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2頁

    從此李曉仁這個託孤大臣是處處不順心,而董翔開始春風得意。所有人都覺得不對勁了,曉仁認為是自己被封的權職過多於是把職務都辭掉了,只留一個大將軍一職。而讓人抑鬱的是漢獻帝前手剛剛恩准李曉仁的辭呈,後手就把職務給了董翔。

    事情終於變得明朗化了,有心計的都像董家靠攏,唐國公府又變得門前冷落車馬稀。李曉仁很無奈但是沒往心裡去,因為公爵府一直都是這樣,他已經習慣了,公務繁忙的時候反到讓他不適應。

    董翔大權得握,心中甚是得意。有些人因為拆陵的事情看不起他,於是董翔就想了一個辦法。董翔執掌大權之後,為了拉攏人心,大開封賞。這一年天聖太皇太后死了,天聖太皇太后是漢桓帝的生母,也就是漢獻帝的曾祖母,在險惡的宮廷鬥爭之中竟然最後能夠活到一百多歲,真的是奇蹟。

    她死後董翔決定京城內外的所有官吏都官升一等,但這個封賞實在是太讓人感到哭笑不得。群臣紛紛諫道,從來沒聽說過因為天聖太皇太后死了,大家都有功官升一等的,請董翔收回賞賜。

    董翔手下的親信勸他道:“您這樣做不是很合理,所有的人沒有功勞而獲厚賞,那將來所有人都會希望國家多有幾次災難,以便多獲幾次封賞。還有以前權臣太多招搖而因此惹禍的不少。現在您也是冠蓋車馬,帶領大批侍從出出進進皇宮,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長此以往恐怕對您不利。”  

    董翔仗著皇帝的寵信根本就沒聽進去,還找了個藉口把那個人給罷官了,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去提醒他了。

    第八十七章 文誣武反

    更新時間2013-5-28 4:49:17 字數:2405

    這件事搞得當朝宰相很沒面子,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李曉仁看在眼裡,覺得和這種人計較不值得,更加和他保持距離。然而有些人就如同蟑螂,不是你想不理就能不理的。一個人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最大的成就就是不讓那些小人給你添麻煩。

    但是董翔不會就此罷休,畢竟自己是建安皇帝的老師,畢竟他很聽自己的話,於是董就開始想盡辦法去詆毀李曉仁。人難免要出錯,李曉仁的每一次錯誤,都會被董翔及時的抓住,然後被揉進摺子里,通過恰如其分的誇大,最後呈現給皇帝。

    所謂“三人成虎”,多少事情都是旁人之間的以訛傳訛,但是傳到最後所有人都信了。年輕的漢獻帝對李曉仁的印象越來越惡略,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就這麼被自己老謀深算的老師給算計了。這種事發生多了也就逃不過李曉仁的眼睛,只不過他並沒有多大的政治野心。要不是蒙先帝厚恩,他早就回家享福了,董翔願意鬧就鬧,他還是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這一年,匈奴又來向漢朝要救濟糧,這次兵分多路,邊關連連告急,李曉仁又一次披掛出征。董翔和周寶這種人的可恥在於沒有大局觀念,永遠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老是覺得自己的利益高於一切。他不顧邊關戰情,開始醞釀李曉仁造反的假象,漢獻帝不出所料又上套了,可是這回犯錯誤的代價太大了!

    董翔入宮告發李曉仁謀反,漢靈帝一開始不相信,這是放在誰面前也不會輕易相信的。董翔又說:“太傅每天聚集心腹在府中密議謀反之事,我們已經觀察很久了。”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漢靈帝畢竟年紀還輕就有些動搖了,但還猶猶豫豫不敢相信。

    他就試探地問道:“可是大將軍在外作戰手握重兵……”

    “可以先捉拿他的家人,再召他回京。”

    “如果走漏的風聲,他帶兵投敵還算尚可,但是如果帶兵殺回來如何是好?”

    “只要行動迅速,太傅是不知情的,回京之後只能束手就擒。”

    “可是京城之中有他的耳目啊。”  

    “可調附近州府的精兵。”說罷,董翔從袖口裡掏出一個蠟封的信封,打開之后里面有張紙。上邊寫著附近州府可調之兵,其實那些將領都是董翔自認為的心腹。

    這件事太過突然,漢獻帝被搞得大腦一片空白。他隱約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是就是說不上來。身為皇帝,與生俱來的謹慎讓他覺得這件事情不可為,可是面前站著自己最信任的人啊!他還是不想對李曉仁下手,看著自己的老師,只得應付地說:“還是先讓太傅安心打完仗吧!”

    董翔心裡“咯噔”一下,要壞了?本來馬到功成的事情怎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當即董翔跪下磕頭如搗蒜,聲淚俱下說:“陛下連老臣也不信了嗎?”對呀!連他也不信了嗎?這句話把漢獻帝震醒了。是他教自己識文斷字,是他看著自己成長起來的,是他在朝廷上力挺自己,是他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安危。

    於是漢獻帝一拍龍案:“來人!”

    漢獻帝一聲命令,殿外侍衛應聲而答:“在。”

    “朕下令全城戒嚴!調京師附近州府的劉維、徐浩、趙明青帶兵入京。”

    “諾!”董翔聽了心中暗喜。

    兩天後,三人奉詔帶兵入京。三軍進駐長安引起了軒然大波,這表示京城附近的衛戍部隊已經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了,街頭巷尾都討論著這次掀起的政治波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曉仁要出狀況,但是半個月過去了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的,這引起了更多人的猜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