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頁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飛機對中國內地的狂轟濫炸已經達到登峰造極和無以復加的地步。在大後方,幾乎每天都有城市被轟炸,報紙上天天都有平民傷亡和財產毀於戰火的消息。陪都重慶更是日機轟炸的重點目標,有時一天空襲警報竟然多達十幾次。好在中國民眾處變不驚,不多久就習慣這種兵荒馬亂和天天跑警報的日子。人們把防空洞掘得又深又長,值錢的東西隨身攜帶,只要炸彈沒落在自家頭上,日子就好象長長的流水一樣照樣不緊不慢地過下去。

    公元一九四一年六月五日,星期日。這天天氣晴好,萬里無雲,清晨七時,人們尚未起床,預告空襲的黑色氣球就高高地升起在朝天門川鹽銀行和美豐銀行樓頂上。七時半,警報拉響,悽厲的汽笛好像鞭子一樣兇狠地抽打空氣,把死亡和恐怖的氣息播向四面八方。

    陪都立刻陷入有秩序的驚慌和騷動之中。

    人們扶老攜幼,扛著大包小包,按照不同的居住區域街道,紛紛轉移到指定的防空洞去躲避。重慶的防空洞沿山修築,最大的可以容納數萬人。逃難的人群好像《創世紀》中被洪水追趕的小動物,防空洞就是小動物避難的“諾亞方舟”。

    七時四十分,第一批日機六架飛臨市區。日機排出整齊的隊形,象接受檢閱一樣在空中盤旋,然後不慌不忙地向下俯衝,依次掃射投彈。由於重慶只受很少幾挺高射機槍保護,因此日機大都能夠從容不迫地尋找地面目標,從而把炸彈準確無誤地投在中國陪都的任何一幢建築物上。  

    八點二十九分,第一批日機投彈完畢,第二批日機五架又出現在城市上空。依然盤旋,依然俯衝、掃射、投彈,如是者從早到晚,沒有間斷。日本飛機重點轟炸了從朝天門碼頭到較場口直至上清寺一帶最繁華的商業區和平民住宅區,炸毀商店樓房數十幢,燒毀民房數百間。

    這一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八度,中午,重慶最大的較場口石灰市防空隧道內開始有人窒息。洞內秩序混亂。當時重慶的防空洞大多是沿山掘成的土洞或天然石洞,既無通風設備又無電燈照明,以前因窒息死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但均未引起當局重視。由於這天空襲時間格外長,洞內很快出現缺氧,人們明顯感到不適,於是洞內的人爭相往洞口擁擠,洞口的人不願被擠出洞去,就頻頻向執勤的憲兵呼救。憲兵趕來彈壓,朝天開了幾槍,不管三七二十一將防空洞的大鐵門咣地關閉。裡面的人繼續窒息,活著的人拼命擁擠,於是洞內仿佛起了潮水湧來涌去,人們你爭我奪,互相踐踏,倒斃者無數。

    黃昏時分,川鹽和美豐銀行樓頂掛出三角旗,警報解除,人們才發現這座防空洞隧道里屍體枕籍活人寥寥。死者多為婦孺兒童,也有學校師生和政府官員,他們或死於缺氧窒息,或被自己同胞踐踏身亡,其狀甚慘。

    死人的消息傳出後,剛剛跑出警報的活人就蜂擁而至,他們爭相衝進防空洞內不是搶救傷員而是打劫死者,將死人的衣物錢財、戒指耳環洗劫一空,有的人甚至干起奸屍的禽獸勾當。先來的人發了橫財,後趕到的自然不大服氣,於是弱肉強食,活人與活人又發生戰鬥。直到憲兵聞訊趕來鎮壓,又開槍打死許多歹徒。這就是當時震驚全國的重慶“較場口大慘案”。  

    較場口慘案死難者多達三萬人。它既是日本人欠下的血債,又是中國人自己釀成的苦酒。是血債必須討還,是苦酒便只好自己吞下去。

    我以為這就是悲劇的時代意義所在。

    慘案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重慶市長被撤職。此後由於許多人對防空洞畏之若虎,寧願呆在家裡挨炸也不肯去防空洞送死,因此蔣委員長親自下令改善防空洞的通風設備,安裝電燈,並派憲兵進洞內執勤。重慶政府為此發布告示:宣布對一切趁火打劫的壞人將予以嚴懲,殺無赦。

    “較場口慘案”在重慶引起的震動是可想而知的,我父親有位要好的同學極其全家在慘案中不幸喪生,令他悲痛萬分。一連幾天,他都趕往朝天門碼頭去幫助掩埋屍體。有主的屍體被領走了,更多的無主的屍體被草草掩埋在河灘上。不久汛期一到,死人就密密麻麻漂浮起來,在江心排成長長的隊列向下游漂去,場面驚心動魄。同胞的慘死給我父親尚未成熟的心靈烙下一個殘酷的印象,他暗暗立下一個志向,要向日本飛機復仇。後來果然有過一次在中學生里選拔飛行員的機會,可惜他因為體檢不合格而痛失良機,並未此沮喪了許多日子。

    由於連年不斷的內戰外患給中國民眾首先是農民帶來空前的災難,越來越多的負擔:徭役、賦稅、攤牌和層層盤剝好像大山一樣壓在農民頭上,政府逼迫農民交出最後一粒糧食為軍隊和前線服務,這樣就迫使中國本來就十分脆弱的農村經濟時常頻臨崩潰的邊緣。史載: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發生百年不遇的大饑饉,饑饉持續兩年,餓死五百萬人。同時甘肅發生回民大暴動,飢餓的回民在三個月內衝進二十座縣城,搶光了城裡所有的糧食、布匹和生活日用品。在淒風苦雨的陪都重慶,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災民湧入,糧食恐慌,人口過剩,沿街到處都能看到災民賣兒賣女的悲慘景象。

    戰爭年代,政府強加個農民另一個沉重負擔是徵兵。對傳統的中國農民來說要他們背井離鄉去打仗無異等於索命,因此許多人寧願活活餓死在深山老林也不願上前線。到後來,軍隊不得不採取強硬手段,抓丁入營。在農村,軍人好像圍獵一樣挨家搜捕,見到青壯男丁,不問青紅皂白一律捆了押送軍營。這就是後來臭名昭著的 “抓壯丁”的由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