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於是劉季挑頭向沛縣的父老百姓宣告說:“現在天下大亂已經殃及到了這裡。如果現在沛縣父老一起把這隊中央軍殺掉,從年輕人中選擇可以擁立的人立他為首領,然後投靠附近的隊伍,那麼我們的家室就可得到保全。不然的話,全縣老少都要遭到他們屠殺,那時就什麼也做不成了。”百姓群起響應殺掉了這一小隊的士兵,然後推舉劉季為沛公,領導沛縣的百姓自保。
但是劉季一再推脫,認為自己才疏力薄不足以擔當此任。而沛縣的官員一個比一個膽小,怕萬一起事不成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全一致推舉劉季。
有人更加直接地喊道:“你父母一直認為你是蛟龍轉世,成就大業在此一舉,莫要推脫了!”劉季推辭不過就答應了,於是在沛縣祭祀能定天下的黃帝和善制兵器的蚩尤,把牲血塗在旗鼓上,以祭旗祭鼓,旗幟都是紅色的。劉季改名叫劉邦,取“安邦定國”之意。
沛縣穩定之後,劉邦開始攻打附近幾個中央軍控制的縣城。小有成就的時候項梁的部隊趕到了,劉邦帶著一百多隨從前去見項梁。項梁覺得他是個人物,要拉攏就給他增加了五千人,沛公靠著這些人開始四處征戰,不斷地壯大自己。
後來司馬家族勢力在自相殘殺中漸漸衰敗,自發組成的農民起義軍反倒壯大起來。在征戰中劉邦的實力越來越大,在滅掉了幾個實力強勁的對手之後,一統華夏,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史稱漢高祖。
當年跟隨他的十幾個人裡面,除去剛剛起事就戰死的和征戰中離心叛變的,和劉邦一起走到最後的僅有九人,這九人逐漸成長為劉邦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經過多年征戰直至漢朝建立,這九人或戰死或病亡,活著看到漢朝開國的有五人。劉邦念其功勳卓著,封這幾個人中的倖存者和亡者的長子為公,並且世襲罔替,史稱“開國九公爵”。其中這裡邊有一位叫李爍的,被封為“唐國公”,誰知正是這一脈,在三百年後結束了漢王朝的統治。
第八十一章 曉仁出世
更新時間2013-5-25 7:24:48 字數:2685
從漢朝中期開始,朝政就逐漸被當朝皇太后的近親所把持(當然不包括她辛辛苦苦生出來的兒子),然後太后一死,皇后的娘家就開始控制國家。兩個不同勢力的權利更迭必然會帶來黨爭和殺戮,高強度的內耗耗光的是國家實力。好不容易盼到一對老實本分的太后皇后組合,宦官又開始不安分!
外戚不說,說說這宦官。太監是一個很奇特的群體,一方面他們不顧傳宗接代的社會風氣,或自願(歷史上大多數人)或被迫(例如鄭和、王振等)成為了身體殘缺的人,一方面又十分注重根源。他們把割下來的器物珍藏死後要和身體埋在一起,死得時候還要埋在故鄉才算入土為安,還有掌握權勢的大太監有不少人在生前都要建設自己的家鄉。
他們可以把政權金字塔上最頂尖的幾個人物玩得團團轉,也會在很多關係到身家性命的抉擇上糊塗發錯從而葬送自己。所以很難界定這個群體裡的人是自私還是無私、是精明還是愚蠢,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歷史如果沒有他們會失掉很多色彩。
再加上北方遊牧民族——匈奴,一趕上個天災人禍的就率領幾萬鐵騎翻過邊關來找漢朝要救濟糧,漢朝這顆大樹已經被逐漸掏空了。
前文說道,正是唐國公李爍的後代終結了漢朝統治。其實,漢朝建立之後因軍功而被封爵,尤其是伯爵往上的,雖然位高,但是無權。劉邦利用各種手段把這些實力派逐步架空成了蛋黃派,再加上幾次大型的政治事件,總是能讓君王從各種角度發現有勳爵參與其中。然後便賜其流放、充軍甚至滿門抄斬,弄得這些貴族人人自危。
雖然每位勳爵都有或多或少的封地,朝廷卻不准其前往。他們全被集中在了長安,名為“沐浴皇恩”,實則集中圈禁。所以這些勳爵不敢過多參與政治,但是依憑自身雄厚的家資和國家在司法上對他們的照顧,他們縱情享樂無所顧忌,一個賽一個的胡鬧,雖然第一代還有些自制力,但是他們的子孫可想而知是什麼樣子!
很多年過去了,誰知這些紈絝子弟里出了異類,名曰李曉仁,其父為世襲唐國公。此君從小身體強健,膽量過人,家裡聘請的先生教他儒家經典,他甚是煩躁。但偏偏酷愛鑽研兵法,沒事的時候就愛出城打獵,並以此為樂。
一日,漢靈帝心血來潮,邀請京城中貴族子弟三日後林間狩獵。想要出風頭的人比比皆是,都暗地裡摩拳擦掌,做著準備,李曉仁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因為祖上積德,李家爵位極高,所以為顯恩寵就伴隨在聖上左右。狩獵其實就是娛樂,為了表現吾皇神武,早有侍衛打暈一隻鹿擺在皇帝必經之路上。
正當鬱悶的李曉仁看著皇上張弓搭箭的時候,祖上積德了!在另一條路正追趕野豬的人們竟然把野豬趕到了皇帝他們這路!這一突然狀況立刻就把皇帝胯下的御馬給驚了!
只見這匹御馬不斷的高抬前蹄,原地亂蹦,妄圖把馬背上的九五之尊掀翻下去。漢靈帝身邊的近侍和大臣被這一突發狀況驚得不知所措,誰都痴痴地呆看著而不知道該去做什麼。當然這難不倒熟悉狩獵的李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