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陳邦傅四人的兵馬剛才被叛軍沖亂,他們一邊收攏兵馬,一邊組織人手撲滅在營中蔓延的大夥,而當他們看見一隊隊的俘虜都被王彥壓走之時,心裡不禁一陣憤怒,他們死傷千人,卻連個補充的俘虜都沒撈到,簡直豈有此理。
話說,楊國威與范友賢帶著敗兵向東門狂奔,路上忽然又是一聲炮響,一隊兵馬卻從路旁殺出攔住了他的去路。
為首的將領打馬而出,用手中戰刀指著眾叛軍道:「忠勇侯帳下戴之藩在此,揚國威還不速速投降!」
「大將軍速走,末將斷後。」
面對突然殺出的官軍,叛軍頓時肝膽俱裂,那副將范友賢見此,卻大呼一聲,領著一隊人馬,就向戴之藩殺去。
當下一場混戰,范友賢被戴之藩一刀砍死,剩下的叛軍見此,隨跪地乞降,但楊國威卻領著幾百人馬繞道逃過了阻截。
這時天以微亮,楊國威已經來到梧州城外,但他卻不敢進城,徑直投大路,往桂林而去。
天亮後,王彥招諸將回營。
戴之藩進帳後,請罪道:「末將無能,只斬了副將范友賢,卻讓楊國威逃了。」
劉順亦道:「末將偷襲梧州得手,按侯爺之命,在東門設下伏兵,只等揚國威入城,便立馬擒拿,但時至天亮,也未見其蹤跡。末將以為,他可能敗奔它處矣。」
丁魁楚回到被燒毀得差不多的前軍營,連忙招四將前來詢問,當得知王彥並沒擒獲揚國威時,不禁長出了一口氣。
帥帳里,王彥意示二將不必自責道:「揚賊大敗,靖江王已經是瓮中之鱉,遲早被本侯擒獲,且讓他多活幾日,亦無妨也!」
「侯爺!」劉順道:「楊國威雖逃,但末將於府衙中卻搜出幾封書信,想必侯爺會有大用。」
第150章 會士紳,收拾民心
一日一夜,四萬叛軍守衛的梧州城,就落入了官軍之手,叛軍主將楊國威帶兩萬兵馬出城,只剩數百人,敗回桂林,而城內的叛軍,在劉順襲取東門後,頓時大亂,紛紛逃出梧州。
靖江王政權,在歷經此敗之後,再次被打回原形,已是行將就木,必定敗亡。
梧州以占,王彥隨讓大軍拔營,進入城中,並讓屬下張貼安民告示,嚴明軍紀,但凡有劫掠百姓,姦污婦女者立斬不赦。
一夜之間,梧州城內就旗幟大變,聽著昨夜的喊殺和喧譁,提心弔膽了一晚的百姓,天明了依然不敢出門,直道城中士卒敲著鑼鼓,大聲在城內呼喊著安撫之語,城內才慢慢恢復了一些生氣。
午時,一大群梧州士紳齊齊來到府衙前,拜見入城之後的王彥,感謝官軍安撫之恩。
王彥卻道:「外御胡虜,內安百姓,此吾軍本職,何須言謝耶?」
士紳聞語,心中一震,無論是靖江王,還是之前攻下梧州的兩廣總督丁魁楚,進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他們這些士紳助餉,但凡不合心意,便少不了一場牢獄之災,而今忠勇侯不僅未曾擾民,他們主動上門,按例助餉,居然還被拒絕,士紳心中如何不奇。
「朝廷自有法度,汝等良民,只需遵守律法,按制納稅便可。」王彥接著說道:「今後本侯治下,一切以大明律為遵,若本侯屬下有擾民虐民之舉,汝等可上告於本侯,本侯定然嚴懲不貸。」
自崇禎朝以來,苛捐雜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使得北地流寇蜂起,南方雖然富裕,但日子也過的不容易。
朝廷拿了稅銀,但大明的軍隊卻保不住百姓的安寧,既沒有擋住北虜,也沒有剿滅流寇,連兩京都相繼失陷。
官軍不僅空耗糧餉,更時有屠殺百姓之舉,當初的左鎮,軍紀就敗壞到極至,比流寇更甚。
揚州、淮安等地,都是出現過士紳攜鄉勇守城,拒絕官軍入城之事,這是民心喪失到何等地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大明官軍,外不能御胡虜,內不能安百姓,民畏官甚匪,大明如何能不敗?
亂世人命不如狗,朝廷可以要求大臣,受國恩惠的士大夫,為大明精忠,但如何要求那些被視為草芥的百姓,也忠心為國呢?
北虜雖是異族,但他兵強馬壯,打下一處,就太平一處,普通百姓沒有受過儒家教育,他們分不清夷夏大防,只想天下安定,沒有流寇,沒有盜匪,能從地里狍食,那管誰家座天下。
何況北虜南下,那麼多王公大臣都屈膝投降,而百姓在虜兵的屠殺下,為保性命,為保家人平安,做北虜的順民,朝廷又能說什麼呢?
如今天下板蕩,胡虜欲圖神器,王彥要收拾河山,與兵強馬壯的胡虜相爭,首先要做的便是收拾這喪失殆盡的民心,而他無法影響整個大明,便從他的治下,一步步的開始。
大堂內的士紳聽王彥之語,心中震動,但卻也沒有輕易相信,畢竟他們之前所見的官員,即便話說得再好聽,到後來也還是會拿他們開刀。
王彥親自送這些士紳出府衙,對於他們的防備之心,王彥並不放在心上,畢竟來日方才,士紳遲早會知道,他所說的絕非虛言。
士紳對此行也十分滿意,不管王彥是真心為民,還是沽名釣譽的說些好話,但至少他們最近不用擔心被官軍驚擾矣。
這時眾士紳行禮與王彥告別,王彥卻忽然想起一事,隨口說道:「本侯奉陛下之命,經營粵地,將大開粵海,與海外諸國展開貿易,梧州有水路之便,可乘大船直入大海,諸位到時可來廣州貿易,本侯定然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