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三月二十五日,宋哲元還沒出手,日軍卻率先打上了門來,日軍混成第十四旅團服部兵次郎少將指揮的主力於夜間發動突然襲擊,一舉並占領了至關重要的口門,這等於給了宋哲元一記響亮的耳光,宋哲元是何許人也?當即命令第二十九軍立即以一個補充團投入戰鬥,才暫時穩莊了口上的戰局。
宋哲元親率第二十九軍主力沿喜峰口進行反擊,並阻擊進犯的日軍進行戰術迂迴,服部兵次郎則指揮第十四混成旅團與第二十九軍就喜峰口兩側陣地反覆展開肉搏戰,幾處高地,失而復得,來回拉鋸,爭奪激烈。
由於第二十九軍官兵手持大刀與日軍短兵相接,膠著成一團,使日軍裝備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大隊無法發揮作用。不過慘烈的白刃戰讓雙方傷亡慘重,日軍混成第十四旅團首次遇到如此勁敵,經過終日激戰,服部兵次郎認為進攻兵力、地形均占據優勢的敵軍很難一擊奏效,於是遂以一部確保喜峰口,主力則集中在長城北側待機。
第二卷熱河風雲 第一百四十章 長城血戰(二)
(還有幾章熱河戰役就要結束了,強推中,請大家多多支持啊!)
日軍進攻長城隘口沿線了,北平方面差池人意的反應竟然有如天塌地陷一般,由此可以看出張學良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或者說應對危局的能力實在很差,也難怪商震、宋哲元等人不服其統調,而一直在策劃反攻的何應欽卻從日軍的進攻中聞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
要知道何應欽並不是張學良那樣的紈絝少爺出身,他可是著實的打了好些年的內戰,大本事沒有,但是居中守穩的能力還是有的,而且何應欽對戰略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尤其對日本人的了解,所何應欽恐日,到不如說何應欽對日本實在太過了解所致,去了解自己的敵人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能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壞處則是因為太過了解導致信心不足,缺乏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敢打敢拼的精神。
此刻,一臉怒容的何應欽正站在軍分會作戰室的沙盤前雷霆大怒,熱河戰役已經近月有餘了,但是軍分會作戰室內的沙盤的比例竟然錯到了離譜?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軍事沙盤的作用就是給指揮官一個直觀的立體模式的概念,尤其是大比例的戰略沙盤應該與戰術地圖的比例精確誤差減少到千分之一以內。
而北平軍分會作戰室中的沙盤竟然比例錯誤高大百分之二百?何應欽很難想像張學良竟然就是在這個沙盤前面指揮作戰的?
何應欽很多年來一直講究韜光養晦,但是這次沒抑制住自己的情緒,怒是發了,沙盤重新製作,但是這些又於世何補?張學武孤軍困守,幾十萬國軍枕戈待旦卻旁觀友軍覆滅,何應欽敢斷言,如果承德失守張學武報國成仁,那麼今後日本人再度發動大舉入侵,中國軍隊將會一敗塗地,整軍、整師倒戈將成為必然,所以張學良沒膽量指揮,他何某人不能坐視國軍膽怯士氣盡喪。
既然南京政府的主導是邊打邊談,那麼打肯定也是其中一項,況且日軍已經進攻長城隘口一線威脅平津安全,不打就是坐以待斃,國人的口伐筆誅豈能是輕易化解得了的?從當年角度看,如失熱河張學良必下野,南京政府蔣介石則如自斷一臂,但是長遠看中國則削去最大一藩鎮,其中的得失恐怕也只有南京那位能夠衡量得清吧!
如果日本人是在虛張聲勢?那麼其結果就是外強中乾,不過根據東北空軍的偵察結果來看,日軍的朝陽補給基地並未被摧毀,但是日軍的軍事行動在何應欽看來卻又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如果日軍越過承德進攻長城一線隘口,他們完全早就可以趁中國軍隊尚未完成布防的時候進行實施。
現在日軍在承德城下鋒芒盡折之後,卻意外的進攻長城沿線隘口,尤其是二十九軍所部固守的喜峰口沿線,這說明白了什麼?
何應欽站在地圖前苦苦思索,他知道這很可能意味著張學武的突擊隊襲擊朝陽日軍後勤補給基地的行動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所以日本人慌了神,現在日軍的猛攻可以解釋為以進為退,為了能夠全身而退,所以在撤退前日本人就必須集中全部力量進行最後一擊。
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何應欽深深的吸了口氣,雖然何應欽感覺自己看透了日本人的戰略意圖,但是如果判斷錯誤怎麼辦?固守長城隘口的中國軍隊冒然出擊,結果在野戰中被日軍再打一個潰軍千里,屆時將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了。
何應欽不是動不動就拼家底豪賭的武藤信義,所以即便他認為自己看透了日軍的戰略企圖,也沒有下決心豪賭的氣魄與膽量。
承德城內,張學武得知傘兵突擊隊順利返回也算長長的鬆了口氣,不過那長長的陣亡名單也讓張學武心口悶得透不過氣,原本應該用在至關重要的戰略大決戰的關鍵點上的特種傘兵突擊隊提前的暴露了其的戰術特點,特種部隊就是要用在特殊的關鍵點上的,為了這樣一個戰役目標折損接近百分之五十,這樣的戰果如何能夠讓張學武釋懷?
此刻的新編第一師的指揮部內,張學武與麥特林、李松濤等人在反覆研究日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反撲的關鍵時間點會出現在何時,在此之前張學武已經連續給張學良發出了幾封電報,點明日軍的戰術意圖和戰略企圖,希望張學良以有力之兵團出擊山海關直取錦州,切斷熱河日軍退路,後以長城沿線近三十萬中國軍隊以泰山壓頂之勢全軍開出隘口與日軍決戰,亦一役消滅日軍前出熱河的五個師團又二個混成旅團以及關東軍前敵指揮部、重炮旅團等直屬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