的選票時,神色都很嚴肅。在國家主席的選舉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投票能夠得到自己期待的結果。

    李潤石對此並不在乎,他作為人大代表,鄭重的投下了自己的一票。由於總理職務實際上並沒有反對者,原本應該沒有任何壓力的伍翔宇看起來倒是比李潤石還激動寫。兩人這是要搭班的,所以伍翔宇最終還是對李潤石說起,「有些代表是絕對不會投你的票。」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李潤石平靜的答道。

    「會不會引發更多對立?」伍翔宇實在是沒有李潤石的心胸。

    李潤石的態度依舊平靜,「這是對立引發的結果,而不是結果引發的對立。民主選舉的本質是失敗者必須接受選舉結果,如果這都做不到的話,民主制度還有意義?那就已經不是內部的民主,而是兩股勢不兩立的路線之間的問題。」  

    伍翔宇覺得這話裡面的意味比自己擔心的好像還更強烈些,他稍微愣了愣。若是比具體政務的實施,伍翔宇的水平高出李潤石好多,他甚至不用動太多腦筋就能想出對抗的辦法來。但是李潤石的態度讓伍翔宇突然安心不少,當然,這和伍翔宇對自我的定位或許也有些關係。他從來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同志。

    見伍翔宇還是有些緊張,李潤石笑道:「人大本來就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以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人大能夠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最終在科學的基礎上實踐勞動人民的民主。」

    在現在擺明了是路線鬥爭的情況下還能考慮未來的發展,伍翔宇不知道該稱讚李潤石不愧是黨的總書記,還是該覺得他有些過分樂觀了。

    當最終一輪選舉結果出來的時候,人民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李潤石以得票率七成五的巨大優勢超過了包括路輝天在內的其他被選舉人。面對這個結果,路輝天心中居然是一陣輕鬆。如果他真的當選的話,那將意味著路輝天自己都不想看到的一場真正的政治大地震。不僅僅是路輝天,人民黨的幹部們大多數都鬆了口氣。

    李潤石在人大委員會委員長帶領下走上主席台。他手按共和國憲法,向著全國人大代表們莊嚴的宣誓就職。宣誓就職結束之後,人民黨的政治體系終於走上了陳克確定的軌道。後面將是總理任命,當選的伍翔宇完全不是為了自己的鬆了口氣。  

    兩會的最後一個項目很傳統,那就是參加升旗儀式。

    在春天的黎明前,風還有些寒意。人民廣場周邊的路燈此時還沒有熄滅,人大代表們從住宿的地方雲集在廣場上。在廣場對面的五星大樓看台的位置上出現了幾個身影,其中一個儘管稍有些模糊,有人的眼睛特別尖,已經認出那高大的身影很可能是陳克。

    陳主席也在觀禮台上看升旗的消息轉眼就在代表們中間傳遍了。

    「陳主席為什麼不下來?」立刻就有人問道。

    有些同志還是頗有見識的,「那是不是陳主席還未必呢,而且陳主席又不是咱們人大代表。」

    有些代表用相當複雜的目光看著據說是陳克所在的位置,他們大多數都是沒有投李潤石票的代表。這次政治鬥爭的失敗是如此明顯,學術界在之前罕見的進行了串聯,甚至動用了不少手段。他們本以為可以對國家的決策產生某種影響,陳克連動都沒動就讓這些人知道他們的份量到底有幾分。

    看著那些工人、農民、軍人為主的普通勞動者組成的人大代表們,還有他們帶著憧憬、熱情看向據說有可能是陳克所在位置的明亮目光。那些失敗者中有些人忍不住想到,如果陳克向這些人公開說些什麼,那這次的結果又會如何呢?  

    在他們看向陳克的時候,陳克也在俯視著這些人。最近得到的一個消息讓陳克原本還有些猶疑不定的想法終於最終確定下來。蘇聯的史達林同志準備重新啟動「近衛軍」的榮譽稱號。史達林同志當然不知道,可陳克是非常清楚的,在蘇聯覆滅的時候,近衛軍們發揮了自己沙俄前輩的老傳統,於是那些布爾什維克們就洗洗睡了。

    雖然在這個已經改變了的時空中,未來肯定會不一樣。哪怕是蘇聯的歷史與以往相同,陳克都知道自己無論如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但是史達林同志的決定對陳克也是個刺激。

    在人大代表們的最前面,站立的是李潤石與伍翔宇,陳克突然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封信,「……事物總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準備跌得粉碎的。那也沒有什麼要緊,物質不滅,不過粉碎罷了。全世界一百多個黨,大多數的黨不信馬、列主義了,馬克思、列寧也被人們打得粉碎了,何況我們呢?……」

    歷史上寫這封信的人曾經發動過一場空前的運動,必須承認的是,那場運動失敗了。它摧毀了很多東西,卻沒有建立起與之相應的新秩序。但是在那場運動當中,「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個政治理念徹底成為了中國的政治正確性。不管之後的進程如何,都沒有人敢公開的否定這個理念,公開的推翻這個政治正確性。但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評價,那場運動最終還是失敗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2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