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頁
然而,有些事情不是你表表決心就能成功的。
由於唐軍的長久圍城,河東已成了一座孤城,無法和外界聯繫,城內的糧食漸漸吃光,居民互相格殺吞食。
這時,有人從外界得到了消息,說是楊廣已經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大隋的江山即將不保,而這個時候,在全力固守河東又有何意義呢?
雖然,堯君素的侍衛反應及時,搶先將散播這消息的人斬殺,使得這消息沒能在城中擴散,沒有引起大的波動。
然而,堯君素的親信侍衛們卻得到了楊廣身死的消息,在他們看來,堅守河東已經毫無意義,既然大隋已經滅亡,不如就此投降李唐。
有心腹向堯君素進言,勸他開城投降,負隅頑抗乃是不歸之路,為了這滿城的百姓開城投降,就算是在史書上,也不會有人說他不忠,畢竟,他已經堅守到了最後的一刻,主上已死,投降並不負他忠義之名。
然而,堯君素不但沒有聽那人的勸說,反倒拔刀將其斬殺當場,並對左右厲聲而言,若再有勸他投降者,皆殺無赦!
眾人膽寒,皆不敢進言,可是,在他們心中,卻多多少少有些不滿。
你堯君素一人要為聖上盡忠,要為大隋帝國殉葬,盡可以去做,為何偏偏要拖我等下水呢?若是儘自己的忠心,你自己拔刀子割開自己的喉嚨不就行了,卻非要拖著全城的百姓陪你一起死,就連城中軍民自相格殺吞食這樣的人間慘劇,也當不見。
為了不致淪為別人的腹中之食,堯君素的一些親衛侍從在暗中串連了起來,他們決定為了自己的前途,開城投降李唐,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殺掉堯君素。
最後,他們推選薛宗,李楚客為首領,發動這次兵變,這次兵變其實也有些倉促,也不是完全沒有破綻,可是,堯君素的大部分親衛都已叛亂,故而,計劃還是進行得非常順利,眼看,堯君素就要死於非命了。
面對調頭不言的兩人,堯君素尚要大聲訓斥,然而,從嘴裡發出的卻是一陣咳嗽之聲,鮮血從他嘴裡噴了出來。
李楚客面色鐵青,他大步向前行來,不待堯君素再言,手起刀落,將他的腦袋斬了下來,對這些叛亂的士兵來說,那一刻,整個世界清淨了!
相約開城投降,這時,朝散大夫王行本得到叛亂的消息,率領本部精銳從西城趕回,將薛宗,李楚客等同黨數百人,全部格殺,然後,登城據守。
新年來到,河東仍然未下!
第三十八章 冬天的幾個瞬間(下)
二月下,魯郡,任城。
徐圓朗端坐在堂上,一臉難色,眉頭皺得緊緊,手指在自己盤著的雙膝上有節奏地敲打著,似乎心中有什麼事情難以決斷。
在他的對面,一個身著青衫的文士立於堂下,正以一種熾熱的眼神盯著他。
“難啊!”
徐圓朗發出了一聲長嘆,眉頭依然緊皺。
“正因為此事極難,密公這才交付徐公去做,徐公若是能依計行事,我瓦崗恢復舊識盛景易如反掌耳!”
這個青衫文士姓賈,名正,乃是李密親信賈甫的親侄兒,偃師大敗後,瓦崗的眾多文臣武將盡入王世充之手,現在,幾乎無人可用,聯繫徐圓朗這樣的大事情也只有交付給像賈正這樣嶄露頭角的年輕人了,寄望他說服徐圓朗,也只是李密的無奈之舉而已。
賈正將李密寫給徐圓朗的一封信帶來了任城,在信中,李密先是回憶了一番當初他與徐圓朗的兄弟情誼,然後,就當前瓦崗軍的局面做了一番闡述,大概意思如下,這個困難是存在的,但是這些困難的暫時的,前途始終是光明的,未來始終是美好的,寒冬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說了一大通廢話之後,李密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希望開春之後,徐圓朗能夠率領大軍西進東都,占陽,據虎牢,進逼洛口倉,而同時,他會率領大軍進攻汲郡,東郡,與黎陽的徐世績會合。渡過黃河進逼洛口。與其會師,在另一個方向,王伯當也會率領河陽的瓦崗軍渡過黃河。越北邙山逼近東都,務必讓東都地王世充首尾不顧,難以應對,如此,不僅能恢復瓦房昔日地盛景,就算奪得東都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看了這封信。又聽了賈正一番熱情洋溢的解說,徐圓朗卻仍然打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按照李密信中所說的那樣行事。
現在,已經不必從前了。
從前,瓦崗密公聲勢浩大,登高一呼,數十萬人皆齊聲相應。那時,李密可以說是意氣風發,聲勢無人可比,徐圓朗雖然占據魯郡一地。旗下也有兩三萬精兵,卻也不得不屈從李密之勢。上表向李密稱臣,奉他為各路義軍之盟主,隨後,甚至打上了瓦崗地戰旗。
而現在?
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同樣,也有句話是說落毛的鳳凰不如雞,經過偃師一敗後,十餘萬瓦崗軍分崩離析,一遭散盡,李密退守河陽,以河陽之貧瘠,又能養多少士卒呢?雖然,在一個月前,他奪得了河內,但是,卻也在汲縣被王軌的部隊所擊退,要知道,王軌當初是沒有經過任何戰鬥就投降了李密的,而現在,他居然敢大張旗鼓地改換門庭,投入到了關中李唐門下,而李密卻對其無可奈何。
偃師一戰後,王世充受降了數萬瓦崗軍,同樣,也有數萬瓦崗軍向東潰逃,進入魯郡地界,被徐圓朗收入帳下,如今,徐圓朗帳下已有六七萬大軍,兵多將廣,勢力已經隱隱在李密之上,所謂干細枝壯,就是這般了,讓他繼續奉李密為主,聽李密的號令行事,無疑有些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