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0頁

    至少又過了一年零三個月之後,我們才看到善於學習的蘇聯紅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下,在中國邊境城市滿洲里幾乎一絲不差地重演了密支那空降的全過程。有必要指出的是:蘇聯人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他們的空降是在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一周進行的。

    最尷尬也最惱火的當屬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勳爵一度反對進攻密支那,並斷言史迪威將因此遇到麻煩。但是在五月的某一天,當他一覺醒來時,卻被告知中美聯軍已經成功地實施了一次極為出色的空降作戰,勳爵受到的震動以及由此引發的怒火是可想而知的。不管怎麽說,史迪威和那支中國軍隊名義上隸屬於他,是他的下級,因此當邱吉爾首相來電詢問:“中國人是怎樣漂亮地在密支那從天而降的?”勳爵聳聳肩,不屑地回答:“那不過是我的副手指揮的一場有限的進攻。” (《史迪威出使中國》)

    歷史鏈條的連接往往取決於一些表面上看似乎不相關的偶然性。過了不久,勳爵突然改變主張,決定親自收復緬甸,這與上述“密支那受辱事件”並非毫無關係。

    勳爵後來也加入反對史迪威的多數派行列。

    五月十八日,也就是實施空降作戰第二天,史迪威中將偕同他的一大群軍事助手,還有一個美國新聞記者團一起降落在密支那機場。美國將軍看上去喜氣洋洋,精神抖擻,他匆匆視察過機場,就冒著炮火進入前線指揮所。將軍決心要給密支那之戰打上一個漂亮的句號。  

    “我要你們在兩周之內拿下密支那。”史迪威目光炯炯環視鴉雀無聲的中美將校們,“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好的開頭,因此我們必須完成一個更好的結尾。我絕不允許任何疏忽、鬆懈和畏縮不前,你們必須以軍人的榮譽向我擔保。”

    然而,事實上兩周拿下密支那是不可能的。史迪威在空降成功的勝利心情鼓舞下犯了一個不能原諒的錯誤:他低估了敵人,低估了敵人的頑強意志和戰鬥力。月底,由於中美聯軍輕敵冒進,整整兩個團的官兵在密支那火車站遭到不可挽回的覆滅命運。這是緬甸開戰以來盟軍遭受的最沉重打擊,日軍主力把盟軍放進車站,然後加以分割圍殲。密支那火車站變成一座巨大的墳場,中美官兵屍骨狼藉,令人觸目驚心。

    此後,盟軍攻勢一度削弱。隨著雙方援兵和緬甸雨季的到來,更加艱苦而激烈的密支那攻堅戰便不得不持續了將近八十天。

    8

    七月十二日,日軍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少將突然收到一份措辭異常嚴厲的命令,該命令發自第三十三軍司令部。

    密支那城防司令部:

    茲命令:

    一、軍主力近日在龍陵方面發起攻勢,密支那以北及八莫、南坎必須確保安全。  

    二、水上少將必須死守密支那。

    第三十三軍司令官

    本多中將

    ——引自日本防衛廳著《緬甸作戰》

    據日本歷史學家稱,在整個“聖戰期間”,類似這樣公然針對個人而發的作戰命令實屬罕見。出現上述違例命令的原因只有水上少將自己清楚,那就是他的性格同頂頭上司本多司令官格格不入。

    少將原是一名工兵大佐,戰前為熊本煤礦的爆破工程師,曾經留學歐洲。如果說本多司令官對少將有什麼不滿之處的話,那就是少將在關鍵時刻往往缺少日本武士那種殺身成仁效忠天皇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本多司令官是一位職業軍人,信奉武士道,不大看得慣非軍人出身的軍官。他認為大本營把老百姓充斥到軍隊來是一種失誤,儘管他以前也曾經做過老百姓。在圍剿溫蓋特空降兵團的作戰中,本多司令官曾嚴厲訓斥過水上少將,原因是少將過分優柔寡斷和愛惜自己的馬匹。

    在本多看來,水上少將不配做一名帝國將軍,他只是一個穿軍裝的老百姓而已。

    密支那戰役之初,水上頻頻告急,請求增援。  

    六月,少將報告:“陣地兩面出現敵人坦克,急需一一五重炮及速射炮支援。”

    七月九日,本多司令官電詢密支那近況,城防副司令丸山房信大佐答:今後可望堅守兩個月。

    僅僅兩天後,七月十一日,水上少將再次報告:“敵人大規模進攻,陣地設施薄弱,糧、彈均缺。請速增援,否則難以堅持。”

    本多司令官大為震怒。兩相對照,他從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中找到水上少將意志不堅定的證據。不管怎麼說,軍人必須盡忠職守,戰至一兵一卒。此時英帕爾日軍已敗,怒江前線兩軍對峙,倘若密支那軍心動搖,緬甸前線必將出現不可收拾的連鎖反應。

    本多司令官親自口述了上述電令。

    軍部參謀長辻大佐遲疑地說:“是不是語氣緩和一些好?”

    一個名叫安信的少佐參謀插嘴說:“應該把水上少將改為水上部隊。”

    本多司令官眼睛一瞪,辻大佐立刻改變主意,連連說:“這樣好,這樣好。馬上發往密支那。”

    水上少將的老上級,第五十六師團松山祐三師團長獲悉電令內容後極為憤慨,他在前線通過電話向第三十三軍發出強烈抗議。但是本多司令官一意孤行,不予理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