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43頁

    如果連徐遠志這種進士出身的人都如此不滿,其他進士的不滿可想而知。李伯玉回到御史台,立刻就找了同僚。御史台理論上是監察,其實更像是風紀。因為監察的案子能否通過,需要的是宰相的努力。若沒丞相或者至少尚書級別的人物支持,彈劾很容易,通過很難。

    譬如宋理宗最親信的內侍董宋臣,那是經歷了無數的彈劾,最後照樣得到了善終。宋理宗甚至給去世的董宋臣追封了一個節度使的頭銜。可是把當時的反對者給噁心壞了。

    現在趙官家要搞致仕制度,這幫御史台的人甚至考慮是不是該彈劾一下趙官家。畢竟御史台理論上可以彈劾丞相、太尉、王爺。趙官家現在把丞相與太尉的權力緊握在他手中,也在被彈劾的理論範圍之內。

    想歸想,這幫人其實找不到任何法理依據。所以眾人的怒火就向著罪魁禍首,南昌知州李庭芝而去。李伯玉怒道:「李庭芝不識大體,也不知道官家為何不撤了他的職務?」

    御史台的工作就是尋找各種理由,這幫傢伙倒是能猜出趙嘉仁的心思,有御使說道:「大概是因為李庭芝守揚州有功。當時臨安尚且投降,倒是揚州堅持不降。官家若是處置了李庭芝,讓眾人覺得如此英雄尚且不能免罪,會冷了心。」

    有御使補充道:「那李庭芝的奏章我找人問過,他乃是抗拒土改,堅決不修測量基準點。這下徹底惹惱了官家。若是以此治罪,下頭也不知道多少官員都要丟官。官家當了這麼久太尉,不會連這點都不知道。賈似道前車之鑑。」  

    一聽有關土改,以及賈似道,李伯玉的怒火就不可遏制,他大大的冷笑一聲:「哈!這李庭芝在賈似道在位之時就依附賈似道,對於公田改革大加讚賞。怎麼到了現在,他卻覺得私田是好事!如此首鼠兩端之輩必須彈劾!」

    眾人都知道李伯玉的經歷,當年賈似道權勢熏天的時候,曾經把年輕官員召集來,黑著臉說:「你們可知你們都是我點的官,官位都來自我。」

    面對這樣的威脅,端平二年進士第二李伯玉大聲答道:「伯玉殿試第二名,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以至此。」如此得罪了賈似道,李伯玉就請外放。賈似道就安排李伯玉到慶元府。即便與賈似道關係鬧僵,李伯玉卻始終支持公田改革,並且和當時搞棉務,並且實際承擔了慶元府等地稅收的趙嘉仁合作的非常愉快。

    別人沒資格批評李庭芝,李伯玉批評起來鏗鏘有力,也沒人覺得有何不妥。便有御使嚷道:「便如此。哪裡有不能彈劾的南昌知州。」

    十天之後,李庭芝的案頭就擺上了有關御使台彈劾他的奏章抄本。

    我大宋彈劾人說的其實很套路。本著鬥倒先斗臭的模式,李庭芝之前的醜事先被拎出來講一番。譬如勾結賈似道,譬如救援襄陽不力,譬如李庭芝做樞密院的時候,他守揚州的手下勾結蒙古人當了宋奸。  

    這番徹底否定李庭芝過去經歷的內容先拜一番,接著就是捕風捉影借題發揮。譬如李庭芝之前給公田改革吹法螺是為了得官,反對土地國有制就被稱為是李庭芝收受江西地主的賄賂。如此一番之後,結論就是李庭芝乃是奸臣,乃是兩面三刀的奸人。

    李庭芝已經60歲了歷經許多大事,也有過生死考驗。此事出來之前,他心裏面也2未必沒有些覺悟。便是如此,見到了彈劾的奏章,李庭芝照樣被氣的七竅生煙。

    若是只按照御史台所講,李庭芝就是個大奸大惡,必須立刻擼官下獄,明正典刑的無恥之徒。這樣的評價與李庭芝的自我評價完全不同。李庭芝先是對著庭院的天空一通大罵,罵道氣喘吁吁,才不得不停下來。

    也許是這樣激烈的方式有更強烈的紓解效果,坐了片刻之後,李庭芝就冷靜下來。李庭芝當時是為了拖延土改,只要再拖幾個月,他就要結束任期回到杭州。那時候江西是不是土改,就與李庭芝完全沒了關係。目的雖然如此,李庭芝也知道自己發自本心的不待見趙官家。

    原本都是同殿為臣,現在趙嘉仁飛上枝頭變鳳凰,搖身一變就從官員變成了官家。這樣的身份轉換讓李庭芝實在接受不了,連帶著對趙官家的土改政策也有了反彈。但是李庭芝並沒想到御史台的反應這麼激烈,他也覺得自己頗為委屈。  

    想來想去,李庭芝下了決心。大不了就是致仕。如果按照最新的致仕制度,李庭芝便是在江西乾的再好,回到臨安之後還是要交權。與其如此,他決定要和御史台的那幫渣渣們拼了。

    回到書房,李庭芝刷刷點點就寫了一封奏章,直接抨擊御史台的御使們濫用職權。大家都是進士出身,黑材料誰不知道一些。讓李知州寫篇御史台水平的文章,那是提筆就來,根本不用費氣力。

    江西在上游,順流而下的速度很快。只用了五天,李庭芝的奏章就擺在了趙嘉仁的案頭。看完了這篇敵人內部互相攻擊的奏章,趙官家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

    第054章 軍人和官家(四)

    在杭州的碼頭下船,禮部尚書熊裳的堂弟熊林見到堂兄出現在到岸的船舷,他呆住了。

    船隻靠岸,搭上跳板。熊裳尚書勉強靠自己的體力顫顫巍巍走下跳板,熊裳的夫人則是靠了碼頭提供的抬杆服務,被人從船上抬下來。好在夫人到了岸上之後,還能在丫鬟婆子的攙扶下上了馬車,看著並沒有出現大病跡象。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4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