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頁
淮海省省委幹部們並不知道陳克為什麼要專門到這片爛泥塘邊上來,大家都瞅向尚遠。尚遠也不能不說話,他說道:「陳主席,這地方的確是不行。也沒什麼好看的。」
雖然嘴上這麼說,尚遠卻知道,陳克既然專門來看,就不會是沒有意義的。
「咱們現在回徐州吧。」陳克答道。
一行人進了淮海省省委,卻見到留在這裡的武星辰神色凝重的迎上來,「陳主席,你料對了。我剛接到情報。德國軍艦出現在連雲港外。」
陳克在路上奔走,淮海省省委有幾天的時間可以與北京進行情報聯絡。他們得知德國人很可能會對根據地挑釁。陳克的預測是德國人首先會讓自己的艦隊到連雲港前來示威。
這是完全能夠想像的,德國艦隊如果開到武漢去示威,這就有點捨近求遠的味道。而且德國人就算真的跑去武漢,也意義不大。他們總不敢對著武漢開炮。莫說在長江裡頭德國軍艦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反擊。首先英國人也不會同意德國人這麼幹。可是封鎖連雲港,英國人就會睜隻眼閉隻眼。加上連雲港與青島很近,德國人這麼幹也方便。
對陳克來說,這是非常簡單的推導結果。淮海省的同志們也能認同。他們唯一不理解的是,德國佬這麼幹對根據地毫無威脅。他們吃飽了撐的跑到連雲港來示威?有這力氣,組織軍隊陸路進攻豈不是威脅更大?
但是現實證明,德國佬明顯不理解人民黨的根據地組織模式。
第一一十八章 中德衝突(二)
在連雲港外海,德國艦隊正在陰雲密布的海面上暫時停泊。兩艘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三艘輕巡洋艦「埃姆登」號,「紐倫堡」號和「萊比錫」號,這是德國太平洋艦隊的全部主力。這支艦隊以青島為主要基地。在中國局面大變的時候,全艦隊集結在青島港口。在德國公使的指示下,艦隊準備出發,對人民黨實施「威懾」。
「連雲港並沒有工業,人民黨把自己的工業據點設在了徐州。從英國和美國運來的設備很多在山東棗莊一帶……」情報官匯報著收集來的資料。
不管戰略上是不是犯二,在情報收集方面德國人的確不會犯傻。人民黨的工業建設力度在德國人看來的確不同,北洋是以購買工廠,特別是兵工廠為主。人民黨則完全以煤鐵複合體建設為當前的要務。
德國人最眼紅的就是棗莊地區。這個原本並不富裕的地區在人民黨抵達之後,同時開挖了煤礦與鐵礦。
「棗莊鐵礦多為露天鐵礦,有些礦深距離地表只有五十厘米,十分方便開挖。就現在收到的情報中,棗莊鐵廠已經有四個鐵爐,預計生鐵產量在每月四千噸以上。人民黨使用平爐煉鋼,還有一定的鐵軌澆築能力。連接棗莊礦區的小鐵路已經修建,棗莊到徐州的鐵路已經開始動工。」
聽到這裡,馬克西米利安·馮·斯佩將軍的眉毛微微彈動了一下。能夠生產鐵軌,哪怕是加工劣質鐵軌的工業能力,也意味著能夠提供一定的軍事維修支持。作為德國太平洋艦隊司令,佩斯將軍對軍事維修有著極度的渴望。
英國海軍就是靠著遍布世界的港口與後勤基地才能夠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德國太平洋艦隊的戰略局面並不好,英國皇家海軍的亞洲分艦隊,日本艦隊,澳洲艦隊將這支德國海軍包圍在太平洋中。青島這個據點根本不足以支撐德國的安全,如果能夠獲得山東的更多權益,特別是得到有力的工業支持,德國才能夠在亞洲牢牢站住腳。
不過佩斯伯爵也沒有幼稚的認為能夠興辦起煤鐵符合工業的人民黨是酒囊飯袋。袁世凱帶領的北洋集團已經是非常能幹的,他們從事洋務多年,積累頗為深厚。即便如此,北洋依舊缺乏獨立建設工廠的能力。建設能夠穩定生產鋼鐵的企業在歐洲已經不再稀奇,但是在亞洲就絕對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
這次佩斯伯爵本來沒有在山東,他率艦隊在廣州停靠的時候發了一條例行電報,隨即接到了德國公使的電報,要他到連雲港外海與德國艦隊匯合。艦隊匯合後,德國公使的想法居然是威懾人民黨。佩斯伯爵當時就懷疑公使是不是吃錯了藥。德國艦隊光維持青島的存在就已經竭盡全力,再對整個山東進行壓制,莫說兵力上是不是問題,光英國人的態度就很難把握。英國的亞洲艦隊並不是德國太平洋艦隊能夠對抗的。
聽了人民黨的工業建設規模之後,佩斯伯爵雖然不想開戰,但是他已經有些認同公使關於「擴大德國在山東利益」的想法。
德國並沒有英國佬這樣富裕,他們也不可能像滿世界都是殖民地的英國佬一樣與人民黨大作生意。德國與中國的貿易,只能存在於德國本土與中國之間。而英國佬根本不用把商品運回英國本土,他們操縱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就能夠賺到數不清的錢財。
這種簡單的道理甚至不用公使來說明,德國軍人也能夠理解。因為在德國艦隊沒有得到青島之前,英國艦隊隨時可以攔截德國到中國的商船,航路一旦被掐斷,德國與遠東的貿易就處於斷絕狀態,德國太平洋艦隊就是為了保衛德國在遠東的商業利益。
有了這種共識之後,唯一問題就是該怎麼有效威懾人民黨,逼迫人民党進行讓步。公使的代表說的清楚,這次德國打的是「列強一致」的牌。如果德國能夠逼迫人民黨做出讓步,那麼列強就會根據「列強一致」的原則,逼迫人民黨達成共同的讓步。德國這是要給列強們出力,才得到了各國的支持。而且英國人的態度相當的曖昧,他們根本就沒有給出明確的支持。在這點上,估計英國人的態度是不要德國在這次行動中得到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