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77頁

    由於夏軍窮追不捨,蘇定方率部進入上谷,大敗不久的宋金剛實力孱弱,不得不丟棄上谷,率領數千精騎往西進入了馬邑,投靠定楊天子劉武周,尋相作為宋金剛的頭號大將,自然也跟隨在他身邊。

    去年,定楊天子劉武周發起了攻打李唐的戰役,宋金剛作為前鋒率部南下,尋相則率領本部人馬作為前鋒的前鋒在前頭攻城拔寨,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可以說,定楊軍地攻勢算得上摧枯拉朽,基本上沒有遇見什麼像樣地抵抗,就連裴寂率領的十餘萬唐軍也在度索原一役中被定楊軍打得抱頭鼠竄,潰散四方。

    當時,尋相甚至認為在去年年尾,大軍就會渡過黃河,進入關中。

    然而,自從去年李世民頂替裴寂地位置,從龍門關乘黃河結冰率部渡過黃河,吞併柏壁,與固守絳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絳)的唐軍形成了犄角之勢,定楊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好日子就一去不返了!

    首先,唐軍以深溝高壘為防線,進行了堅壁清野的戰術,使得定楊軍無法前進一步,宋金剛也不是沒有想辦法來破解唐軍這一招,曾經多次派小股部隊在唐軍陣前謾罵。做一些侮辱性的動作,侮辱李唐皇族的聲譽,在宋金剛看來,李世民不過二十不到。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血氣方剛。也許受激不過,說不定會率軍出來與本方決戰,然而,事實證明,李世民雖然年少,卻氣度沉穩,根本就不吃激將法這一套。  

    隨後,宋金剛組織了一些部隊,向唐軍的營壘發起了強攻,事實證明。這一招除了枉自耗費人力,損兵折將之外,並達不到任何效果,躲在高大地寨牆,以及許多壕溝後面的唐軍能夠輕易將定楊軍擊敗,遏制本方的攻勢。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宋金剛讓尋相率軍南下。繞過唐軍的柏壁大營,前去協助河東地王行本。想與王行本聯手,前後夾擊柏壁的唐軍。

    不料,河東很快就被唐軍攻破,王行本也因此被殺,李世民親率步騎3000夜奔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安邑)截擊。大破定楊軍。尋相隻身逃回。

    當初,出於兵貴神速地考慮。宋金剛率領定楊軍一路南下,直奔黃河渡口,因此,除了沿途一線,兵鋒不及之處,有許多城池仍然落在唐軍的手中,後來,大軍在柏壁受阻之後,那些仍然打著李唐旗號的城池也就成為了定楊軍的心腹大患。

    在柏壁和唐軍形成對峙之後,宋金剛曾派出一些人馬去進攻那些仍然打著李唐旗號的城池,然而,戰事卻對本方不利,那些城池的守將大部分都對李唐忠心耿耿,若是兵力不多,很難將城池攻下,若是集結大量兵力,又擔心大營的兵力不夠,對面的唐軍會乘勢發起攻擊,本方難以抵擋,宋金剛因此很是白了幾根頭髮。

    後來,李元吉不戰而逃,將晉陽拱手讓給了劉武周,宋金剛也就全心對付面前的李世民,把安定後方的任務讓給了駐守晉陽地劉武周。  

    可惜,劉武周雖然號稱定楊天子,其本身的能力卻仍然保持著馬邑校尉的水準,在他的治理下,以晉陽為中心的并州各地可以說是民不聊生,草寇始終是草寇,不要說一國之地,就算交給他一座城池,他也管理不了。

    不僅那些仍然打著李唐旗號的城池不聽從劉武周的號令,就連并州各地地豪強地主也絲毫不理會劉武周的命令,他們憑藉高大地塢堡自守,拒絕向定楊天子效忠,又或是表面上聽從定楊天子的命令,暗中卻陽奉陰違。

    派遣大軍去攻打這些塢堡,這計劃基本上難以實行,并州是李唐的起家根基,李唐在此經營了多年,那些并州大族的勢力基本上都和李唐綁在了一起,就拿太原王家來說吧,當初李唐起兵,軍中的盔甲武器有一大部分都由王家提供,在唐軍之中供職地王家子弟不在少數,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他們反戈一擊,幫助定楊軍對付李唐,完全是天方夜譚。

    自從定楊軍占據晉陽之後,像太原王家這樣地大族就已經離開了晉陽,他們的家族散落在并州各處地塢堡田莊之內,難以掌握在手。

    宋金剛南下時,由於兵鋒強大,并州當地的大族也沒有組織兵力來抵禦定楊軍,而是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宋金剛也沒有分兵去攻打這些大族盤踞的塢堡和田莊,他只是派出使者警告那些大族,必須向定楊軍提供糧食,否則就會率軍攻之,那些大族也非常識趣,大軍一旦從門前經過,就提供了糧食和牛羊勞軍,一時間,兩者倒也相安無事。  

    宋金剛雖然是草寇出身,但是他也知道一味地燒殺劫掠是奪取不了天下的,那些大族始終是政權的根基,若是他們團結在一起,反抗定楊軍的統治,那麼,定楊軍在并州也就始終無法站穩腳跟。

    現在,那些大族之所以不站在自己這方,無非是在觀望,在那些傢伙看來,自己和劉武周恐怕不能成事,和李唐相比,實力處在下風,就算一時得勢,最終也不能持久,然而,只要自己向那些傢伙證明現在的局面並非僥倖得來。一旦兵鋒進入關中,到時,他們自然就懂得取捨了。

    這也是宋金剛沒有分兵去攻打那些仍然打著李唐旗號的州縣,而是率領大軍急速南下。朝關中星夜進發的原因,只要逼得李唐遷都。占據關中長安,不僅那些仍然打著李唐旗號的州縣會改換門庭,那些名門大族也就自自然然地投懷送抱而來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7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