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頁
李靖是個聰明人,但是像李靖那樣的聰明人這個世界並不多,何況,軍中的普通士卒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魯漢子,在李靖看來,神官們地演講粗魯不堪,漏洞百出,根本不足以讓人相信,然而,在士卒們的耳朵里,神官們地話無疑於是仙音玉旨。
為了證明高暢是神君轉世,天命所歸,神官們用了不少事實來說明。
昨天,有一群黑壓壓的飛鳥落在樂壽城內的原長樂王府里,於是,凌敬等人以此為祥瑞,向高暢上表,希望高暢能夠稱王,凌敬在表上如此說道。
“昔日,上天曾以這樣的祥瑞來示大禹,今日,上天又以同樣的祥瑞來示大人,故而,大人該順應天意,築壇稱王,國號宜為夏!”
最終,高暢拒絕了凌敬讓自己稱王的建議,他在發送給諸軍的公文中,自稱將軍,號河北總管。
高暢隨而沒有稱王,但是這個祥瑞還是利用了的,在神官們的鼓吹中,這個祥瑞完全證明了高暢乃是神君轉世的這個事實。
李靖非常清楚這個所謂的祥瑞是什麼,雖然他沒有親眼目睹,但是可以想像得到,只要將粟米遍撒王府,又將閒雜人等驅散開來,自然會有雀鳥降落,雀鳥一多,這所謂的祥瑞就出來了。
當然,李靖不至於出言指出這個事實,他要是這樣做了,就不是聰明人,而是一個妄人了!
說實話,他雖然看不起這些神官們的手段,但是,神官們的鼓動和宣傳對軍心士氣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支軍隊有了神官們的鼓動,就算是只有七層的戰鬥力也能被發揮出十層來。
李輝講話完畢之後,示意李靖發言。
李靖站在隊伍面前,目光如電,在士卒們臉上一一掃過,非常簡單地說了四個字。
“整隊,出發!”
第八十五章 飛鷹原大戰(一)
八日,辰時。
樂壽城南五十里,子牙河東岸的飛鷹原。
七月十七日下午,王伏寶的大軍和高暢軍在飛鷹原相會,雙方間隔五里地紮下了營寨,休息一日之後,在十八日辰時出營,擺出了隊列準備會戰。
最初,王伏寶在冀縣得到凌敬所製造的矯詔,正準備帶領少量親兵前來樂壽覲見竇建德,然而,在途中,他偶然遇見了竇抗派來向他報訊的親衛,得到竇建德已然身死的消息後,王伏寶立刻回到冀縣,將所有的精銳部隊全部集結,只留下少部分軍隊駐紮冀縣,作為疑兵防止漳南的楊善會偷襲,自己則率領主力北上,想奪取竇建德留下的權位。
一路上,他率軍疾行,偃旗息鼓,若是遇見路人,要不是殺掉,要不就將其收押,總之,務必保持行軍的隱秘,希望能突然出現在樂壽城下,進城主持大局。
只要有竇抗等竇建德貼身親衛們的配合,要想獲得竇建德死後的權柄,王伏寶自以為還是有幾分成算的,然而,他忽略了高暢這個人。
竇抗派來的親衛並不知曉高暢還活著,他帶給王伏寶的消息說是竇建德在被人暗殺之前,已經命人先一步殺掉了高暢,所以,王伏寶在制定行動的時候,沒有考慮高暢方面的舉動。與之相反的是,高暢卻對他的行動了如指掌,雖然,由於他的保密措施做得好,讓高暢無法掌握到他的行軍路線,然而,當王伏寶的大軍靠近樂壽之後,在大量高暢軍斥候的搜尋下,自然難藏蹤跡。
當本方的斥候和高暢軍的斥候發生接觸之後,王伏寶從被俘獲的高暢軍斥候那裡得到了樂壽的具體的情形,當知道高暢還活著,並且占據樂壽之後,他的心不由沉了下去。
這些情報證明他的行動完全落在了高暢的後面,並且一舉一動都沒有逃過高暢的眼睛,如此,讓他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擊,挫折感十足。
擺在王伏寶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揮師繼續前進,和高暢狠狠地打一仗,爭取一戰而勝,重新獲取對樂壽的控制,他相信,只要自己擊敗了高暢,像范願,高雅賢,阮君明等人只能承認他的領導權,畢竟,若是他們四分五裂,那麼以他們各自的實力,很容易就會被朝廷的軍隊所剿滅。
他能夠選擇的第二條路就是退兵,重新回到信都郡,以一郡之力和高暢抗爭,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孤注一擲,在被動的情況下和高暢開戰,但是這樣做的壞處也非常明顯,以信都一郡之力是堅持不了多久的,高暢本身就占據兩郡之地,等他將河間的竇建德殘留的地盤和人力完全消化了之後,他根本擋不住高暢的三面夾擊。
最後,王伏寶選擇了第一條路,那就是孤注一擲,和高暢一戰定乾坤。
王伏寶軍力有三萬來人,其中一萬是精銳的戰兵,其餘兩萬是他在信都郡強征的民夫,當輔兵所用,河北漢子尚武之風非常強烈,就算是民夫,他們多少也有一些戰鬥力。
三萬軍力,王伏寶對外所稱的是五萬大軍,高暢雖然占據了樂壽,不過,他不可能將所有的軍力傾巢而出,在平原,清河兩地多少要留下一些兵力,不然無法保住他的發家之地,如此,高暢在樂壽的軍力並不多,再加上他占據樂壽的時間很短,根基很淺,反對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數,王伏寶認為自己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因為有這樣的思慮,王伏寶才選擇了第一條路,這其中,也不無和高暢一較高下的意思,高暢能夠擊敗楊善會,自己卻屢次敗在楊善會的旗下,作為一直以竇建德的頭號大將自詡的王伏寶來說,無疑是一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