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佩羅德上尉驚奇地發現,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邊的灘涂上,在海水和淤泥中,有無數巨型石柱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堆起一座座高高的小山頭。在沼澤地的邊緣,還有一道石柱圍牆,長度約有800多米。這些從遠處望去看似怪石嶙峋的無數座石山,卻原來是一處處沒有完工的人工建築遺址。這些無言的巨石堆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佩羅德上尉的發現引起了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興趣,他們來到這裡進行考察研究,發現這裡原來是一處遠古時代的建築廢墟。這些石柱都是經過精細加工的建築構件,石材是由冷卻的火山熔岩凝聚成的火山岩,每根呈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的棱形石柱都有將近六米長,直徑30cm,重量達到數噸。瑞士人馮?丹尼肯試著清數它們的數量,僅僅那些堆積如山的石柱、散落在沼澤地各處的石柱、若干墓室上的石柱,以及建造800米圍牆的石柱,總共就有40萬根之多。至於那些淹沒在海水裡和淹埋在淤泥中的究竟有多少,就無法統計了。
考古學家們發現,這項宏大的工程並未完成。留下的石柱圍牆還沒有造好,除了幾十座墳墓外,其他建築工程並未動工。只是在存放大量石柱的眾多石山之間,有許多條人工河道相互溝通。是誰要在這裡建造一項什麼樣的工程呢,又是什麼原因迫使他們突然放棄了計劃,而將這麼多的石材扔得到處都是呢?
嗣後,西方考古學界對泰蒙島上遠古建築遺址的興趣越發濃厚了,不少歐美學者紛至沓來。他們仔細清理了遺址,發現整個建築現場的石柱竟然有大約100萬餘根!這些石柱都是從三十多公里外的波納佩島北部的採石場採掘加工的,然後再從水路運到這裡。學者們估算,如果每天有一千名壯勞工從事採掘勞作,那麼光開採這麼多石塊就需用時655年;將這些石塊打磨加工成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的稜柱,還需要耗時200--300年。這裡的海上運輸工具是一種名為卡塔瑪蘭斯的獨木舟,它一次只能裝運一根石柱,將這100多萬根石柱運到泰蒙島,並建成這項工程,至少要耗時1550年。
在波納佩島周圍,有許多更小的島嶼和珊瑚環礁。大多數無人居住。只有少數稍大點的小島上搭建著漁民們的簡易窩棚。這裡的島民慵懶散慢,而又容易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極為簡單,椰子、芋頭、馬蹄螺和羅非魚,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無憂的生活。最大的陸地波納佩島,現時人口也就三萬,而在興建這項工程的當年,人口恐怕不及現在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動用1000名壯勞工,幾乎是當時勞動力的全部了。為了維持這麼多人的生存,還得有人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由此,考古專家們得出結論說:這項工程不可能是憑藉人力來進行的。至於它是一項什麼工程,在什麼年代動工興建,等等,那就更不得而知了。
當年,波納佩群島是由酋長治理的地方。所有關於群島的過往歷史,並沒有文字記載,全部由酋長和他的繼承人口口相傳,代代承襲,普通島民是一無所知的。依據祖宗遺訓,後輩子孫必須嚴守祖宗的秘密,否則必遭神譴。考古專家們在實地考察後,一再向酋長討教這裡的故事細節,酋長迫於無奈,只說了三個字:“納瑪特。”此後無論怎麼請求,他都閉目養神,不再開口。最終,考古學者們只好將納瑪特意譯為“眾多先哲的墓冢”,因為,他們在清理沼澤地時確實發現了大約九十多處遠古墓葬。五百年前熱鬧一時的考古活動就帶著“納瑪特遺址”這個結論結束了。
可是到了現代,納瑪特遺址又成為了熱門話題。二十世紀初期,1907年德國人佔領了波納佩島,時任波納佩島第二任總督的伯格對納瑪特遺址很感興趣。他命令考古人員對島上的伊索克來爾酋長墓進行發掘。可是,下達這個發掘命令還不到一天,這位總督就突然暴死,發掘工作就此停止。後來,又一位德國考古學家也來到這裡,想對納瑪特進行文物發掘,結果也是暴亡而止。
又過了幾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佔領了波納佩島。日本學者杉浦健一教授利用佔領者的威權,強迫酋長說出了古墓的秘密,幾天後,酋長遭雷擊身亡。那位杉浦健一教授正打算將酋長的談話記錄整理出版,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動筆,也突然暴病而死。幾年後,杉浦家族委託泉靖一教授繼續完成這份記錄的整理出版工作,奇怪的是泉靖一教授剛一接到這些記錄,也一命嗚呼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於接收這份死神的請柬了,杉浦健一的記錄也由此不知所蹤。
由於納瑪特的秘密只能由一代代酋長口口相傳,因此當地的島民們並不知道祖輩們曾經的輝煌,而對於先祖留下的嚴厲咒語卻印象深刻,十分敬畏。他們既不敢探聽、更不敢傳播納瑪特的一切往事,害怕遭到神靈的追殺。如今,納瑪特已經開放為一個旅遊景點,遊客可以乘坐卡塔瑪蘭斯通過沼澤地的人工河道遊覽每一座小石山,察看這些石柱,甚至拍照留念。但如果嚮導游問起這些景點的歷史,他們都只會搖搖頭,一無所知。
丹妮也是如此,她只知道納瑪特是一處遠古遺址,現在是熱門旅遊景點,別的事兒她也就知道的不多了。
“波納佩人為什麼將祖先的墓地建在水裡呢?”墨菲不解地問。
其實機敏聰慧的丹妮也一直心存同樣的疑竇:納瑪特是一處沼澤地,那裡有許多墳墓,人們為什麼要將祖先的遺體泡在水裡呢?但她無言,因為她也不明白個中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