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屠殺這一大批俘虜的,也是第六十五聯隊。後來,這個聯隊的隨軍記者秦賢助聽到當時情況後,曾在前面提到的回憶錄中這樣說:
屠殺事件從十五日下午就開始了,到晚上達到了頂點。這一天,有一
長隊俘虜穿過南京市區,向太平門走去。其教量多達二萬人。……這就是
白虎部隊在南京入城時當作禮物帶來的大量俘虜。俘虜隊伍長得看不到頭,
而前面等待著他們的卻是死亡。
甚至連被稱為“精銳的白虎隊”也屠殺其俘虜,這難道是白虎部隊的
過錯嗎?是所謂富有人情味的部隊長兩角大佐的意圖嗎?抑或是師團長即
萩洲部隊長萩洲立兵中將所選擇的處理方法嗎?
軍司令部曾向中央(參謀本部、陸軍省)請示了幾次,最初發來的訓
電是:“好好謀劃!”這一命令很不明確,也沒有關於處理俘虜的方法。
一再請示後,發來的訓電也是“研究後處理!”如何研究好呢?軍司令部
覺得為難,於是第三次請示,得到的命令是“由軍司令部負責處理!”軍
司令部認為中央的態度暖昧。為迎接朝香宮中將而舉行的入城式迫在眉睫,
軍司令部十分焦急。“殺掉吧”,軍司令部就輕易地作出了這樣的結論。
在城內,日本軍已經屠殺了俘虜,並掃蕩殘敵,直至看不到一個中國士兵。
而且,日本軍認為在缺乏糧食的情況下,只有殺掉二萬俘虜。
不過,據說兩角大佐畢竟表示了反對。他原來想,為我方抓來的俘虜,
解除其武裝後予以釋放,讓他們回鄉。他這一內心想法是正常的,但其主
張未能實現。他雖說是部隊長,但只是一個聯隊長而已。再說,無論哪一
個部隊在大陸戰線上連戰連勝後,都是驕傲非凡,得意忘形的。結果,什
麼都幹了(《沾滿了俘虜血跡的白虎部隊》,載《日本周報》,第三九八
號)。
秦賢助認為,兩角部隊屠殺俘虜是在十五日晚上,這個時間也許有二、三天出入。這是因為,前面提列的橫田記者於十六日拍電報發出的消息,假定是在前一天所寫的,可以想見,兩角部隊抓到的大批俘虜在幕府山附近至少呆到十五日。我在過去寫的《南京事件》一書中,估計一萬五千名中國兵是在十六日晚上被殺害的,現在看來,事情發生在舉行入城式的十七日那天,或者發生在第二天即十八日晚上。
當時,俘虜穿過城內,出太平門,朝揚子江岸邊走去,由此看來,屠殺俘虜的地方估計是在草鞋峽——靠近下關東北方向,與長長的江岸相連。
在秦賢助的回憶錄中,有一點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關於對二萬俘虜的處置問題。 據說軍司令部曾再三請示參謀本部和陸軍省, 而中央態度暖昧,每次都命令“處理”。然而,我認為軍司令部就處置俘虜問題請示中央的說法可能是一種誤傳。可以認為,軍部就處置俘虜問題早己下達了命令,說是要全部“處置掉”(殺掉)。下級無視上級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無論幹什麼事情,軍司令部似乎本來就無意尊重中央的指令。更何況第十三師團所屬上海派遣軍有像長勇那樣的參謀,他曾放肆地說過,屠殺三十萬俘虜是他獨斷下令乾的。這些情況,我想在後面逐步加以敘述。
關於第六十五聯隊屠殺俘虜的事件,鈴木明採訪尚活著的有關人員,寫了長篇報導,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疑點。關於鈴木明的論點,本書將在第二編里作詳細的批判,這裡只是簡單提一筆。關於發生上述事件的時間,也將在那裡談到。
揚子江邊每晚大屠殺
在揚子江岸邊的草鞋峽和下關,日本軍的屠殺行為好像每天晚上都有發生,同十七日或十八日屠殺一萬四千七百七十七名俘虜的情況相似。關於這些屠殺行為,我們聽到了許多證詞。其中,內容有重複的,死亡的人數似乎也有誇張之處,但還是對有關資料作一概略介紹。
在揚子江岸邊對俘虜進行大屠殺,看來是從十五日晚上開始的。在這天晚上,有幾千名中國人排成不見其尾的長長的隊伍,路過《東京朝日新聞》設在大方巷的分社前面的馬路,被押赴屠殺場所。該報社隨軍記者尾隨著隊伍來到下關,目睹了在那裡所發生的大修劇。今井就黎明時在揚子江畔看到的悽慘情景敘述如下:
碼頭上到處都是屍體,一片黑黝黝的,堆積如山。約有五十個乃至一
百個人影在屍體中間蠕動,他們轉來轉去地拖著屍體,把屍體丟入江中。
尚未斷氣的人在呻吟著,鮮血在滴瀝,手腳抽搐著,像啞劇那樣,一片寂
靜。這個慘象在對岸隱約可見。碼頭上到處都是血水,道路化為泥濘。血
水在月光下映出一片微弱的光亮。
過不多久,“苦力們”完成了工作,在岸邊排成一行。噠!噠!噠!
一陣機槍聲。只見他們仰面朝天,翻身撲地,騰空躍起,都一起跌入江中,
就此了結。
當時在場的軍官曾點過死亡的人數,說是“約有二萬名左右”(《南京城內的大屠殺》,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發行的《文藝春秋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