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48頁

    相對死人來說,他們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如果打贏了,他們還能有希望白骨凱旋,如果戰敗那麼他們就註定只能剋死他鄉,對於這些禽獸不如的侵略者來說,他們似乎害怕的也正是如此,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了那麼多的平民,發泄了他們所有潛藏的獸性,如果下中國的地獄能有他們好果子吃?

    被從旅團到師團都寄予厚望,進入老街左右翼的川島大隊與井下大隊在一棟挨著一棟的民宅中遭遇到了他們從未有過的困窘,熱河承德老城的民宅大多是前清和民國初年的產物,都是以青石打底上圍子,起青磚厚頂重梁的結實房子,房子往往都是父親蓋兒子修孫子才能住進去,修得可謂艱辛不易,自然也就異常的結實。

    而且由於熱河風大沙多,所以房子的後窗戶基本就是幾個拳頭大的小孔,正好是預留的射孔,杜可鋒與鄧理兩個連配備的都是每人清一色的雙毛瑟手槍和P18衝鋒鎗,加重的德國舶來木柄手榴彈,加之又熟悉地形,打得日軍幾乎全無還手之力,在狹窄的小巷中三八式步槍不但難以發揮其精確的優勢,就連其拼刺的長度也成為了制約日軍士兵的問題。

    杜可鋒帶著二個戰鬥組穿行在之前挖好窟窿的牆壁之間,只要日本人一靠近,不由分說就是一梭子子彈摟過去,然後在洞口下面掛上一顆手榴彈,日軍一旦鑽洞就是一炸一大片,與杜可鋒突擊第一連交手的日軍川島大隊是經過加強的步兵大隊,全大隊一千一百九十名戰鬥員,兵力足足是杜可鋒的六倍,但是在這種狹窄的特點條件下的巷戰中,川島大隊的兵力優勢根本無從發揮,手動旋後拉槍擊的三八式步槍讓日軍士兵成為了毛瑟手槍與P18衝鋒鎗的祭品。  

    肥頭大耳的川島小次郎此番也是剛臨戰陣,可以說日本帝國陸軍的最後一次大戰也是在一戰時期,現在的日本帝國陸軍只能稱得上是訓練有素,相比一直內戰不停的中國軍隊來說,日本陸軍的優勢在於其單兵的素質和整體的武器裝備,若是說基層軍官的實戰經驗和單兵作戰經驗,日本帝國陸軍一樣是一群小菜鳥!

    不過這群所謂的小菜鳥有其滅絕人性獨到的訓練方式,比如川島小次郎就在行軍途中用四百六十多名被他認定的反滿抗日分子做了全大隊的刺殺靶子,用活人充當刺殺訓練目標可以十分快捷的讓新兵投入到戰爭狀態之中,這種訓練手段是日軍在日俄戰爭時期總結出來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可以用最小的代價讓一名訓練有素的新兵成長起來,這樣的損失遠遠要比讓部隊上戰場直接與敵軍進行戰鬥要低得多。

    不過今天是川島小次郎進入熱河之後打仗最為窩囊的一天,他的部隊下轄四個中隊,交戰半個小時四個中隊長全部換過了一遍,幾乎他的大隊被兵力遠遠少於己方的中國軍在追打,中國軍的衝鋒鎗和毛瑟手槍加上木柄的手榴彈簡直就是巷戰的三件法寶,這裡是中國軍的預設戰場,而自己則是一頭闖入對方虎口的肥羊,不過川島小次郎是絕對不甘心做什麼肥羊的,他已經習慣把自己當成惡狼。

    每當與中國軍小分隊遭遇,日軍就處於絕對挨打的境地,剛剛的遭遇戰讓川島小次郎膽戰心驚,川島小次郎萬萬沒料到中國軍一個八人小隊竟然擁有一挺輕機槍和七支衝鋒鎗?在狹窄的小巷雙方展開了追逐戰。  

    最開始是川島小次郎帶領著七十餘人在追打中國軍小隊,不過沒多長時間,兩支中國軍小隊相互配合從背後狠狠的捅了川島小次郎背後一刀,等援軍抵達清點傷亡的時候川島小次郎倒吸了一口涼氣,自己陣亡了四十三人,而中國軍僅僅留下三具屍體?這種駭人的傷亡比例讓川島小次郎毛骨悚然。

    於是,為了擺脫挨打的局面,川島小次郎決定將大隊的全部兵力集結起來,該分散合擊變成集中突擊,大量採用炸藥爆破民房和小巷,讓中國軍無處藏身!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發愁嘆氣,川島小次郎無比鬱悶,杜可鋒卻打得順風順水異常的順手,以一個加強連的兵力糾纏住日軍一個加強大隊的兵力,還能不斷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此之前這些都是杜可鋒不敢想像的。

    對於日軍改變滲透分割合擊戰術為集中突破,杜可鋒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日軍集中兵力恰恰是杜可鋒求之不得之舉,這樣他的小隊就可以如同惡狼一般圍繞著日軍川島大隊主力伺機而動,圍住日本人一大口一大口的撕咬他們的血肉,這一點是杜可鋒最願意乾的。

    第二卷熱河風雲 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戰老街(六)

    與杜可鋒的突擊第一連情況不同,鄧理的突擊第二連碰上的井下大隊的井下多澤向來性格謹小慎微,在其第一次與川島大隊同樣冒進遭到迎頭痛擊之後,井下多澤立即開始著手調整戰術安排。  

    採用大規模的爆破作為推進方式,日軍先架設好重機槍的陣地,然後派工兵對附近的院牆和街道進行爆破,掃射、投彈、白兵突擊,然後在重新架設重機槍陣地,再進行爆破。

    在雙方互相隔著院牆投擲手榴彈的過程中,日軍傷亡可謂是慘重,日軍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的八九式加重手榴彈無論是個頭、重量、爆炸威力、投擲距離皆不是德制木柄加重防禦手榴彈的對手。

    一般來說殺傷性手榴彈又可分為防禦用途的破片型和進攻用途的爆破型兩種,張學武的這批德國造二四型柄狀手榴彈作為德國陸軍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所使用之手榴彈,其的性能可謂相當的優秀,二四式柄狀手榴彈非常獨特的外表,使其在英國陸軍俚語中翻譯為馬鈴薯搗碎器,且為二十世紀步兵投擲爆破器材中最易辨識者之一。尤其這批加重型號的投擲防禦彈,雖然投擲距離縮減到了五十公尺以內,但是臂力出眾的士兵還是可以將其投出五十公尺的,以二四式柄狀手榴彈的延發時間來計算,只要投出五十公尺,手榴彈就是空爆狀態!相比後世的六七式木柄手榴彈,德制二四式預製破片加重型防禦手榴彈的威力可謂是驚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4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