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1頁

    正文第五十二章集訓(2)

    訓練,訓練,還是訓練。————薛冰一連三個月,都住在軍營中,每個月僅僅回家看看孫尚香和兩個孩子,住上一夜,而後第二天又早早的跑回營中。

    而這些日子,在營中進進出出的將領卻也不少。除了黃忠來教導眾人射箭之外,薛冰還請來張翼這名熟悉川中地形的將領來領著眾人進行山地作戰訓練。另外又請了一些當地的獵戶,教導這些兵士學飛攀登險地。

    當時薛冰引著眾兵士到一山壁之旁,謂眾人道:“可有人能爬上去?”眾兵士瞧了一陣,有幾名自告奮勇者,無不以失敗告終。最後薛冰喚來那常年於山中打獵、採藥之人,令其示範一下,只見這人好信靈猴一般,陡峭的山壁在他面前便與那平地無異,噌噌的幾下便爬了上去。眾兵士雖然佩服,卻也不明白這山壁和自己有何關係。

    不過當他們聽到薛冰言:“此是最基礎的要求,若三日之內,連此壁皆登不上者,便將被淘汰出去。”一個個立刻摩拳擦掌的和那塊山壁奮鬥了起來。

    如此這般,待得兩月之後,已是入了冬。原本被搜集來的兩千六百餘名士兵,此時卻是剩下了不到一半,只餘一千一百人。  

    而在這段時間,漢中王手下大軍調動頻繁,大半兵馬被調往北地。五虎上將之一,後將軍馬超更是引著大軍屯紮於祁山大道之處,一副隨時準備北出祁山的架勢。

    另外還有大批的軍器物資運往北方,甚至連漢中太守魏延地兵馬也在頻繁的調動。

    這些動作直叫天下人以為漢中王劉備欲傾盡全力。北罰中原,欲和曹操決一死戰了。只法這身為當事人的曹操以及另外一大諸候孫權,卻並不這麼認為。

    這二人手下有識之士無數,當二人分別聚文武商議如何看待此時之事,皆有人表示:劉備初得兩川,根基不穩。縱使出兵北伐。也絕不會在這兩年之內。皆因劉備先奪荊襄,後取兩川,未得停歇。此時兵馬疲累,糧草不足。民心不穩,實無力動大軍北伐。

    曹操深以為然,便僅僅是傳令雍涼二地,小心防備。卻未有任何實質性的動作,並謂群臣道:“劉備,我日後必伐之!”遂屏退眾人,獨自於廳中思考……

    這個時候,劉備卻正與諸葛亮在府中商議著南蠻之事。只聽劉備道:“今大軍已動數月,卻不知南蠻那裡,可有何動靜了。”

    諸葛亮道:“今我軍大舉調動。以令南方蠻族中人察覺。初始時還未顯露出什麼,待時日一久,其野心自現。現南蠻幾大蠻王紛紛招集兵勇,操練兵馬。暗中收集糧草軍器,只待我軍一動,他們便會舉兵造反。”  

    劉備道:“軍師那裡,準備地如何了?”

    諸葛亮笑道:“王上先前言,使一萬五千兵馬用於平蠻。現在這一萬五千兵馬已經調動完畢,借著大軍換防地掩護,這些兵馬已經與南方一些城郡的守備軍團進行了換防,將主戰兵團夾雜在了守備兵團當中。只要南方一反,主戰兵團立刻就可以集中起來。南下平蠻。”說到此,見劉備點了點頭,遂接著道:“另外還去信一封於張合將軍處,著其小心謹慎,提防南蠻兵反。”

    劉備笑道:“沙摩柯處卻又如何了?”

    諸葛亮笑道:“那沙摩柯聞此機會,只道可以於王上面前立一大功,心下甚喜,引著三千蠻兵趕了過來,我令其裝成漢軍模樣,雜在換防兵士中先望南去了。”

    聽聞沙摩柯如此立功心切,劉備突然又想起了另一員大將來,遂問道:“子寒近些日子卻是在忙什麼?”

    諸葛亮一聽劉備問薛冰如何了,笑著道:“薛將軍如今練兵練的正起勁,已在營中住了數月了!”

    劉備一愣,卻是沒想到薛冰練的這般來勁,居然在那軍營之中一住就是數月。要知道,現下可不是與誰交戰,而且那軍營與成都也才半日路程,現說,薛冰雖是主官,但是具體訓練之事又不需要他親自上陣,只需隔上一陣,前去查探一番便可的。不過,劉備現下很是好奇,薛冰投入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所練出來地部隊,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的。  

    轉頭去看諸葛亮,發現他依舊是那副一臉高深的樣子,遂道:“子寒耗了這麼多心血,卻不知那部隊究竟是什麼樣子,軍師不若與孤同去觀上一觀?”

    諸葛亮卻是沒想到劉備突然想看薛冰新練的部隊了,不過王上既然要看,其自無不應之理,遂道:“王上請先行,亮自隨於後。”

    劉備笑道:“軍師與我同行之。”遂與諸葛亮把臂同行,喚來左右備好馬匹,直奔郊外大營。

    卻說那薛冰,此時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面這些兵士,背負著幾十斤重物,依舊奔走如飛,視諸多障礙於無物,最後順手拿過弓箭,一箭射中草人,而後再上馬奔行一段後,再將背上負重交給下一人……

    三個多月的集訓,並非沒有成果,起碼這些兵士的戰鬥力已經超出主戰兵團中的普通士兵一大截。哪怕這些人最後沒能留下,但是他們回去後,也絕對不會一直當一名兵卒。

    此時留下的士兵還有九百餘人,分成了數支小隊分別進行著各種訓練。不過場中只有五百人,另外還有四百人在山中或者河邊進行著其他的訓練。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