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這就是武媚的後手,留給她自己的一條絕佳後路,同樣也是她處心積慮多年想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是被李治一直誤會的事情。
武元爽、武元慶兩人與她是同父異母。生母楊氏在世,與自己還未成為皇后前,兩人對自己母親一向是刻薄的很。
自己早就想要找機會把他們流放,只是剛被封為皇后時,為了顧及朝臣非議自己寡淡親情,也為了穩固自己的皇后之位,暫時需要這兩個任少府少監,宗正少卿的兄長幫自己清除異己,因此才留到現在。
而這也就給李治造成了一種假象,那就是武媚對武元慶、武元爽很是看重,重要到自己完全可以憑藉此二人對武媚做法。
此刻對已經完全控制了後宮的武媚來講,兩人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相反繼續留在少府跟宗正寺,反而會處處掣肘自己的所作所為。
而且武元爽貪得無厭的性格,已經讓她極為不爽。這皇宮裡不少的奇珍異品,可是都被他貪污了,武媚卻不能有效的制止。
武媚看了看有些不明所以的李治,繼續說道:「此事兒還希望陛下能夠給弘兒主持公道才是。」
聽到武媚如此一說,李治知道自己是大錯特錯了,完全判斷錯了皇后兄妹三人間的關係。
李治始終沒想到,皇后會作破釜沉舟的打算,如此一來,皇后就等於放棄了所有她身邊的近戚跟近臣,這樣將會大大削弱她的存在感,同時也讓他多少失去了些興趣。
他現在還不知道,武媚如此這番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李弘的強勢崛起,加上身處太子之位先天優勢,讓她內心原本漸漸升起的野心,突然間變得脆弱了很多,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強行想要進入朝堂議事,後宮干政的罪名很有可能就會扣在她頭上。
何況,後宮現在她不是完全沒有了對手。當年與她一起被太宗李世民選入後宮的徐惠,兩人同時被冊封為「五品才人」。
而自己自打入宮後卻始終不得太宗的賞識,除了被太宗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便再無其他,若不是李治,恐怕她將會在感業寺度過餘生。
徐惠卻是深得先帝恩寵,先後被封為婕妤、充容,死後還被追封為賢妃。
而李治不光是在政事上蕭規曹隨、完全繼承了貞觀遺風。就是在後宮選妃一事上,李治也像人們展示了父子之間的「志同道合」。
武媚自是不用說,李治標準的「子承父業」。而當初李治父皇徐惠賢妃的妹妹徐盈盈,同樣也被李治納入了後宮,被冊封為婕妤。
現在的武媚,在心思大部分放到後宮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注意到了徐婕妤的存在。何況,因為李弘這個小王八蛋的參與,蕭淑妃這個賤人還一直苟延殘喘的活在後宮,這些都不得不讓武媚,暫時放棄接觸朝堂的心思。
隨著武媚一番聲討武元慶、武元爽的一番話,跟接著表明立場退居到後宮開始隔岸觀火,看兩父子如何熱鬧時。
李治突然間也失去了繼續再考驗李弘的興趣。與其說李治想要考校李弘多一些,倒不如說,他後來樂此不疲的,興致頗濃想要繼續參與三人鬥法,主要原因是因為武媚的參與。
武媚的參與,激起了他想變著法兒給自己與武媚之間找一些新樂子,來為兩人的夫妻感情增加一些新的樂趣。
由此可見,李治在對武媚的愛上,也是賤出了一種新高度。兩人之間,要是武媚柔弱些,對權利沒有一丁點兒的野心,估計李治跟武媚很有可能會上演一出,唐代版的周幽王與褒姒「烽火戲諸侯」的典故。
所以歷史沒有如果,李治心裡卻有捨不得的如果,如果就這樣失去武順母女,李治又有些捨不得的不甘心。
蕭淑妃與王皇后一個被廢為庶人囚在深宮,一個此時早已經是白骨一堆。對於李治來講,雖然他心裡深深愛著皇后,但如果除了皇后還有其他女子能夠承他雨露,是足以能夠代替填補王皇后與蕭淑妃,在他心裡位置的最佳方法。
原本李弘認為三人之間無法解開的死局,沒想到因為母后輕輕的避身一讓,一場皇家鬥爭就這麼消失於無形。
此刻最高興的莫過於就是他了,立刻拽著武媚的胳膊抱在懷裡開始膩乎:「母后,過些日子兒臣給您送點兒好東西過來,現在太乙城正在加緊製作,還有一些技術上的缺陷,但我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夠獻給母后了。」
李治看著母子兩人已經站在統一戰線上了,很有可能就要一致對他了,自己要是還不趕緊做決定,說不準以後人母子倆就不帶他玩兒了。
而且他也很迷戀李弘這種不墨守成規、隨意自然的坦誠相處方式,這給他們枯燥無味、呆板無趣的皇宮生活添加了一道明亮的風景。
何況,最為重要的是,李弘身為太子,經過他這幾年的觀察,李弘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陽光下進行,從來沒有一件事情是在陽光的陰影下悄悄展開,所作所為都是坦蕩蕩的君子行為。
就連驚蟄、獵豹跟揚武等人把守的麗竟門,李弘向來都是先讓他過濾情報,然後才是他自己找對自己有用的。
幾年來,關於朝堂政事、官員結黨等一系列的事情,李弘是碰也不碰,太子與皇帝之間,那很難把握的分寸,被他把握的遊刃有餘,向來是從不越雷池一步。
至於向來幫他管理經營太乙城的白純,李治相信,李弘一定知曉白純為誰所用,只不過是人李弘沒有任何需要避諱他的,所以也就不在乎白純到底為誰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