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同時,郭朴又是不幸的,當初和他同時從樂陵出發的一家人,活下來的人也只有他一個而已!
作為讀書人的郭朴,原本對忠孝節義非常看重,認為天子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尊貴的存在,不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然而,經歷過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涯之後,目睹了親人的紛紛離去,看慣了人間的慘劇,郭朴對大隋王朝深惡痛絕,他覺得自己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要看著這個龐然大物倒塌,他不介意在這件事上出一分力,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當高暢在軍中發展神教的時候,需要一大批識文斷字,並且對他忠心耿耿的士卒擔任神官之時,曾經不敬鬼神,只尊聖人的郭朴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神官中去,成為了高暢最狂熱的擁戴者,願意為高暢的大業付出一切。
這其中,信仰有之,感恩有之,仇恨也有之!
總之,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郭朴終究成為了高暢的信徒,成為了最狂熱的白衣神官中的一份子。
高暢在樂壽築壇稱王之後,靈寶神教正式成立,在他治下的各個郡紛紛建立了神廟,神廟神官的組成人員一部分由荷花仙子的人擔任,大部分則是從高暢軍中抽調而來。
所謂的神廟,並非像佛寺或是道觀那樣修建得莊嚴肅穆,華麗無比,也不像它們一樣擁有大量不用繳納賦稅的良田。
在平原,清河這樣的大城內,靈寶神教的神廟外表和占地面積才稍微像樣一些,像郭朴所在的這樣位處鄉間的神廟則不然了,也就是三兩間瓦屋,中間供奉高暢神像的大堂才稍微寬敞一些,有些神廟甚至只是茅草屋而已,就像郭朴所在的這間一樣。
郭朴所在的這間神廟位於清河郡,武城縣西南四十餘里的趙家屯。
趙家屯,顧名思義,是趙家人的聚居點,然而,由於戰爭和饑荒的原因,趙家的族人已經全部離鄉別井,逃難去了,能活著返回家鄉的人寥寥無幾,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流民的聚居點,容納有幾百戶人家。
高暢的流民政策非常簡單,就是將那些流民以一百來戶為一個屯將他們集中起來,分給他們土地,以及種子,農具,耕牛,然後,分發給他們一點口糧,那些口糧並不多,不過加上流民從野地里採摘的果子,挖掘的野草,雖然依舊吃不飽,卻還是勉強能活下去。
就是這樣的一些小小恩典,在那些流民的心中,高暢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高暢靈寶神教的主要信徒除了來自自己軍中的將士外,也就是這些受到了他的恩惠的流民。
然而,高暢並非天上那些救苦救難的慈悲菩薩,他這樣做,並非單純出自善心,是有著自己目的的。
很簡單,要想發展下去,他的領地就需要人口,需要人參軍為他打仗,需要有農民為他耕種糧食,供應大軍。
畢竟,他不是那些只知道破壞,卻不知道建設的流賊頭子。
高暢將土地分發給那些流民,這並不是表明那些土地就屬於流民所有了,流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卻沒有所有權,所以,那些土地是屬於國家的,不允許私人買賣,
樣做有自己的長遠打算,他想徹底杜絕土地的兼併。▋
要想徹底杜絕土地的兼併,以免出現更多的豪強世家,以免他們將國家的經濟拖垮,這是一件長遠而艱辛的事情,作為一個眼光長遠的人,高暢現在就在制定一系列政策,在這四郡之地施行,看是否能夠大面積的施行,在他竊取這個國家的權柄之後。
因為戰亂的原因,清河郡,信都郡,平原郡,河間郡這些地方到處都是荒地,世家大族雖然趁戰亂之機占據了大量無主之地,不過,還是有不少田地荒蕪,高暢所建立的當地政府就派人丈量了這些土地,將他們分給了流民耕種。
然後,在這些流民的聚居點,高暢修建了不少神廟,派了大量神官下來。
這些神官不僅要負責流民們的精神信仰,他們還有別的任務,這些任務繁重,林林種種,全都和宣揚神教關聯在了一起。
高暢占領這些郡縣之後,因為手底下人才奇缺,他的將軍們識文斷字的並不多,要他們打仗還行,要他們治理地方就不行了,僅有幾個文武雙全的人,高暢也捨不得讓他們去治理地方,因此,若非必要,大隋王朝的那些郡縣官吏們基本上都留任了下來,負責他們原本負責的事情。
不過,軍權卻沒有掌握在這些人手中,高暢在幾個大城池裡都有駐軍,這所謂的駐軍不是高暢的嫡系部隊,並非職業軍隊,在農忙的時候,他們都要下到田間耕地的,只是在農閒的時候才集中起來,進行短期訓練,有點類似後世的預備役官兵,當正規軍隊減員,需要人頂上之時,就會在這些人中間挑選。
這樣的軍隊只能作為守土留用,至於開疆闢土,高暢用不著他們。
高暢抽調了一些低級軍官負責訓練他們,同時,這些低級軍官也負責當地的軍務,不過,他們不能干涉政務,政務還是由舊隋官員打理,像給流民分發田地就是他們的職責。
不過,就算有監察司的利劍在此,高暢還是害怕那些官吏會從中中飽私囊,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牟利,畢竟,在這個時代,官員的貪腐現象比比皆是,不比後世差多少。
所以,那些流民聚居點的神廟神官們還負責有這樣的一個任務,監視官員們的所作所為,若有不妥,就會收集證據往上匯報,從這方面來說,神官們也肩負著監察司探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