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頁
見到宋公明沒有如同那些渣渣一樣說些屁話,劉猛倒是覺得很開心。很多人前來求劉猛的時候,依照的是那些『我們是親戚』『我們是朋友』『我們是XX』,所以劉猛你就要依照道義來給我們辦事。
劉猛曾經被這些人氣到有些恨之入骨的感覺,現在他已經懶得再廢話。既然那些人覺得劉猛可以欺負,劉猛又何必把他們當人看。宋公明的應對倒是在劉猛能接受的範圍之內,不過是安排個工作而已,吏部就是幹這個的。
送走了宋公明,劉猛到了廚房。就見他老婆已經在火爐上坐了一大鍋水,伸了指尖輕輕觸碰一下,這一大鍋水距離燒開還有不少距離。
「我們要不要買個那種可以直接在下面燒煤的那種洗澡桶?」劉猛忍不住問道,那種桶能讓洗澡水持續升溫,加熱速度變快很多。
劉猛的老婆嘆道:「不就是這麼幾天麼。等著幾天過去之後,咱們曬水的爐子不就有熱水了麼。」
「到了冬天呢?」劉猛給自己找理由。
「到了冬天,你不就跑去澡堂洗澡麼?」劉猛的老婆更加反對了。
被老婆這麼講,劉猛反倒更加來勁了,他努力解釋道:「我是覺得要是在家裡面有這麼一個帶燒水的洗澡桶,咱們不都方便了麼?」
劉猛的老婆對劉猛這莫名的堅持很是厭煩,她答道:「那種桶需要經常殺菌。我們都上過課,裡面講過,浴缸要是只有一個人用可能還好些。要是好些人混合用,那就得非常注意才行。你要燒水,我就給你燒了。你還想怎麼樣?」
這麼一件,劉猛終於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本燒水的事情是不用劉猛的老婆來做的,他家雇了保姆。但是因為宋公明的關係,劉猛的老婆倒也得熬到這麼久。
「以後誰來找我。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就把他們攆走。」劉猛說道。
對於這麼一個體貼的建議,劉猛的老婆點點頭,卻沒說什麼。
第二天早上,劉猛去參加會議。在熊裳做禮部簡報的時候,劉猛很自然就更注意了一些。熊裳的簡報非常簡單,蒙古那邊已經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希望大宋這邊提出贖回先帝、太后、太皇太后以及俘虜走的大宋貴人的贖金。
這話剛說完,兵部的鄭捷就怒道:「那幫蒙古人是沒睡醒吧!竟然敢向我們索要贖金!」
其他年輕的人員對蒙古的要求也表示了憤怒,大家都是上層,明白現在沒有爆發戰爭的原因只是官家覺得需要先完成土改。否則的話,三十萬正規宋軍就已經殺進河北了。蒙古這種不知死活的做法超出了眾人的底線。
劉猛並沒有激動。他比眼前這幫人更年輕的時候見識過類似的事情,那時候趙嘉仁早就想摧毀把持南海航運的大食海商,首當其衝的就是作為代表人物的蒲壽庚。距離蒲壽庚為首的大食海商覆滅已經過去了二十年。
和老戰友們討論過去,劉猛發覺自從趙嘉仁決定消滅蒲壽庚為首的那幫人開始,蒲壽庚就沒有絲毫勝算。要是蒲壽庚聰明的話,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乖乖跑路。但是蒲壽庚並沒有做出那樣的選擇,他們倒是不停的對抗,正面對抗不行,就想盡辦法打擊趙嘉仁的周邊勢力,想盡辦法給趙嘉仁找麻煩。現在的蒙古和那時候的蒲壽庚相比,貌似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想到這裡。劉猛抬眼看了看趙嘉仁,就見到趙官家神色平淡,靜靜看著那些因為覺得受到小看所以憤憤不平的高級官員。看著其他人,就見熊裳並沒有因為被小看而憤怒,他只是若有所思的看著周圍的人們。
這個熊裳在想什麼呢?劉猛心裏面有些好奇。原本劉猛覺得禮部衙門比較冷,這麼一個冷衙門,內部總該相對安定。見識了宋公明的折騰之後,劉猛覺得熊裳的日子也許並不清閒。
在眾人惱怒的發言中,趙嘉仁開口了,「你們先靜一靜。」
會場裡面頃刻就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趙官家。趙嘉仁臉上很冷淡,聲音就顯得冷酷起來,「對於臨安總投降的那些人,我覺得他們背叛了大宋,背叛了中華,被蒙古人俘虜也算是罪有應得。這點,我不知道大家的意思和我是不是一樣。」
如此冷酷的發言讓所有人臉色都大變,特別是那些格外誇張了自己情緒的那些人,表情變化的更多。
趙嘉仁則繼續冷酷的講下去,「我的想法很簡單,等我們北伐之時,把他們從蒙古人手裡奪回來。這才能證明我中華有人,這才能證明我們大宋因為刀劍失去的一切,我們大宋一定會用刀劍奪回來。」
「要是那時候蒙古人殺害了先帝,我們是不是會被責怪?」戶部尚書孫青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司馬考非常不快地答道:「先帝投降蒙古人,蒙古人殺先帝,我們怎麼錯了?」
不少人都知道司馬考對於那幫沒骨氣的傢伙很鄙視,而且這話也有道理,司馬考雖然情緒激動,但是這話並沒有虧理。就在眾人覺得這個爭論就該過去的時候,孫青卻不依不饒地說道:「我等乃是大宋的臣子,先帝被抓走。我等當然有責任。不然的話,哪裡還有臣子之道!若是把過去的官家和現在的官家分開來看,我覺得不合適。」
這發言結束,不少人都變了臉色。所謂道義這東西在緊急關頭是起不了作用的,譬如被蒙古人俘虜走的前太皇太后謝道清,命令在朝堂張榜說「:我國家三百年來,對待士大夫不薄。我與嗣皇帝遭遇國家多難,你們大小臣子們不能出一計以救時艱,京官則棄官逃走,地方官則丟印棄城,逃避艱難苟且偷生,哪裡還像人的作為?又怎麼見先帝於地下?天命並未改變,國法尚還存在。凡在官府者,尚書省即發與一份薪水;棄國而逃者,御史台糾察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