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頁
就是因為這個顧慮,國會始終沒能下定決心在這個問題上拍板。
第二十一章 前奏(一)
王斌作為人民黨駐美國的商務代表,這些天忙的可以說四腳朝天。每天睡前要把當天的列表和會議記錄看上三四遍才能想起這一白天到底幹了什麼。接下來又要第二天的工作列表讀三遍,心裡理一遍,才能大概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第二天起床後,他立刻就按照列表馬不停蹄的忙活。
美國方面的態度非常堅定,自打與人民黨達成了口頭協議之後,他們真的沒有從日本再進口生絲,人民黨與美國的生絲貿易立刻上了一個全新的台階。1913年9月,人民黨與美國交易了150萬公擔的生絲,也就是300萬擔,3億斤。總價值超過3億兩海關銀。大概相當於2億美元。這樣一筆巨款雖然不是一次到齊,而是分配花出去的。但是這麼多的設備採購量,絕非一時半會就能談完合同的。
這樣紅火的貿易讓王斌感到一種自豪,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美國方面的商人也好,官員也好,都不止一次的直接或者含蓄的詢問王斌,中國有能力把這些設備都給用上麼?不會出現美國這樣產能過剩的問題麼?
王斌也會禮貌的聽完這些人的話,然後按照預先規定的話坦然承認,人民黨當下不考慮這個問題,以後遇到了再說。嘴上可以這麼說,王斌心裏面其實也不很放心。但是他好歹親眼見到了德國與美國工業的強大,也親眼見過滿清時代中國的落後,這幾年更投身人民黨建起的工業體系,王斌堅信,只要有陳克帶領的人民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
人民黨的北美商務處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據地的技術人員,他們主要是國防科工委各個工業門類中抽調出來的技術人員,派到美國來負責技術工作。這些一線技術人員到沒過來,一來是實地考察美國工業,二來也能根據人民黨實際遇到的技術問題,在採購上提出比較靠譜的建議。
另一部分則是商業談判人員,雖然是經濟危機,不過不等於商業談判就可以「有錢就是大爺」的態度。人民黨在國內有軍事力量,在美國卻沒有。適當的商業策略還是必須的。好歹得讓這些美國企業賺到錢才行。如果美國佬賠錢了,他們肯定要想方設法的刁難人民黨美國商務處。而且商業談判人員也起到情報收集站的作用,商務談判中大家總會聊天,聊天裡面就會有情報交流。這也是必然的。
到了9月底,越來越多的消息通過種種渠道被匯集起來,北美情報站得出了兩個結論。英日已經開始準備全面支持北洋袁世凱,而美國政府對於貸款給人民黨依舊在爭論不休。
對於英日支持袁世凱,陳克早在與美國達成意向性貸款協議的時候就做出了預判。特別是美國開始故意刁難日本之後,這已經是不值得奇怪的事情。日本一半出口都靠生絲,美國又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對象。人民黨靠了在東南亞的人脈,正無情的侵奪日本在東南亞的市場。在中國市場上,人民黨的商品更是所向無敵,逐漸把日本貨擠出中國市場。幾重效果組合起來,日本要是支持人民黨,這才是最奇怪的事情。
王斌只是有些弄不明白,美國這麼做到底是故意激起中日矛盾?還僅僅是出於對英國的憤恨,所以習慣性的對英國在亞洲的跟班日本進行打擊?
但是這些已經不甚重要,人民黨的口號就是「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求人不如求己,在人民黨已經竭盡全力建立中國工業體系的當下,中國的道路已經被定下,要麼作為一個工業國擺脫外國的壓迫,要麼作為一個農業國永世不得翻身。美國人當下玩弄什麼手段,人民黨都拿美國沒什麼辦法。與其整日裡胡思亂想,還不如當作看不見,眼不見心不煩。
所以王斌對美國政府的貸款爭論也完全置之不理,在經濟危機的當下,美國想找到一個人民黨根據地這樣的大市場也不是件容易事。即便沒有美國政府的貸款,大批在破產邊緣的美國企業也求爺爺告奶奶的找到王斌這裡請求賣商品。以當下根據地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總額,特別是美國機械製造業的慘狀,王斌領導的採購團已經能夠超額完成收購任務。
而且有些很希望美國政府與人民黨達成貸款協議的商人私下透露給王斌了一些「內幕消息」,美國一部分議員擔心英日全力支持袁世凱後,中國爆發內戰。人民黨如果失敗,美國在人民黨這裡的投資只怕就打了水漂。以美國當下的海軍力量,是根本不可能越過太平洋去挑戰英國在東亞的霸權地位。
王斌知道這些商人在暗示自己嘗試去遊說美國議員,遇到這些「好意提醒」的時候,王斌只是淡然笑一笑,卻根本不往下說。王斌一點都不認為有必要把人民黨的血汗錢花在收買美國政客這種事情上。從根據地新來的技術人員帶來了根據地最新的情報,由於相對薄弱的基礎建設、技術人員以及勞動工人的不足。根據地當下飛速擴大的工業生產遇到不小的問題,工廠裡面隔三差五就要出事故,從電力供應到安全生產,傷殘死亡的人數都快趕上戰爭造成的人力損失。工廠裡面的安全生產教育幾乎是半個月一培訓,形狀慘烈的傷殘死亡圖片在「安全生產教育榜」上貼的密密麻麻。整個工業體系的規模擴大了不少,但是整體效率並沒有提高。不管美國這邊的銷售壓力到底有多大,至少根據地當下的需求並沒有如此旺盛。所以拖一拖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