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演講極為成功!
仿佛為了印證委員長的預言,一陣沉重的馬達聲由遠而近。這是美軍第十四航空隊應中國政府要求,於國難日出動B—29“空中堡壘”共一百二十架轟炸日本本土。美機掠過會場上空,渲染了勝利氣氛,於是會場沸騰起來。每個中國人都感到揚眉吐氣,感到激動萬分,仿佛中國的確已經強大起來,強大到可以象秦皇漢武那樣睥睨夷狄征服世界了。
陳布雷快步扶住委員長,遞給他一支手杖。只有他心中明白,這是一個絕不打算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和交出權力的中國領袖的政治宣言。
委員長決心向美國人發起反擊了。
2
九月初,躊躇滿志的史迪威帶著羅斯福總統的親筆信件飛到重慶。
這位新晉升的美國四星上將在一大群隨從簇擁下大踏步走下飛機。他毫不掩飾自己大功告成的愉快心情,在機場同前來迎接的何應欽、商震諸官員稍事寒暄,便鑽進汽車直奔下榻飯店。
當晚,委員長夫婦在黃山別墅會見史迪威。據《史迪威日記》記載,會見氣氛“出人意料的坦率和友好”。委員長以少有的熱情和謙恭態度歡迎史迪威的到來,他甚至屈尊親往山下迎接,弄得一向倨傲的美國客人甚感吃驚。
在會談中,委員長誠懇表示他正在考慮接受羅斯福總統的建議,將中國軍隊指揮權移交史迪威將軍。但他又表示移交應當慎重,有個過程,以免造成混亂,因此他建議史迪威先到南方戰區視察。信以為真的史迪威高興地接受了委員長建議。
深夜,毫無倦意的史迪威站在飯店陽台上眺望山城燈火,他感到一陣陣巨大的勝利喜悅湧上心頭。現在,美國將軍幾乎毫不懷疑已經勝券在握,“花生米”必將屈服,因為自己有美國總統撐腰,由美國對亞洲和世界事務的巨大作用力,包括政治、軍事和經濟力作為後盾,所以他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不能獲得成功。歷史證明美國和美國總統的意志是無法抗拒的,尤其對這個奄奄一息的亞洲盟國來說更是如此。
這天晚上,徹夜不眠的史迪威起草了一份給羅斯福總統的報告,報告提出一個大膽的戰略設想,即由他指揮中美聯軍在朝鮮半島登陸並進攻日本本土。這個計劃並非心血來潮的產物,它是史迪威一年多來在緬甸前線的叢林中萌生並逐漸醞釀成熟的方案。史迪威無疑是個優秀的美國軍人,他勇敢、堅定,具有無所畏懼和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他注重榮譽,同樣也注重美國人的優越感。他認為中國人的問題必須由美國人來解決,包括中國的軍隊和制度,這就使他百分之百地犯了政治目光短淺和越俎代庖的錯誤。中國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都是政治問題,而中國的政治從屬於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從屬於中國社會演進的全過程,任何企圖取消或者越過這個過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註定要落空和走向願望的反面。
過了一周,史迪威離開重慶前往桂林視察。
老謀深算的委員長開始同他的美國盟友進行一場實力懸殊的權力較量。
公正地說,委員長是本世紀以來第一位參與世界事物的中國政治家。他畢生致力於統一中國的戰爭,致力於加強集權統治和使他領導的國家躋身世界大國行列的事業,“恢復和建立中國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但是這始終是一個封建領袖無法實現的帝國夢。即使在美、英、中《開羅宣言》發表之後,委員長仍然沒有被西方列強當成真正的大國首腦對待。會議期間,邱吉爾首相多次在背地裡稱呼他“部落酋長”,史達林乾脆拒絕會見中國人。
不管怎樣,委員長絕不打算向任何對手屈服,無論這些對手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早在七月,美國方面就開始加大壓力,通牒式的電報紛至沓來。委員長始終好像一名功力深厚的太極高手,穩接八面來風,以柔克剛,運用中國古老的謀略之術與咄咄逼人的美國總統進行周旋。
八月,委員長回電白宮,口吻極為謙恭,表示願意考慮總統的建議。他在電報中提出,需要有一位總統信任的特使來華商談有關移交指揮權事宜,該特使的身份必須是一位文官而不能是別的什麼將軍。
這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式陷阱。它等於提醒總統注意,軍隊將領們野心勃勃的權力欲是靠不住的,需要另闢一條由政治家來相互對話的渠道。
與此不謀而合的是,作為政治家的羅斯福早就萌生了派一位非軍人特使出使重慶的念頭。他並非信不過他的將軍,而是更信任政治家的職業敏感和判斷力。他曾對助手霍普金斯說:“哈利,你能不能替我物色到一個人物到重慶走一趟?他必須是個外交家。”(《羅斯福與霍普金斯》)
三天後,委員長再次致電羅斯福,對特使提出附加條件,即來使權力須在史迪威之上並不受史控制。美國總統為了維護其尊嚴,否決了對方條件。
但是,總統在確定特使人選和明確其權限時恰恰順從了委員長提供的思路。他不顧馬歇爾參謀長的強烈反對,任命了一位老資格政治家兼外交家出使重慶,而這位特使無論資歷還是權力都在史迪威將軍之上。
這個人物就是後來成為《毛澤東選集》中一個反面角色的派屈克?J?赫爾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