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84頁

    孟海公,曹州濟陰(今山東定陶三月,孟海公在周橋聚眾起事,短短數月之間,聚眾三萬餘人,控制曹、戴二州,即今曹縣、成武、定陶一帶。

    遇見朝廷討賊,若官兵勢大,孟海公就率眾躲入大山深澤,若官兵勢小,孟海公就率軍出擊,占據當地郡縣,因其為人豪爽重義,曹州又是其老家,故而跟隨他起事的那些人大多為曹州本地人,因此,孟海公部並未大肆劫掠鄉里,到是為了保護鄉梓,不但和被打敗的潰敗隋軍作戰,也和那些劫掠四方的流賊火併,深得曹州人擁戴和支持,由於民心所向,不管是哪路豪強,不管他的實力如何強大,進入曹,戴二州,就算暫時將孟海公驅走,最後,也會被其逐出這兩地。

    瓦崗李密氣勢正盛時,瓦崗軍也只是西進東都洛陽,而不是東向進攻曹州,只是派出使者前來曹州與孟海公結盟,孟海公也識得大勢,知道和瓦崗軍硬抗沒有出路,於是,向李密派出使者,言辭卑下,降了瓦崗李密,打上了瓦崗的旗號,然而,實際上控制曹,戴二州的仍然是他孟海公,李密也只是名義上擁有這些地盤而已,與其說孟海公是降了李密,倒不如說他是李密的盟友,並且,這盟友與他還有一些同床異夢。

    在和宇文化及激戰。與東都王世充決一死戰時,李密自以為穩操勝券,並沒有命令孟海公率軍西進前來參戰,當他一敗塗地之後,再發檄文,派出使者命孟海公西進。這時,孟海公卻不再搭理他了。  

    孟海公這個宋義王地稱號,乃是楊廣被宇文化及所殺之後才自稱的,通過這個小小的細節,就知道孟海公其人對大隋王朝其實還是抱著些許希望的。

    這和其人的出身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有關。

    孟家是濟陰地豪族,孟海公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滿腦子的士大夫思想,是那些變民軍頭領中少有的讀書人。他之所以起兵反隋,一是為了驅逐與他家有仇的當地縣令,二則是為了保境安民。

    天下大亂,流民眾多,變民軍和官兵之間,變民軍和變民軍之間,為了權力,為了金錢,為了美女,為了地盤。打過來,殺過去,民不聊生。

    老百姓若要保護自己,唯有拿起刀槍,所以,在那些朝廷勢力薄弱的地方。當地豪族紛紛發放家財,聚起人馬,組織鄉兵,結寨自守,既抗官兵,也抗流賊,孟海公只是這些人中間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已!

    對於魯郡的徐圓朗,孟海公一向不屑與其結交。對方在他眼中,只是一賊,一草寇而已,瓦崗李密若非出自名門大族。家世顯貴,孟海公也不會假意投靠旗下,換了翟讓來向他下書,你看他還會不會這樣做?

    雖然瞧不起徐圓朗,然而徐圓朗地敗亡對孟海公來說影響卻極其強大,身邊的鄰居由一個虛張聲勢卻沒有爪牙的傢伙變成了一個殺氣凜然的龐然大物,不管是換了哪個人處在孟海公的這個位置上,都會睡不著覺。  

    向高暢投降?

    對孟海公來說,這是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投降高暢?只要有人膽敢在他面前如此建議。那人的脖頸就會成為他腰間佩刀的磨刀石。

    對!高暢並非草寇,他出身也是名門,北海高家,曾經乃山東之主,其祖父高穎公的名聲雖然經過了許多年,在天下士子的心目中,仍然是他們學習和模仿地榜樣,能像高穎公那樣出將入相,協助君王立國,平定敵國,乃是所有士人的理想,當然,後面被君主所誅殺的那一段,就被這些人選擇性地遺忘了。

    只是,這高暢的所作所為卻與其祖父背道而馳,建邪教,抑大族,驅名教,站在了所有士大夫的對立面。

    協助君王治理天下的只能是懂禮知書地士大夫,這乃萬世不移的真理,那些泥腿子,你能指望他們做什麼?在朝堂上講怎樣種田?怎樣施肥?怎樣插秧收割嗎?

    要孟海公對這樣一個連低賤的匠戶都能出任官員的政權俯首稱臣,除非黃河乾枯,泰山崩塌!

    不投降高暢,與之一戰?

    瓦崗李密敗亡之後,孟海公雖然收留了一些殘兵,實力有所增加,然而,要想憑曹州,戴州這

    錢糧,憑藉他手中這雖然久經戰陣,作戰能力和裝備的三萬人和摧枯拉朽一般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河北的高暢交鋒,無疑於螳螂擋車啊!  

    當高暢攻克聊城,宇文化及覆滅的消息傳到孟海公處,他內心地驚惶更是添了幾分,只是,平時仍然假作鎮定,務必讓軍心不亂。

    就在這個時候,黎陽徐世績,也就是現在的李世績派了使者前來曹州與之會面,使者的名字叫魏徵,這是一個孟海公如雷貫耳的人物,兩人在書房內交談了兩個時辰,亥時已到之後,魏徵才離開了孟海公府,連夜返回黎陽。

    送走魏徵之後,孟海公沒有絲毫地睡意,他的心情又是激動,又是緊張,這讓他難以入睡,將左右趕了開去,他獨自走出書房,來到了院落之中,抬頭仰望著曹州上方的夜空,今夜,真是星光燦爛啊!

    —

    向關中李唐稱臣?

    這樣的念頭孟海公一直都有,相比東都那個鄭帝王世充而言,同樣是逆臣,孟海公更看好李淵一些,這也是當初王世充稱帝之後,他拒絕向其稱臣的原因。

    不過,主動向李家搖尾乞憐,自認身具讀書人傲骨的孟海公卻不想這樣做,而這個時候,魏徵的到來卻給他這樣的一個機會,現在是李家有求於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8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