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40頁

    次日天剛亮,清兵大營內的戰鼓聲,使廣州城上空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劉順注視著清兵大營內的軍隊調動,有大批清兵正從營房出來,開始慢慢的在營中集結。

    自從清軍兵臨城下,劉順便沒有下過城樓,吃住都在城樓之上。

    雖然王彥帶走了粵地精銳,但他的忠武營中,必竟還有上千人的揚州老卒,這些人都是參與了揚州之戰的精銳,對於守城有著豐富的經驗。

    劉順本來不必那麼擔心,只是這是他第一次獨擋一面,所以想鎮定也有些難,這時他走到城牆邊,便回頭喝令:「擊鼓備戰!」

    城樓上明軍的戰鼓聲也轟隆隆敲響了,近萬忠武營的士卒,在城牆上迅速部署,兩萬從未參加過大戰的府兵,也進入了各自的位子。

    清軍在城下備戰了五日時間,城上的明軍也做了多次演練,不像很多城池沒有火炮防禦,也沒有器械,只能靠人肉博命,廣州城內有充足的準備。

    在激昂的鼓聲中,三萬明軍枕戈以待,劉順心中生出一股豪情。

    一個時辰之後,清兵在營外慢慢列好了陣形,降將施福、洪習山騎馬飛奔而來,兩人翻身下馬,走到滿達海面前單膝跪下道:「大帥!」  

    「今天你二人各領一萬軍隊攻城,先破廣州者,許他隨八旗兵一起,先搶三日!」

    「喳~卑職定然攻破廣州。」

    兩人行一禮,遂即分頭回去準備,滿達海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心中十分淡定,雖然之前他在城下丟了一點面子,但大清兵從浙江殺入福建,再到廣東,一路順風順水,連向樣的抵抗都沒有,所以他根本沒將廣州放在眼裡。

    這時他在馬上懶洋洋的一揮手,「擊鼓攻城!」

    「咚!咚!咚!」

    「轟隆~轟隆~」

    戰鼓與清軍的紅夷大炮同時響起,一枚枚實心彈砸的城頭碎石飛濺,每枚炮彈都能在城牆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彈坑,將城牆砸得凹陷。

    城下,雲梯、巢車、混雜在大軍中,兩萬大軍密集如蟻群,浩浩蕩蕩,鋪滿了廣州城郊。

    隨著戰鼓聲響起,鄭氏降兵便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進攻,兩萬大軍儼如黑色的潮水向廣州城滾滾湧來,一百架雲梯和五十部巢車,以及攻城錘夾雜在其中,全力以赴的殺過來。

    鄭氏降兵高舉盾牌,前面的手執長矛和戰刀,士氣高昂,後面是一萬弓箭手,統手,他們負責掩護,在「咚!咚!咚!」震盪人心的鼓聲和「轟隆」的炮聲中,他們黑壓壓地列隊向廣州東城進發。  

    一架架雲梯和巢車,在馬匹的拉拽和士卒的推動下,在人群中緩緩而行,在每一架雲梯和巢車後面跟著數百士卒,伴隨著一浪一浪的喊殺聲,鄭氏降軍如波浪般起伏,聲勢浩大。

    大明朝的又一支精銳之兵,反戈一擊,自此南明除了王彥、何騰蛟還握有成建制的大兵團之外,再無可以依靠能與清廷會戰的大兵。

    「tiro」

    這時清軍進入射程,東城的近百門各種火炮,頓時一起開火,百每炮彈砸過來,一打就是一條直線,被砸的人立馬血肉橫飛,慘叫聲響徹原野。

    一輛巢車被幾枚炮彈連續擊中,巢車頓時垮塌,木塊亂飛,巢車轟然散架,又一架雲梯被擊中,梯子砸斷,木板被洞穿,已經失去做用,被清兵捨棄,留在了原地。

    廣州城的炮火,比清兵想向的要猛烈得多,因為鄭芝龍錢糧充足,所以鄭氏降兵在明軍中裝備最好,但鄭芝龍一直保存實力,所以他們並沒有經歷惡戰,炮彈砸進人群中,悽厲的慘叫聲不斷傳來,巨大的恐懼使鄭氏降兵士氣下降,又有不少鄭氏降兵調頭就跑,但負責督戰的和托立馬一箭將逃兵射殺,數千八旗同時放箭,不僅逃跑的士卒,就連走在後面的也被射殺。

    鄭氏降兵見此,只得硬著頭皮向前衝鋒,而隨著清軍接近城牆,雙方立馬爆發出激烈的對射,城上箭矢如雨,統聲響作一片,城下則舉盾還擊,雙方箭如密雨,城上城下連連有人慘叫著中箭。  

    這時又有大隊鄭軍降兵,在護城河上搭設木板,但稍有不慎,立馬跌入河中,被削尖了的木樁插死,血水染紅一片。

    城牆上明軍炮隊,注視著靠上來的雲梯和槽車,這是對城池最大的威脅,一名小旗看見正面接近的一輛槽車口中喃喃道:「來了~來了~」

    他不禁從望口抬起頭來,指著一輛慢慢靠近的巢車大吼:「換子統,抬起來放!」

    幾名軍士卒聞聲,一人將已經打過的子統拿下,換上裝滿彈藥的新統,一人點火,四人立馬合理將炮架抬起,把佛郎機的炮口壓低,頓時一炮擊發,硝煙瀰漫。

    一聲炮響,一枚炮彈頓時將樓車攔腰擊穿,裡面傳出幾聲慘叫,但巢車劇烈晃動一下,卻並沒垮塌。

    小旗見此,立馬摸了一把臉上的硝煙,大聲吼道:「換子統,再來~」

    「轟隆~」一聲響,一枚清軍的炮彈,卻直接打在牆朵上,削去牆朵之後,又將後面的小旗洞穿,操炮的士卒也被碎石擊傷,頓時慘叫連連。

    第364章 博洛之憂

    福州城內,博洛有些懊惱,他以為掌握了鄭芝龍,鄭氏家族群龍無首,又必須為鄭芝龍的安全著想,必然唯清廷之命是從,但沒想到他囚禁鄭芝龍之舉,雖然招降了大部鄭軍,但也使得部分鄭氏之人看清了清廷刻薄寡恩,毫無信義的本來面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4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