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562頁

    與仙台師團這樣的痛苦相比,九州師團就顯得痛快的多。九州師團由礦工們組成,更有堅定不移一往無前的氣質。連堅實的礦脈都能挖開,就沒有理由畏懼敵人。

    這支部隊與人民黨擾襲部隊交手的時候,更處變不驚,更加穩重些。這也與相對平緩的地形也有些關係。九州師團師團長並不是一個莽撞的人,他向聯軍司令部提出是否按照原先計劃執行的申請。在回復還沒有到達之前,催促他進攻的命令已經到了。畢竟九州師團已經在龍口的登陸陣地上停了兩天,這兩天中,九州師團並沒有遇到任何敵人,也沒發生任何戰鬥。

    違抗軍令是非常嚴厲的罪行,等待兩天已經到了九州師團師團長等待能力的極限。抱著萬分的不甘,師團長下令部隊開始按照原計劃出發。兩個旅團分為前後兩個集團開始南下。在剛登陸後就遭受嚴重打擊的日軍部隊負責留守岸邊的灘頭陣地。

    從9月26日開始,踏上征途的九州師團沿途並沒有受到任何騷擾,部隊井然有序的行軍。到了9月28日,日軍後半部已經行軍至平度與掖縣間的地區。

    青島軍分區司令蒲觀水研究了戰局之後,將一個師的部隊派去迎擊在龍口登陸的日軍。工農革命軍兩個師四萬人,對面的九州師團因為一部分人員留在日本,一部分受傷,以及守護登陸地區。兩個旅團真正的兵力只剩下18000人。工農革命軍前線指揮部制訂了包圍殲滅九州師團的作戰計劃。  

    「經過這幾天的戰鬥,我們已經確定,日軍的戰術水平還在日俄戰爭時期水平。衝鋒以小隊為單位。作戰效率遠低於我軍。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採取大包圍圈的模式?」

    所謂大包圍圈是指一個連續的包圍圈,兵法雲「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工農革命軍的軍校對此有專門的翻譯。在實際作戰中運用的原則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就要努力戰勝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立刻有同志提出了意見,「雙方兵力差距有限,我們只有敵人的兩倍,如果實施圍殲戰,那就得讓青島乃至仰口的部隊一起加入。而且日軍分兩路進攻,實際上就犯了分兵的錯誤。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以當下的局面,仰口的部隊根本不用留下一整個師,只要留下一個團就可以牽制敵人。敵人即便不受牽制,青島當下兩個團也能守住。只要我們以四倍兵力殲滅了日軍龍口一路,我們再回兵青島,敵人不被嚇走,也會被殲滅。」

    「沒錯,誘敵深入,以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同意這個觀點的同志很多。  

    前線指揮部的兩位師長也完全贊同,「那麼我們就給蒲司令發報。」

    蒲觀水回電只花了不到三十分鐘。「同志們的建議很好,我已經命令青島與仰口部隊向你方出發。我本人留在青島指揮戰鬥,前線成立前線指揮部。現命令,前線指揮部火速設立交通站,接應後方部隊。並且負責戰役實施。」

    前線的同志對蒲觀水的撒手政策很是感激,但是他們卻不敢把蒲觀水和兩個團扔在青島。戰局變化莫測,即便是有四倍於日軍的兵力,也不等於就能輕鬆的獲勝。萬一日軍發了瘋,仙台師團不顧一切的突襲青島,殲滅了九州師團,卻損失了青島以及軍分區司令蒲觀水,這就不是一般的責任。

    同志們立刻發電報過去,「還是請蒲司令親自指揮戰鬥。」

    蒲觀水的回電很簡單,「別廢話。你們怎麼打,我去指揮也是怎麼打。指揮戰鬥的同時,我還得擔心著青島要塞的事情。所以我留在青島要塞指揮戰鬥,同志們難道對我沒有信心不成?而且我去你處指揮戰鬥,青島同志們見不到我,會有什麼心情?我相信同志們一定會勝利,也請同志們相信我不會丟掉青島要塞。唯一建議,同志們該怎麼打,就怎麼打。不要著急,不要顧慮青島。」

    有蒲觀水的這封電報,龍口方面的同志們也鬆了口氣。蒲觀水能夠坐鎮青島,大家的確感到放心。同志們也不可能派人去青島把蒲觀水強行綁到龍口戰線上來。

    殲滅戰的作戰目標確定後,所有的行動完全按照軍校裡面受到的教育來辦。地形是早就實地偵查過的,整風之後,好歹知己也能做到。在知彼方面,通過情報已經日軍戰俘口中確定日軍火力配置。以「陳克動態戰鬥方程式」,也就是陳克抄襲的蘭切斯特方程,數次推演的結果中都是工農革命軍能夠大勝。

    但是前線指揮部的同志卻沒有心滿意足,無數次的事情都證明,戰鬥勝利後的確可以用「陳克動態戰鬥方程式」來解釋戰鬥,可戰鬥前的敵情不明,往往讓推測結果出現極大偏差。這不僅僅是指低估敵人,高估敵人的結果同樣會造成戰鬥力的極大浪費。對戰爭了解的越深,同志們越是發現,這是個世界是不能去追求完美的。戰場比任何地方都更加實際,如果不能把注意力灌注在當下的這一秒,不是隨時應對眼下的問題,而是去追求虛無縹緲的完美與勝利,不僅這些可笑的目標無法達成,還一定會付出慘烈的生命代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56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