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頁
「想讓洋鬼子覺得有利可圖,那就得保證貿易平衡。對於中央來說,賺錢得是靠關稅。而且進口的產品一定要管住。不能進口消費品。哦,消費品指的是布匹,糧食,奢侈用品。要進口的是工廠設備這些能夠提高咱們自己力量的東西。這點一定要確定才行。」
陳克並不怕北洋會真的實現工業化,要是光靠買就能買來工業化的話,那麼21世紀全球的工業國應該更多才對。但是很明顯,從二戰後真正變成工業國的也就新中國一家。制度是否搭配是個關鍵問題。
但是陳克卻不能藏著掖著,他至少得讓北洋覺得人民黨沒有說瞎話。騙人這玩意一定得讓被騙的一方對騙子有足夠的信心才行。那麼說實話就是最基本的一點。
果然,袁世凱「被騙」了。陳克所說的內容北洋早就調查的很清楚。人民黨出口生絲,豬鬃,瓷器,茶葉。買來的都是工廠設備。他們開礦山,修鐵路,經濟上搞的紅紅火火的。對於人民黨打土豪分田地之事,北洋內部並不認為這是人民黨成功的關鍵。袁世凱也不認為這是陳克成功的不二法門。
聽陳克這麼一番介紹,袁世凱心裡頭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即便袁世凱認為陳克還是懷著造反的心思,但是至少在發展經濟這件事情上,袁世凱認為陳克的確是「坦率」的。
「但是收回海關之事,按照文青所說,卻是完全沒有收回。」袁世凱問道。
「收回海關,這是看收回到了誰的手裡。若是收回到了中央手裡,地方各省自然是覺得不開心。他們認為海關的權力到了地方各省手裡,這才叫做收回海關。」陳克對此完全抱持著實用主義態度。
聽著如此尖銳的發言,袁世凱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而徐世昌忍不住笑出聲來。徐世昌以前沒有和陳克打過交道,這算是第一次真正的談判。徐世昌覺得有些明白為什麼陳克能在三十歲剛出頭就有如此「造反成就」,這種天不怕地不怕態度的的確讓徐世昌這種人頗為欣賞。
第一零九章 辛亥之變(八)
袁世凱、徐世昌、陳克,這三個人在未來海關的設計上可以說相談甚歡,袁世凱覺得自己又找回了年輕時候與盛宣懷、嚴復等李鴻章北洋時代談論大事的感覺。那時候大家都是一群鐵鋼洋務派,不是留洋歸來的,就是各地興辦洋務的幹將。那時候眾人都是盛年,思路敏捷,精力充沛。面對紛繁的事物,也有朝氣有闖勁。都覺得能澄清天下,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不過時過境遷,甲午海戰之後,李鴻章大人被迫下台。袁世凱卻成了新北洋的首領。而戊戌變法,庚子事變接踵而至,當年的老兄弟現在早已經四分五裂。依舊能稱為袁世凱鐵桿的也只剩下徐世昌一人而已。
袁世凱真的覺得自己老了,不過是談到了晚上12點,他就覺得精力不支,眼皮有點打架的感覺。徐世昌也好不到哪裡去。而眼前的陳克依舊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談論事情井井有條,更難得的是,陳克對任何環節都沒有絲毫的想當然,並沒有絲毫指望別人的態度。
「文青,天晚了,不妨今天就在我這裡住下吧。」袁世凱忍住打哈欠的感覺,儘量用堅定的聲音說道。
「這會不會打攪了?」陳克對這時代的規矩並不熟悉。反正在21世紀,不管晚上high到幾點,有多累,他可是都要回家睡覺的。
「不妨事,菊人今天也住下吧。明天咱們接著再談。」袁世凱答道。
「這……」陳克還是有些不確定。
徐世昌笑道:「文青,你這來來回回的讓誰看呢?既然要談,咱們就不妨把事情談完再走。明天我和大總統都不出門,咱們好歹把事情談出個眉目來。」
這話比較合理,陳克只是不習慣在別人家住,但是眼前三人的身份,能聚到一起談事已經能夠決定中國未來的命運,哪怕不是談事,隨便聚在一起說說話,也已經能引發無盡的猜測。陳克在袁世凱家進進出出的,外頭的傳言天知道能有多大。
「那就打攪大總統了。」陳克笑道。
「到我這裡就是客,不用大總統大總統的這麼客氣。我和你老師嚴復都是老兄弟,叫我聲伯伯就行了。」袁世凱用頗為家常的語氣說道。
陳克連忙說道:「大總統,既然是談公事,這稱呼就不能亂了。我自然是該叫您伯伯。可是我這人不懂規矩,若是說的地方不對,讓別有用人的別人聽到了,只怕那些傢伙背後說您公私不分。還是叫大總統不會出錯。」
「文青太客氣了。」嘴上這麼說,袁世凱的語氣中卻透漏出很以為然的感覺。其實聽陳克稱自己大總統,袁世凱心裏面也覺得這種明確了地位的稱呼很應該。
袁世凱家頗大,陳克與徐世昌各住了一個院子。徐世昌自然不怕袁世凱會加害,他的隨從在外頭。但是陳克的警衛員們可沒有那麼輕鬆,他們緊緊的守住了院子。而袁世凱的護衛們又從外頭防備著陳克的警衛。一晚上就這麼外松內緊的過去了。
第二天談判繼續進行。頭天三人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絕對不能讓其他各省單獨與洋鬼子勾結。而控制其他各省的關鍵無外乎運輸渠道。
人民黨掌握了武漢,又把住了相當一段長江流域,這就掌握了內地的貿易渠道。湖北、四川,包括河南在內,想進行貿易,就必須依託長江。武漢之所以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因為他有水陸之便。京漢線將鐵路沿線的物資運到武漢,然後裝船運到長江下游去。陳克很清楚,現階段正因為作為貿易中心,武漢才能如此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