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79頁

    若大一個國家要進行管理,沒有銀錢肯定不行,不過對於清廷而言,好在他們並不用靠著那點可憐的稅賦來治理國家,他們從大順手中奪來的銀錢,足夠支持清廷的財政運轉一段時間,而且即便沒有錢財,清軍也可以通過屠城劫掠,殘殺富戶來進行解決。

    用漢人的錢,來收買漢人的心,清廷統治者可謂狡詐至極,不過清廷此舉雖然拉攏了普通百姓,但屠城殘殺,畢竟不得人心,使得士紳階層無法歸心,所以僅靠劫掠非長久之計。

    時有投降清廷的陝西河西道孔聞譚向多爾袞奏言:「聖朝欲定天下,只依二事,立就太平,其一止殺,其二留髮,則天下即太平矣。」

    多爾袞觀其奏章,雖然立馬就將孔聞譚革職,並永不敘用,但清廷也意識到他們的政策必須有所改變,光靠野蠻無法統治中國。

    此時清軍占據富庶的江南,為清廷財政上的轉變帶來了一絲契機,所以在經過最初的掠奪之後,清廷便開始卓力恢復江南的經濟,以便行成穩定可靠的稅賦來源。

    只是在清廷統治下的江南,百姓和士民都生活在高壓之中,經濟活動嚴重萎縮,就連昔日繁華的秦淮河,也徹底蕭條,大批士民在清兵的敲詐勒索下紛紛破產,再加上社會動盪不安,整個江南的經濟,實際上已經徹底崩潰,所以在稅收上,根本沒有達到清廷的希望。  

    彼時清廷豫親王多鐸坐鎮江寧,他除了要掃平南明的抵抗勢力之外,就是要恢復江南的財政,使清廷獲得穩定的財政收入。

    這時在平南大將軍府內,多鐸心中有些憂鬱,南方隆武朝廷的建立,使得清廷招撫南方諸省的計劃破滅,而江南此起彼伏的義軍,以及最近崛起的天地會,又使得江南不太安寧,他根本無法恢復江南的經濟。

    此時以是順治三年二月,多鐸坐鎮江寧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他除了剿滅幾支義軍之外,並沒有什麼進展,不僅沒有恢復經濟,浙東和福建的南明勢力,也一個都沒有剿滅,這使他心裡有些焦急起來。

    前不久,隆武朝廷在湖廣發動荊楚之戰,他雖然派遣了勒克德渾帥十萬大軍入楚,但心裡卻還是有些不安。

    因為如果明軍在湖廣得手,那江寧在戰略上,就完全陷入被動。

    最近他又得到了王彥入楚的消息,這就讓他的內心更加擔憂起來。

    多鐸乃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身上戰功無數,基本沒有遇見過什麼敵手,也就只有王彥才讓他在楊州城下吃癟,所以他心中對王彥有一份忌憚,同時又希望能和王彥再戰一場,以此來洗刷他身上的恥辱。  

    此時多鐸心中急欲擺平江南之事,只是他擅長打仗破壞,但對治理地方卻一概不通,所以他便招來總督洪承疇相商。

    江寧城內,洪承疇得了多鐸的召喚,連忙放棄手中之事,匆匆過府拜見。

    多鐸的府邸,乃是原來大明南都守備勛臣趙之龍的宅子,那老小子投了清廷,以為可以保住榮華富貴,結果被送到北京軟禁,好不容易花費家產上下打點,得以放歸南京做官,卻被義士射殺。

    如今他家產俱被清廷吞沒,自身也沒落得什麼好下場,即便身死,史書上也必然臭名昭著,這讓洪承疇內心一番感慨。

    一旁跟來的侯方域他如此,心裡不禁冷笑連連,他如今已經成了洪承疇最為信任的心腹幕僚,同時也是天地會江寧分舵的舵主,與余太初共同負責搜集清軍的情報。

    多鐸主持了幾次對太湖義軍的圍剿,都因為侯方域事先從洪承疇處獲得了消息,並通過余太初傳遞出去,使得清軍大敗。

    陳子龍和吳易,因為情報得力,不僅擊斃了數千清軍,連多鐸派去的主將汪懋功也被斬殺,使得義軍一時聲勢浩大,甚至一度逼近蘇州。

    侯方域起初還為身陷清營而煩勞,但看到他的消息起了大作用,於是便安心在洪承疇身邊隱藏起來。  

    這次多鐸招洪承疇相商,侯方域本能的感覺必有大事,隨即便跟了過來。

    第225章 洪亨九諫言掃蕩東南

    洪承疇並不知道侯方域的真實身份,他有意提攜侯方域,因而將他帶到多鐸的府上,好讓他有機會被多鐸賞識,從而獲得高位。

    此時洪承疇雖然位居江南總督,看似位高權重,其實許多事情都做不了主,他只能建議,而後讓多鐸這個太上皇來做決斷。

    中華文明發展數千年,自魏晉以來,天子處心積慮的要加強君權削弱相權,以及削弱地方的權利,歷經數百年之變革,到趙宋之時,制度基本已經完善。

    這時候君權與相權已經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獨相變群相,宰相的權利被削弱分散,不足以威脅皇權,而百官對與皇帝也能起到約束,能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蒙元入侵之後,從一個落後的遊牧文明,一下控制了如此遼闊而廣大的疆土,但其卻沒有統治國家的先進手段,開了歷史的倒車,中書省替代三省,被分散的相權從新集中起來,而地上也劃成大省,從新退回到東漢時代。

    這樣的結果就是元代權臣輩出,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居然歷經十二帝,大部分都是非正常死亡。

    蒙古帝國的政治建設一塌糊塗,十二個皇帝只有英宗粗通漢語,對宋制不屑一顧,採取了最為落後的家族統治模式,國變成了家,君臣變成了主奴。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7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