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頁
說著豪格又指了下壕溝後面的矮牆,「這個矮牆,朕也準備建三道。第一道是在前禦敵,每隔一里築一土堡,就算牆破之後,土台上的士卒還能以此支撐,繼續防守。第二道土牆,主要是讓士卒躲避炮擊,隨時準備支援第一道牆。第三道牆後面就是炮陣和預留的人馬。」
豪格冷笑了一聲,「這麼布置,說實話,朕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破,朕到要看看王賊怎麼攻打。」
如果工事真的建起來,他們看了之後,確實也是一陣亂麻,不曉得該如何下手。
吳三桂仔細打量了下,沉聲道:「臣觀看了正面的防禦,對於陛下能否守住正面,已經不在懷疑。」說著,他看向孟喬芳道:「眼下我軍陣勢以明,中軍防守,兩翼揮拳重擊。陛下這邊沒有問題,能不能擊敗明軍,就看臣與永平王,能否左右夾擊,擊敗王賊了。」
豪格點點頭道:「確實如此,現在埋伏不成,那我大金就只有與王賊正面一戰。眼下我們有精兵十九萬,王賊的六萬騎兵可以不管,他從華陰帶來的人馬,至多也就二十多萬,兵力同我們差不多,堂堂一戰,朕也不懼他。」
河南的明軍近三十萬,有五萬多騎兵被困在臨潼,剩下還有兩萬人在武關、盧靈關一線,潼關留下一萬,華陰再留下兩萬,王彥加上孫守法的兩萬人,能帶過來的兵力大概在二十二萬左右。
當然陝北和漢中加起來還有十多萬明軍,不過暫時使不上勁兒,所以兩軍間的兵力差距,並不算特別大。
如果是伏擊的話,這么小的兵力差,明軍很可能大敗,但現在演變成真刀真槍的硬碰硬,那局勢就不好說了。
在埋伏的計劃流產後,豪格有這樣的豪氣,對於金軍來說是好事,能夠堅定諸將的信心,不過吳三桂還是提醒道:「陛下,我們現在的布置與之前埋伏的計劃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整個戰略由暗到明。臣以為王賊此時既然洞悉了我軍的兵力部署,其必然會做出相應的一些應對和布局,所以我們不能不防啊。」
孟喬芳點點頭,贊同吳三桂的看法,「之前南北兩翼,有很大的突然性,能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現在明軍既然知道了我軍的布置,那突然性就沒有了,他們可能會重點防備我們。」
豪格皺了下眉頭,「兩位卿家說的極是,王彥肯定會注意兩側的防備,但是我們取勝的關鍵,就是兩翼能否擊破明軍,所以這是硬仗,沒有巧可取,就算明軍防備,兩翼也只能硬攻。」豪格沉默了下,「好在這次是明軍趕來我們預設的戰場作戰,王賊沒時間構築工事,所以吳卿這邊,朕到是不擔心。孟卿的人馬在渭河北岸,卻有些麻煩,萬一被明軍堵在北岸,那就不能發揮出兩拳重擊的優勢了。」
金軍的姿勢就像是一個拳擊手,現在胸前穿了護甲,已經不用擔心,但要擊敗對手,就得兩支老拳出擊。
豪格頓了下,看向夢喬芳道:「孟卿,你返回高陵之後,立刻派兵搶占渭河南岸的零口鎮、新豐鎮、杜府溝,在南岸建立據點,然後搭好浮橋,以免被明軍堵在渭河北岸!」
孟橋芳點了點頭,隨即行禮道:「臣今日便連夜返回,督促大軍去辦。」
豪格看著孟喬芳和吳三桂,「現在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只有等著王賊過來一戰。」
……
渭河北岸,白色的軍帳綿延,既然已經暴露,孟喬芳便索性將大營從高陵搬到了渭河邊上。
這時附近的樹木幾乎都被金軍伐光,如同螞蟻般密集的金軍,正忙碌的趕製著一座通往南岸的浮橋。
這時南岸邊,一隊數百人的騎兵忽然出現,他們駐足岸邊,為首一人拿出千里鏡,向北岸看了看,然後一揮手,騎兵便轉道向南,奔向遠處的一座村寨……
第1370章 新豐鎮
共治九年,公元1658年5月2日,王彥率馬步人馬22萬,進至臨潼以東三十里外安營紮寨。
明金雙方相距十餘里,哨騎在野外不斷的接戰,明軍所剩不多的騎兵,幾乎全部出動與金軍騎兵在曠野上廝殺,逼退金軍騎兵對明軍步軍的騷擾,讓大軍可以紮下營寨。
在哨騎的廝殺中,失去了兩鎮騎兵的明軍,在數量上明顯處於弱勢,不過金軍並沒有一舉壓上立刻攻擊明軍。
這時明軍雖然靠近了臨潼,但是並沒有進入金軍的預設戰場,如果此時就攻擊,那金軍就得前推十餘里,豪格的工事便白修了,吳三桂和孟喬芳也要重新布置。
不過金軍沒有發動攻勢,但騎兵對於明軍的襲擾,挫一挫明軍的銳氣,卻必不可少。
在五月間溫暖的陽光下,明軍用輜重車輛,在曠野上圍城一個個大圈,然後從車上取下各種木樁,木板、帳篷、鐵鍬構築營壘。
明軍騎兵在曠野上奔馳,驅逐靠近的金軍騎兵,雙方廝殺不斷,不時便有騎兵被射中,墜落到雜草叢生的麥田。
金軍騎兵幾百一群,同明軍在數十里範圍內顫抖廝殺,明軍斥候雖然盡力抵擋,想要逼退金軍騎兵,但是那麼廣闊的戰場,要絕對封死金騎的道路,那也不太可能。
金軍騎兵時常穿插接近明軍營寨,放一輪銃後,有明軍騎兵殺出來,他們才折返離開。
這種騷擾直到明軍豎立起寨牆,架好火炮後,才慢慢停止下來。
明軍營寨依然是老的扎法,壕溝、拒馬、鐵蒺藜、再加上結實的寨牆,二十多萬大軍列成了九個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