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6頁

    “你說的很有道理。”谷永寧不住的點頭“現在我軍人馬還剛剛抵達,如何選擇出擊路線還需要從長計議。”

    “這也是,大人有什麼需要下官的,在下自當竭盡所能。福建水師雖然已經失去和夷洲相抗衡的兵力,但還是能支援將軍作戰的。”

    “那到時再說吧。”

    送走了陸建東他們,谷永寧真的開始考慮如何對台做戰的計劃了。其實陸建東並沒有把所有的實話說出來。馬尾一戰其實雙方損失都很大,只不過後來福建水軍頂不住壓力自己潰散了所以才造成全軍覆沒的慘劇,而夷洲方面也好不到哪裡去,剩下的部隊都退回到澎湖島,期盼颶風能夠阻止谷永寧軍前進的步伐。

    颶風?谷永寧怎麼沒有想到啊。若干年後蒙古人攻打日本是因為“神風”而失敗的,鄭成功收復台灣也是利用了風向,到了後來施琅也是藉助了風力。對於夷洲來說颶風就是他最大的保命傘,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敢在颶風來臨前和福建水軍拼死一戰,他知道福建水軍了解颶風的厲害,斷然不敢冒進。

    呵呵,遺憾的是現在他要對付的不是福建水軍而是谷永寧的東海艦隊。想到這裡谷永寧不禁微微一笑,谷永寧偷偷的把余瀟叫過來,讓他發信號給韓振,要求他的水軍立刻南下,向馬尾進發,並且告訴他進攻的目標就是夷洲的北部。余瀟一愣“將軍,難道我們真的要強攻夷洲?”  

    “是的,但不全對,我要分進合擊,他們要去澎湖,繳了這幫兔崽子。”

    “可是大人,好象颶風天就要來了。”

    “我就是要等這個颶風天。”谷永寧笑著說“馬上傳我的命令,三日之後全軍移師泉州。並且告訴陸建東,說谷永寧要徵調那個太學生宋慈。”

    余瀟有點莫名其妙,好好的軍艦你不要,要一的太學生作什麼?他哪裡知道,就是這個太學生撰成並刊刻《洗冤集錄》五卷。此書是其一生經驗、思想的結晶,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它比義大利人佛圖納圖?菲得利寫成於公元1602年的同類著作要早350多年。他把當時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中醫藥學應用於刑獄檢驗,並對先秦以來歷代官府刑獄檢驗的實際經驗,進行全面總結,使之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因而此書一經問世就成為當時和後世刑獄官員的必備之書,幾乎被“奉為金科玉律”,其權威性甚至超過封建朝廷頒布的有關法律。750多年來,此書先後被譯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種文字。直到目前,許多國家仍在研究它。其影響非常深遠,在中、外醫藥學史、法醫學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其中貫穿著“不聽陳言只聽天”的求實求真的科學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閃光,值得發揚光大。這樣的好人才怎麼能用幾艘爛船可以相提並論的嗎?  

    三天後大隊人馬開赴泉州。

    “大人,真的決定要冒這個風險去澎湖嗎?”余瀟陪著谷永寧站在船頭。

    “是的”谷永寧不置可否“我們沒有選擇。”

    “那韓振呢?”

    “他只是要牽制就可以了,畢竟北邊沒有多少的水軍,只要不登岸作戰就沒有多大的危險。”

    “可是大人,”余瀟有點擔心“颶風可不是好玩的,大人要三思啊”

    “我知道,不過我有預感,我們是不會碰到颶風的,而且我要的風,它也會來”谷永寧把目光放到了遠方,在海的那邊也許就是夷洲。

    好近,但又是這麼的遠。

    海的那邊,許陽明還在做著春秋大夢。他哪裡知道,危機正在燃燒。

    第三章 起航 第五節 澎湖外

    五月的天,外海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卻暗流洶湧。澎湖守將何南看著天,想著這個颶風天什麼時候才來臨。畢竟現在看來澎湖外面是不太平。突然聽到有報告的聲音,原來是有斥候回來報告。  

    “報告督統大人,根據報告福建水軍的殘餘部隊已經退往馬尾,而東海艦隊正在往泉州方向進發。”

    “有探清楚人數嗎?”

    “這個小的不清楚,不過裡面有些奇怪的戰船,他的船都大有三層樓高,船舷都開了許多的小口子。這樣的船大約20艘。”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何南命斥候出去了,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思索著。現在這個天氣看來颶風就要來了,難道還真的要引兵攻打穀永寧澎湖?再說了他們初來此地對於水域的不熟悉是水軍作戰最大的禁忌難道他真的可以不顧?也許他有真的另外的想法。不行,要把這個消息告訴都督去。想到這裡,他就決定修書一份寄往夷洲。又命令所有的留守部隊加強防範,抓緊時間對船隻進行修補,要知道這幫人可不是這麼好對付的,去年在洞頭可是吃了大虧的。何南回當時的情況不免有點後怕。要不是和大公子一起逃了出來,不知道現在會怎麼樣了。

    夷洲島上,許陽明正陶醉在全殲福建水軍的興奮之中。聽到澎湖水軍的密報他的高興勁頓時減少了一半。”父親,這個谷永寧真是陰魂不散,我們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真是太可惡了。父親給我一支部隊定將他的狗頭取回來”說話的就是他的兒子許放。自從洞頭一戰之後對於谷永寧三個字已經恨之入骨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