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頁
蒸汽船先把胡月蓮送回大宋使團所在的地方,接著就帶了情報返回大宋。出了瀨戶內海,就能看到對馬島上有了燈塔。大宋占領對馬島之後也沒閒著,立刻按照規矩建立燈塔。航運體系終於可以延伸到對馬海峽,大宋這邊的傳送就快了許多。
在釜山登陸,大宋這邊的軍用電報系統已經完成線路架設。電報通向鴨綠江邊,再沿著遼東兵站通道直接向南,一站一站的向著杭州傳送。
「倭國竟然被搞定了。」趙嘉仁與禮部尚書熊裳分享著最新的情報。
熊裳明顯心情很好,他應道:「現在也已經找到了高麗王,這下高麗那邊的事情也能夠確定。朝鮮半島終於可以安定了。」
「高麗王只怕胃口大的很。到時候我們還得幹掉他,再扶植一個新的高麗行省丞相。其實我覺得蒙古人有時候做事比咱們靈活的多。」趙嘉仁則充分表達了他對於借用別人智慧的態度。
「請將此事交給禮部。」熊裳充滿自信地答道。他的家族馬上就要出發前往河北,如果能夠得到趙官家的支持,那就意味著熊家大概可以一飛沖天。如同別的家族一樣積累起巨大的財富。
「你對倭國的要求怎麼看?我是說你看倭國的內政如何?」趙嘉仁卻沒有讓熊裳立刻走人的意思,他提了個問題。
熊裳想了想,就開始給趙官家『說書』。倭國朝廷靠莊園來獲取收益,也有些維持不下去的意思。《石壕吏》裡面的小吏能夠夜捉人,抓了老婦人之後也是送去軍中使用,證明了那時候的官僚體系依舊有戰鬥力。捕蛇者說感嘆『苛政猛於虎』,那是大唐稅收制度有效營運的證明。
這種制度最終會崩潰,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大原因就是人口增加吃掉了糧食,消耗掉了物產。朝廷營運這個制度的核心是希望通過這個制度體系來穩定的獲取稅收,這就產生了激烈的對抗。
「……倭國太平許久,人口增加了豈止一倍。能開發的土地大概也開發完了,若是不亂才讓人奇怪。」熊裳用學自趙嘉仁的東西做了個判斷。
「如果只是這樣,倒是好辦多了。」趙嘉仁覺得心裏面已經有了算計。歷史上對於倭國有巨大影響的蒙古入侵事件消失了,所以倭國這些年如同在一條平緩的大河上行走的船隻,很安逸的樣子。趙嘉仁自己都有些忘記了人口增長的負面作用,譬如現在的大宋人口要是有兩億,趙嘉仁就再也不用擔心充分開發河南河北的問題,包括西北都不缺人力開發。經過熊裳的提醒,趙嘉仁看到了所謂『關閉一扇滅亡之門就打開了另外一扇滅亡之門』的道理。
倭國的生產力發展已經到頭,就現在的局面已經沒辦法解決問題。所以他讓熊裳先去工作,接著命人給他老婆的侄子秦明軒送去一些材料。
兩天後,秦明軒受命而來。從親緣上講,秦明軒應該叫趙嘉仁姑父。不過這孩子根本不敢這麼叫,而是認認真真的給趙嘉仁行禮,「見過官家。」
「坐。」趙嘉仁讓秦明軒坐下,接著就問秦明軒:「給你的材料都看了麼?」
「看過了。卻沒想到到了倭國之後竟然還要扶植倭國的伊予水軍。他們是海盜,卻不知道這麼扶植會不會養癰為患。」秦明軒把他的看法講了出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些人在山邊在海邊,卻是窮的很。大家既然不肯把自己餓死,那就得干點什麼才行。若是只生產珍珠,那邊的人力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秦明軒眉頭微皺,對於趙嘉仁如此關心倭國海盜的生活有些不解,「官家,他們若是有錢了,豈不是會自尋出路?」
「他們窮的時候也尋到了出路,出來做倭寇。那些跟著我們當僱傭兵的倭寇們有錢了,反倒聽我們的安排。你去了之後先好好聽專家的安排,先做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更有效的利用人類和牲口的便溺,給貧瘠的土地增產,增加可飼養的家禽與牲口的數量。第二件事就是提高食鹽產量,讓他們有鹽分來醃製肉,讓肉類保質期增加。我們會出口香料與防腐劑給他們。別的事情聽專家的安排。」
安排完之後,趙嘉仁就讓秦明軒準備出發前去倭國。送走了秦明軒,秦玉貞到了趙嘉仁身邊,「官家,你覺得我侄子不會出事吧?」
「天下哪裡有萬無一失的好事。他自己需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
「為了錢財,拼了命去掙。我……覺得這孩子好辛苦。」秦玉貞嘆道。
「拼了命去掙,好歹還有的掙。若是不拼命,覺得自家所有的東西都天生是自己的,那註定死無葬身之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趙嘉仁嘆道。
秦玉貞哪怕知道這些沒錯,看著包括丈夫在內的那些人的辛苦,也覺得心中十分不忍。
如果道理是正確的,那就一定會應驗。此時在倭國安達泰盛的莊園外,集結了數千幕府的軍隊。安達泰盛看著自己的兒子那慌張的模樣,心中的悲憤無以復加。
當年安達泰盛是在他爺爺的逼迫下出來,參加了幕府執權九條家征討御家人三浦氏的戰役。在這樣的奮鬥之後,安達家已經成為了鎌倉幕府中所有御家人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族。之後安達泰盛年事已高,選擇隱居,讓位給安達宗景。覺得自己終於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卻沒想到安達宗景為人狂妄自大,又自持是北條貞時的舅舅,和北條執權家的內管領平賴綱勢如水火。安達宗景後來又散布謠言,說自己祖上安達景盛是將軍源賴朝的私生子,要把自己改成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