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02頁

    姑且說為合作罷!

    「杜公,散朝後潞國公尋你攀談個甚麼?怎地那般喜悅?」

    李承乾沒心沒肺地問著,還給親自給杜正儀倒了一杯茶。

    杜秀才愣了一下,然後道:「侯尚書說同殿為臣,往後多關照。」

    「潞國公和張大郎交情也是不差啊。」

    暖男太子拍著手,「他家公子侯文定,可是曾為張大郎仗劍對敵過呢。」

    「竟有這般淵源?倒是莫逆交情。」

    「這是自然。」

    正說著,馬周進來見了李承乾一面,他為這個太子當真是費心費力,見禮之後,他連忙道:「東宮文學院籌劃妥當了,這幾日『王學』真傳弟子將會抵達長安,屆時殿下記得嘉勉幾句。」

    「此事本王知曉,賓王無慮。」

    「那就好。」

    馬周本來想說東宮怎麼多了兩萬貫出來運作文學院,但一想杜正儀好歹是一門三秀才,門路肯定不差,所以也就沒有多嘴。畢竟眼下馬周主要工作已經不在東宮,這光景多嘴,有點探人跟腳的意思。

    而杜正儀一看馬周提到文學院,連忙拱手道:「多謝馬公奔走。」  

    「小事爾。」

    馬周笑了笑,擺擺手,然後道:「殿下,周告退。」

    「賓王慢走。」

    禮送馬周離開,杜正儀心道:馬賓王果然是殿下心腹,竟然為殿下奔走如斯,兩萬貫啊……兩萬貫得購買多少良田。

    也是開了眼界,又過了幾日,有居庸侯氏祖庭子弟前來投獻,這些人多是行走隴右,如今絲路重開,之前是跟著西征大軍購換物資,然後倒買倒賣,加上蜀錦有一批在涼州交由李大亮分配,侯氏分支在高昌大賺了一筆。

    這幾個侯氏子弟,乃是侯龍恩之後,離侯君集有些遠了。所以倒也不是跑官,而是在東宮謀個榷場小吏的身份,倒也無傷大雅。

    此事別說驚動皇帝,連杜正儀都沒有驚動。

    加上有些不知道跟腳的,只當侯氏都是豳州一脈,哪曉得還有恁多彎彎道道。

    等到洛陽推舉一事如火如荼之際,作為榷場市易令史的幾個侯氏子弟,自告奮勇前往洛陽贖買一批絲綢,用的是市價,只是東宮帳面無錢,他們又用東宮信用,在華潤號洛陽櫃面借貸第一批貨款。

    絲綢從京洛板軌直達長安,只一日,就交給了城西胡商,提價半成,淨賺六百貫。  

    而第一批貨款在華潤號的借貸,則是在長安櫃面銷帳,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根本沒人知道還有這種操作。

    因為這種操作,往往都是華潤系內部才允許,對外從未開過口。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這些居庸侯氏的的確確算是華潤系的。不僅有承包涼州順豐號的,且李思摩的駝隊,居庸侯氏還占了兩千五百頭駱駝,可以說是華潤系中,商人這個團體中,相當有話語權的一支,和當年長安城西那些被裹挾的無權商人大不相同。

    「七郎有點大材小用啊,這幾日榷場市易入帳,都在六百貫以上,算下來,這個月能有一萬貫進帳。東宮用度總算是緩一緩了。」

    「杜公說笑,下走止一買賣小吏,何來大材小用一說。唯牢記安守本分罷了。」

    侯七拱手低頭,誠惶誠恐地說道。

    「你能為殿下分憂,其心可嘉啊。今年東宮的用度,至今拖欠為給,連東宮幕僚俸祿,都卡了兩月。唉……」

    聽到杜正儀的吐槽抱怨,侯七隻是低頭不語,卻也不敢在此事上言語。

    「你安心做事,殿下會記得你們功勞的。」

    「下走不敢言功,能為殿下做事,榮幸之至。」  

    等杜正儀走後,侯七這才抬起頭來,有些奇怪:「左庶子怎麼突然來尋我?莫非是有什麼事情?」

    到春耕結束,東宮所屬草場開始布置新年青料塔時,突然有人來查東宮的帳目。那些御用計吏查了一番帳目,也不曾多說什麼,便回宮復命。

    「可有甚麼蹊蹺?」

    「回陛下,並無不妥之處,帳目無甚有疑之處。」

    「嗯,那就好。下去吧。」

    「臣等告退。」

    而此時,杜正儀聽說皇帝突擊查東宮帳目,嚇的臉色發白,等到事情似乎沒什麼波瀾,這才一顆心又放了回去。

    但這種心驚肉跳的感覺,讓杜正儀覺得大為不妥。

    又隔了幾日,皇帝突然派了民部度支郎率眾再來查帳,民部的人抱走了帳本,隔了一天,又把帳本還了回來。

    還是沒什麼大問題。

    到了「王學」真傳弟子從遼東返回長安,李承乾的東宮文學院還沒招待,就聽說這些王孝通老爺子的弟子,又被皇帝找了過去。

    杜正儀有個感覺,皇帝會找東宮麻煩。

    果不其然,沒幾天,「王學」真傳弟子們,帶著人手又來查帳。  

    到這光景,終於有人出聲,說皇帝你不能這樣做,三番兩次兩次三番,這是對儲君的侮辱。

    說這句話的人,是侍中魏徵。

    而因為魏徵的發聲,皇帝查東宮帳目的事情,滿朝都知道了個清清楚楚,不但長安人知道,洛陽人也知道了。

    山東士族頓時覺得奇怪,清河崔氏武城人連忙派人來打探消息。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居庸侯氏先行一步,到滎陽找上一支崔氏分支,說是有一批河南絲綢想要採購,不過要到地方上驗貨。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0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