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頁
陳永華見王彥再聽,於是又說道:「臣知道,監國對上次危機中五德號的表現不滿,可是臣以為五德號作為大明經濟的石柱,並沒有救濟經營不良的作坊的義務,五德號必須規避風險,先保護自身,才能起到穩定大明的責任。臣以為五德號屹立不倒,就是對天下盡責了。」
王彥聞語,不禁抬頭看了他一眼,五德號確實有些尾大不掉了。
從作坊的角度出發,五德號晴天送傘,借貸讓作坊擴張,可當作坊陷入危機後,五德號又雨天收傘,在作坊最需要五德號的銀錢支持時,反而倒逼還債,無疑缺乏道義和人性,但是就伍德號這樣一個大組織和他所承擔的責任來看,他又必須冷酷無情,形成規範。
不過王彥並不完全認同陳永華的狡辯,當初的情況是五德號過度放款導致的問題,五德號絕對是有責任的。
王彥盯著陳永華看了半晌,直到後者作揖躬身,將頭埋下去,才沉聲說道:「孤並不反對五德號放款,商號向五德號借款,總比借高利貸好。適當的放貸,也能幫助我朝商業的發展,所以放貸可行,但是五德號應該留足現銀,來應對危機,否則一旦出了問題,便是害人害己。」
陳永華聽了,忙行禮道:「監國放心,有了上次的教訓,五德號這次一定會留足現銀。」
王彥冷笑了一聲,「這個五德號說的不算,孤準備找幾個懂得錢莊運作的人員或者御史,定期對五德號的帳目進行監察,並且賦予他們隨時查看五德號銀庫的權力,以確保五德號留有足夠的現銀,沒有濫發銀票。陳總裁對此可有異議?」
陳永華眉頭緊鎖,估計王彥早想對五德號動手了。
王氏作為五德號的股東,每年是能夠看到五德號的帳本的,也能和其他股東一起查帳,但那畢竟是自己查自己,而王氏只占兩成股,真查出問題來,也不能主導大局。
王彥通過朝廷來查五德號,顯然是想錢莊形成規範,給五德號上一把枷鎖,防止五德號亂來。
陳永華微微皺了下眉頭,他知道王彥這也是為了規避五德號可能發生的危險,可一旦有這麼個爭對錢莊的官府機構出現,那五德號的權利,就會受到消減,行事將受到許多限制。
「回稟監國,五德號的帳目複雜,查起來耗費時日,影響錢莊的運作,臣以為不如由五德號將每年的帳目整理之後,再交給朝廷。」陳永華低頭說道。
王彥確實早想對五德號進行監察,「不行,朝廷一定要有監控五德號的權力,帳目要交,查也要查。」說著王彥語氣放緩一些,「當然,只要五德號按著要求,準備好應對危機的現銀,朝廷不會對五德號的經營進行干預,也不會派官員接管五德號。」
陳永華抬頭看了王彥一眼,又低下頭去,他知道了王彥的決心,恐怕朝廷對五德號的監察,是不可避免,不過好在朝廷不插手五德號內部事務,只是監管,也是為了降低五德號存在的風險。要是朝廷要接管五德號,那他一定不會同意,五德號的股東也不會同意。
「那臣回去後,就召集各分號的大掌柜,然後告知股東,配合朝廷的監督。」陳永華妥協道。
王彥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孤會讓刑部、大理寺、戶部還有都察院的人和五德號進行商議,制定出一套律令來。」
陳永華自是沒有話說,王彥見此,隨即道:「等朝廷查看五德號的銀庫後,如果確係有九千萬兩存銀,那五德號留足一部分應對危機,剩下的銀子可以用來放貸,朝廷不會幹預。」
「監國,那給日本國借銀之事?」
王彥捋了捋短須,五德號想借錢給日本,依仗的是大明的實力,不怕日本不還。這麼看來,整個朝廷,其實都被這個五德號給控制了。
王彥沉思許久,「借可以借,不過保險一點,還是借給德川幕府,至於南部幾藩,最好不要借,或者少借一些。這個風險由五德號自己評估,孤不干涉。」
第1320章 呂宋拓殖
南洋,呂宋國。
去年九月間,棉蘭老島大海戰,呂宋擊敗西班牙人後,整個呂宋迎來了一次爆炸式的發展。
呂宋小朝廷為了獎勵參與海戰的商號,兌現了開戰前許下的諾言,對於商稅進行減免,使得大量的海船,從呂宋出海,將原先積壓的貨物,運往天竺、日本等地。
另一方面,對於呂宋島上的土地,小朝廷則給出了,誰開墾,就歸誰所有,新田三年免稅的政策。
這條政策看似慷慨,可其實呂宋島上的大部分土地,都在土人手中,等於是張空頭支票。
呂宋小朝廷並沒有能力去開墾土地,不如鼓勵島上的漢人去拓殖,他們開墾出來,三年後呂宋小朝廷還能夠收稅,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政策。
共治八年,1657年3月間,距離海戰結束,已經有六個多月。
在這段時間裡,呂宋的船隻頻繁出海,來往於明朝、南洋、天竺等地。
高義歡的三合號被打傷,送到鄭家的造船工坊修理,不過他因為率先攻上聖安娜號,俘虜了艦長有功,所以呂宋小朝廷賞了他一條福船,但是他卻並沒有向其它人一樣,蜂擁前往天竺等地,而是裝著蔗糖和菸葉,跑了一趟大明。
大明江南地區的富人,正快速增長,在杭州、南京、寧波等地的大街上,一塊板磚砸出去,就能砸到一個腰纏萬貫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