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37頁

    花孟急忙應聲,而後快走兩步,來到禮部官員跟前,笑著傳旨。

    馬車並未在長安城門口過多的停留,繁雜冗長的禮儀,早就被李弘改的面目全非,留下來的禮節,也只剩下了一些象徵性的,更為實用、實際的禮節。

    「一段時間不回長安,總覺得長安會變得陌生了一些,好像這長安城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似的。」上官婉兒看著車窗外說道。

    很難想像,在自己小的時候,父親跟祖父帶著自己出來郊遊、踏青的時候,這裡還是綠油油的田地,或者是一些驛站之類的存在。

    而如今,這裡早就沒有以前所謂的荒蕪,就連那原本的長安城的城牆,此刻也都成了景觀一樣的建築,如同長龍一樣的內城牆上面,每天都會有一些遊人士子或者是其他人,登上城牆遠眺整個長安城。

    「有變化就好,說明這座城市還沒有失去該有的活力,還有進步的空間,如果一旦發展到了瓶頸,又找不到新的突破,那才是最為危險的。」宣政殿前,李弘順著台階邊往上走,邊對身邊的上官婉兒,以及身後的眾臣說道。

    花孟的話到底是無濟於事,該走的臣子是會離開,但一些不怕他這個皇帝的臣子,還是會留下來,畢竟,陛下三個月不在長安,一些事情還是要第一時間稟奏的。  

    上官婉兒順著宣政殿繼續往後宮走去,而李弘則直接在宣政殿內處置起了政務,就連前往身後的紫宸殿,被稱之為內廷的地方,都來不及。

    「你們也是,長安到咸陽又不遠,一天八百道奏章給朕往梁山送,回來了也不讓朕清淨清淨,先喘口氣歇上一會兒,就一個急不可耐的要稟奏,我還真不信,要是我死了,你們難道就都不活了嗎?還是這朝堂政務就都不處理了嗎?」李弘坐在大殿發牢騷,下面的臣子忙著拿出自己記得「小本本」,翻閱著自己記下來要稟奏的內容。

    總之,宣政殿內此刻是,君臣各自忙各自的,皇帝抱怨著他該抱怨的,臣子做著自己臣子該有的本分,誰也不影響誰,畢竟這些人如今都是朝堂之上的老油條了,對於陛下的抱怨,早就習以為常了。

    中書、門下等等率先稟奏,陳詞濫調之後,唯一新鮮的是,改奴製法令的完善與推行,甚至包括了若干條增列法令等等。

    接下來便是三省六部,除了戶部也因為奴制一事兒,占的時間比較多外,其他幾部的時間差不多還算是平均。

    而最後便是狄仁傑等人,這些人則是親自參與了裴慶之事兒的官員,作為改奴制導火索一案的裴慶案,雖然是塵埃落定,但接下來中下州的阻力,該如何來破解,才是最重要的。  

    第994章 又丟人了

    其實對李弘來說,如今主持朝政,最完美的方式,自然是三省議事,而後每七天需要決策的時候,在朝會上提出即可,平日裡沒啥事兒,就不用事事來找自己了吧?

    既然當今的皇帝陛下敢如是想,他就敢如是做,而這樣做就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如何讓權利均衡,如何分配權力防止一家做大,或者是個人做大。

    雖然以如今的朝堂機制來看,根本不可能出現個人做大的可能性,唯獨可能的便是,三省之中,控制著六部的尚書省,如何能夠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而不把中書跟門下給壓下去,能夠讓這兩省,在未來的時間內,一直對尚書省形成壓力與牽制。

    中央的機制永遠是好的,在沒有了節度使這一個封疆大吏的存在下,朝堂機制的改革,對於李弘來說,並非是難事兒,何況,尚書省尚書令,一直都是他兼任著,這也就把任何一方做大的希望給絕滅了。

    但如此一來形成的便是,無論是門下還是中書,或者是尚書省,當他們在一起爭論的時候,往往沒多少人因為大唐的利益,而給自己面子,所以尚書令這個職位,在經過李弘的親自實踐後,完全可以認定,尚書令一職,在有效的中書跟門下,大理寺以及御史台的牽制下,是完全沒有機會隻手遮天,稱霸朝堂的。  

    而這些唯一的副作用便是,三天兩頭的,三省在議事的時候,往往需要自己這個尚書令參加,如此便弄的他這個尚書令,比只做皇帝還要忙碌很多。

    但不管如何,在時間的推移下,尚書令這個總領全國事物的職位,慢慢變得越來越像是後世總理的位置,雖然皇帝一人獨斷的綱常還在,但如果隨著皇帝的權力繼續下放,便有可能形成,皇帝是皇帝,衙門是衙門的君主立憲制。

    但顯然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是李弘現在隨著三省機制改制的成熟,如果一旦他提出三省的決策、司法等大於皇帝時,恐怕第一個不乾的就是眾朝臣了。

    即便是經過這些年的改制跟洗腦,但多年來留下來的傳統思想,想要通過緊緊算是一代人的改制,便一大步一大步,毫無風險的邁出去,顯然是不可能的。

    近十年的時間,朝堂上的一切都是順風順水,就連上官婉兒,也都已經給他生了一個皇子與一個皇女。

    這一切仿佛就是眨眼之間就發生的一樣,回過頭來看,李弘突然間發現,這十年的時間裡,整個長安城依然還在一直變大,原本的內外城,如今已經變成了內中外三城,街道上的馬車與行人,也更加的規範化。

    駝隊等西域的主要交通工具,這個時候,別說是內城,就是連外城都已經不再讓進入了,整個長安城內,除了功能越來越多的馬車外,便是更讓外人嘖嘖稱奇的馬拉火車。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3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