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蘇州城內的糧草,對於清廷在湖廣的戰局異常重要,所以多鐸絕不能看著糧草落入義軍之手,但多鐸也不願意改變他掃蕩浙東的計劃。
軍帳里,多鐸來回走動,心裡一陣權衡,片刻後才將一名心腹叫進帳來,「速傳令吳淞提督吳勝兆,命他援救蘇州,本王不要求他能擊敗陳子龍,只要他能牽制賊軍,不要攻破蘇州便可。」
吳勝兆手中有一萬多清兵,再加上楊承祖部,以及蘇州原本的守兵,清軍的兵力接近兩萬人,與太湖義軍的兵力相當,但清軍的裝備卻勝於義軍,並且還是防守的一方,多鐸覺得拖住義軍的可能相當之大。
而且就算蘇州被義軍攻破,奪走他的米糧,只有他能掃蕩浙東,隨便屠幾個城池,也能獲得不少米糧,於是他便微微放心下來,領著兵馬準備過江。
七路大軍各自啟程,多鐸則從六和塔、富陽、嚴州一線渡江。
這時多鐸原本還準備搜集舟船,但他很快便發現,看似還有近十仗寬的江面,其實已經接近枯竭,清軍在江中試探,發現江水居然不過馬腹,頓時令清軍士氣大振。
錢塘江乃是浙省第一大江,歷年來水量充沛,今年卻接近枯竭,清營之中立馬流傳出來,清代明,此上承天意也。
這些謠言,自然是多鐸讓人傳出,但效果確實十分明顯,讓清軍士氣再次提升一倍不止。
就在多鐸大軍進抵六和塔時,方國安也領著兵馬來到錢塘江南岸,他沿著江岸而行,越走心就越沉。
這時他已經看見了在江中洗澡,以及洗刷戰馬的清兵,這頓時讓他的心情跌入谷底,夏完淳所言句句屬實,清兵真的可以撲水而渡矣。
一時間,方國安心亂如麻,沒有了錢塘天險,這江防該如何防守呢?
這時他喚來江防守將,頓時怒吼道:「江水枯竭至此,為何不報?」
江防總兵陳學貫唯唯諾諾的解釋道:「大將軍息怒,末將看已經進入春雨時節,以為不日就會下雨,再者末將沒有想到清兵會突然殺來,末將~~」
「軍國大事,你以為?」方國安勃然大怒,一把抽出腰刀,便直接捅入陳學貫的腹部,氣急敗壞的道:「你壞了本將的大事,死不足惜也。」
方國安殺了江防總兵官後,連忙又從紹興抽掉兩萬人馬,去守岌岌可危的江防。
這時夏完淳在紹興城中與天地會取得聯繫,隨知多鐸分七路大軍,掃蕩浙東,而方國安卻要調紹興兵馬,去守那根本就守不住的江防,他心裡頓時一陣嘆息。
在魯王宮中,夏完淳再次諫言,「殿下,多鐸分七路而來,千里江防,一處被破,全線立潰。此時守江,實為不智也!臣以為與其抗其七路,不如將江防之兵集結起來,圍其一路。俗語云,傷其五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殿下堅守紹興,而後讓越國公與興國公,率兵於外,以優勢兵力個個擊破,浙東時局,未必不能逆轉也!」
國舅張國俊聞言,卻再次出言呵斥道:「孺子,安敢妄言兵事耶?兩軍對壘,豈有放敵入境道理。殿下,江防不可棄,一旦棄了江防,清兵就可長驅直入,抵達紹興城下,孺子這是要置殿下於險得地,其心可誅也。」
魯王聽了張國俊的話,他自然不敢讓清兵把他圍在城中,隨不納夏完淳之言。
三月七日,多鐸指揮兵馬,大舉過江,嚴州方向,貝勒博洛首先突破,不久之後,方國安部署在錢塘江南岸的防線頓時紛紛瓦解,清兵七路大軍全部渡過錢塘江,各部明軍損兵折將,紛紛逃竄。
浙東有近二十萬兵馬,但這些兵馬的質量,與清兵相比,卻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去歲攻杭戰敗之後,魯王政權十萬人馬,只有四萬餘人撤回南岸,兵敗後巨大的危機感,使得魯王政權拼命擴軍十多萬,使兵馬達到二十萬,但並不是只要拿起武器,穿上戰袍就能稱之為軍隊。
浙東的明軍,絕大多數,都只能算是拿起武器的農夫而已。
江防的潰敗,在夏完淳的眼裡,是必然。
這時前線的敗兵陸續回到紹興,城中兵馬增加到三萬人,夏完淳隨勸魯王蹬城鼓舞士氣,而後快馬向福京請援,但魯王聽說多鐸逼近紹興,當夜便在守將張名振的護衛下離開了紹興。
次日多鐸得到消息,親自指揮兵馬追擊。
越國公方國安戰敗之後,領著七千兵馬退回紹興,走到半途,聽說魯王已經棄城而逃,立馬就投降了清廷。
第234章 海內如今傳戰鬥
「海內如今傳戰鬥,田橫墓下益堪愁。」
這是崇禎十二年,柳如是驚聞,皇太極十萬眾攻濟南,山東巡撫宋學朱,濟南參政鄧謙,歷城縣令韓承宣,苦守十餘日,最後城破殉國的消息後,所作的詩句。
如今時隔多年,王彥與清兵戰於湖廣,陳子龍與清兵戰於蘇州,萬元吉、李永茂、楊廷麟與清兵戰於贛南,荊王朱常巢與清兵戰於鄂北,賀珍、孫守法與清兵戰於陝南,魯王與清兵戰於浙東,此外沐天波與沙定洲戰於雲南,曾英據守重慶謹防張獻忠襲擾西南。
華夏大地,已是處處烽火,正是「海內如今傳戰鬥」,大明正統以堪憂。
在浙東大地上,魯王政權在面臨二十萬清兵之時,瞬間土崩瓦解,江數十萬眾,盡無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