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3頁

    在等待新縣令上任的時候,我暫時代行縣令職權搬進了縣衙。我開始住的地方是縣尉的衙門,縣尉和主簿、典史的衙、宅一起,分布於縣衙後部中軸線兩側。前邊說到了縣衙的大堂,大堂後面的中軸線上是官員辦公的場所,叫二堂,別人要進二堂,是要向門房稟報的。在一個小衙門裡,二堂或二堂的部分常被指定為籤押房,這是私人的辦公室或事務室,官員可以用來閱覽公文,也可以和他的親信幕僚商談,無論是在上午例常的辦公時間,或者在下午、晚上其他隨意的工作時刻。

    二堂是知縣預審案件和大堂審案時的退思、小憩之所,又稱“退思堂”、“省觀堂”等。由於它是一個過渡性的建築,因而相對較小,也叫“穿堂”、“川堂”、“過堂”等。二堂後一般有宅門,將南邊的外衙與北邊的內衙分開。

    宅門內為三堂和知縣廨,二者有時合而為一。三堂又稱“後堂”、“便堂”,在一些縣它是僅次於大堂的建築;知縣廨又稱“正衙”、“知縣衙”。三堂是知縣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和辦公起居之所,有些事涉機密的案件和不便公審的花案,亦在此審理。內衙中一般還有住宅、書房、花廳、後花園等,為知縣的生活區。官員可以在這裡品茶、更衣和讀書;三堂東西兩邊院落里住著官員的家人;三堂的後面是後花園,為官員和家人的遊玩場地。  

    縣衙裡邊還有很多建築如吏舍,即吏員的居所,也分布在縣衙中。明代規定,為防止吏員內外勾結舞弊,吏員平時要待在縣衙內,不允許擅自出衙。吏舍一般集中位於六房之東西側,或散布於官廨之間的空地。官吏都須按規定在縣衙內居住,一般不許雜處民間。然而由於吏員眾多,吏舍難以容納,許多人只好借住衙外民居。

    監獄是縣衙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占據了縣衙的西南角,故俗稱“南監”。分內監(關重犯)、外監(關一般犯人),男監、女監。附近還設有獄神祠或獄神廟。此外,縣衙中還有馬政廳、馬房、官倉、門房、里舍。

    縣衙中的人員分為官、吏、役三等,在數量上呈金字塔形。在政務上的分工大體為:官主決策,吏理文書,役供差遣。遇有公事,六房吏典向上稟報,須自上而下進行,即首先秉明知縣,再赴分管處商議;籤押文書時,則遵從自下而上的順序,先由下面的低級小官開始,最後至知縣處用印施行。這樣做的目的,可能一方面是為了保證信息上達長官的渠道通暢,不致被中途截斷;同時政務處理意見先由下面的該管官吏議定,最後由縣官決斷施行,也可以減輕知縣的理政負擔,使各級官吏各負其責。

    縣官除點視橋樑圩岸、驛傳遞鋪,踏勘災傷,檢屍、捕賊、抄札等事外,不得輕離縣衙,有事則以信牌差遣吏役。信牌又稱“牌票”、“票”、“硃票”,為紙質,上面用墨筆寫明所辦事情,限定日期,用硃筆籤押,並蓋官印。差點差役時又使用簽筒,筒中置簽,上寫各役姓名,差點某役,則抽其名簽付之,事完差役將簽交回。  

    但牌票亦不可輕給,以維護牌票的嚴肅性。“凡有小節公事,只可用言語分付催辦完結,不必出票。如有大事不能結絕,或各樣差使不完,方才出票拘勾。不可泛濫一概出票,致使小民輕易不懼官法。及票俱用縣印一顆”。

    最後就要說說縣衙比較厲害的一個角色——典史。典史又稱幕官,是協助行政主官參酌政務、處理文書,主要掌文移出納的輔助性官職。他們的辦公室,典史廳、幕廳在大堂的東西梢間。設有典史廳的縣衙同時還設有典史衙,是典史於縣衙辦公之外,協助知縣處理文卷的場所。

    有人以為幕僚就是幕官,其實不然。幕僚屬於知縣私人僱傭,他們不是國家指派的“公務員”,因而不宜出現於大堂之側。幕僚協助知縣處理事務,都要在靠近內宅的地方進行。像陳先生那樣的就屬於我私自雇用的幕僚,其實就是顧問、參謀和秘書的角色,這些人有專門的修養和獨特的技能,屬於主意點子較多的精靈之輩,常常是地方官處理政事的得力助手。

    劃於密室,幕僚是少不了的人物;行權於上下,幕僚要從中調度策應;點火於基層,更要靠幕僚的神來之筆。由於幕僚的特殊地位,官員可以利用他做許多自己不便做不好做的事情;還由於是幕友關係,推脫責任、轉嫁危機之類的事情也可使得。有了幕友這個層次,官員權力運行的自由度增大了,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沒過多久,新任的知縣就到任了,我也就搬回了原來的住處。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拉著我的手說他對獨孤大師萬分崇拜,反覆向我詢問獨孤一城的起居細節。額,又一個獨孤派,我從心裡產生了厭煩。對他說亡師的事情不要再提,以免引起傷感,他只好不情願地住嘴了。

    不過這個人的辦事效率非常強,以前縣令忙不過來的事務他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就連以前分派給我的事情都不用我再代勞了。現在的桃花源暫時還是平安無事,兵士在虎子的監督下刻苦訓練。我可以有時間四處瞎轉,但是有一件事一直埋在我心裡揮之不去。

    第六十五章 桃源七賢(一)

    更新時間2013-5-17 9:56:26 字數:2278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