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卻說廉頗率軍趕到,見栗腹正在攻打鄗城,就將精壯之士都隱藏起來,只用老弱之兵紮好營寨。栗腹探得趙兵都是些老弱之人,非常高興地說道:“沒想到趙軍會是這樣不堪一擊。”於是率領燕軍加緊攻打鄗城。鄗城人知道自己救兵已到,信心大增,栗腹一連攻打了半個月仍然攻不下來。廉頗率軍前來救援,先派出幾千軟弱軍士挑戰。栗腹留下樂乘攻城,自己親自出陣,雙方交手只幾個回合,趙兵抵擋不住,大敗而逃。栗腹求勝心切,指揮燕軍緊追不捨。追了約有六七里路,突然伏兵四起,當先一員將軍,驅車而來,大叫:“廉頗在此!來將趕快投降!”栗腹揮軍相迎。廉頗所帶都是精壯軍士,一人可抵百人。交戰沒幾個回合,燕軍大敗,栗腹也被廉頗活捉。樂乘聽說栗腹被擒,正想逃走,廉頗派人前來招降,樂乘趁勢歸順了趙國。恰好李牧率兵去救援代郡也獲大勝,斬了慶秦,前來報捷。廉頗要樂乘寫了一封信送給樂閒,勸樂閒也不要再為燕王姬喜效力。樂閒接信後也歸降了趙國。燕王姬喜得知左右兩路兵馬全部覆沒,大驚失色,連夜奔回燕都薊城。
廉頗率軍長驅直入
廉頗率軍長驅直入,在薊城四周築起長圍,將燕軍死死困在城中。燕王姬喜無奈,只好派出使節到趙軍來講和。樂閒對廉頗說:“原來鼓動進攻的是栗腹。大夫將渠有先見之明,苦苦勸說燕王姬喜,但燕王姬喜不聽,反把將渠關在獄中。如果同意與燕國講和,一定要燕王姬喜答應任命將渠做相國,並派他到趙國來送賠償。”廉頗採納了樂閒的意見。
燕王姬喜沒有辦法,只好來到獄中召見將渠,把相印交給他,將渠推辭不受,他說:“事情不幸為罪臣言中,罪臣怎麼可以趁國家戰敗之機為自己謀利呢?”燕王姬喜說:“當初寡人不聽你的勸告,自己找來今天的屈辱。現在要達成同趙國的和議,除你而外沒人能辦到。”將渠聽罷,這才接下相印。將渠對燕王姬喜說:“樂乘、樂閒雖然投降了趙國,但他們的祖上對燕國是有過大功的,大王應當將他們的妻兒送去,使他們不忘燕國對他們的恩德,這樣同趙國的和議也可以很快達成。”燕王姬喜同意。
將渠來到趙軍,替燕王姬喜向趙國謝罪,並把樂乘、樂閒的家屬一同送來。廉頗答應同燕國議和,將栗腹斬首,連同慶秦的屍體一併歸還燕國,然後班師還趙。
悠悠歲月無數事,三言兩語幾筆過。廉頗率軍歸趙後,趙孝成王封樂乘為武襄君,樂閒仍和以前一樣稱昌國君。當時燕國劇辛正為燕王姬喜防守薊城。燕王姬喜想到劇辛曾經和樂毅共同輔佐過燕昭王,交情深厚,便讓劇辛寫信勸說樂乘、樂閒回到燕國來。樂乘、樂閒想到當時燕王姬喜不聽忠言,從而招致燕國今天大敗,便執意留在了趙國。將渠雖然作了燕國相國,可那並非出自燕王姬喜本意,為防不測,不久就推託有病辭去了相職。燕王姬喜起用劇辛代替將渠,做了燕國相國。
趙國打敗燕國後,趙孝成王委派李牧為代郡郡守。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滅掉中山、驅逐匈奴,設置了代郡。趙國雖在代郡築起了長城抵禦匈奴,但還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被搶掠去不少平民和財物。
李牧在代郡,仔細研究了匈奴特點
李牧到任後,為了有利於戰備,上奏趙孝成王,自己根據需要設置官吏,而且本地稅賦全部歸郡守支配,用作軍事開支。趙孝成王同意。有了錢財,李牧命人天天宰殺牛羊犒賞將士,因此代郡趙軍士氣高昂,個個奮勇。
李牧在代郡,仔細研究了匈奴特點,他對眾將士說:“匈奴剽悍,騎兵靈活,戰鬥力強,但匈奴來犯,目的只是為了掠奪。要使匈奴騎兵徒勞無功,我們必須堅壁清野。”李牧便將烽火台予以完善,派精兵守衛。每當匈奴入侵,烽火台一報警,李牧即下令軍民退入城堡固守,從不出戰,匈奴無從擄掠,往往是滿懷企望而來,一無所獲而歸。這樣過了幾年,代郡既沒有人員傷亡,也沒有錢糧損失。時間一長,匈奴以為李牧膽小,便不把他放在心上。
李牧一意堅守、從不出擊的消息,傳到趙孝成王那裡,趙孝成王覺得怯戰有失趙國臉面,便派人責備李牧,命令李牧出擊。李牧老謀深算,意欲放長線釣大魚,既不作解釋,又依舊我行我素。匈奴一來,照樣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趙孝成王見李牧仍然一味防守,便認定他膽怯無能,立即將李牧召回。此後,每逢匈奴入侵,代郡兵馬就立即出戰,但幾次都失利,人員傷亡很大,以致邊境不安、百姓不寧。趙孝成王始覺到李牧治邊謀略得當,便請他復職,但李牧閉門不出,堅稱有病,不肯就任。趙孝成王無奈,只好親自到達李牧府上,請他出任。李牧跪拜,對趙孝成王奏道:“大王如果一定用臣,則臣還像從前那樣。”趙孝成王答應,讓李牧相機行事。
李牧又來到代郡,依舊下令堅守。匈奴多次入侵,都一無所獲,更加以為李牧膽小避戰。其實李牧早已定下誘敵深入、設伏包殲計謀,因此對種種屈辱、罵名置之不理。趙國邊庭將士因為天天得到犒賞,都希望能在戰場上效力。李牧看見條件成熟,便挑選兵車、騎兵、步兵,進行編隊訓練。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牧讓百姓滿山遍野放牧牲畜,引誘匈奴入侵。不久,有小股匈奴來到。李牧派一支弱兵出戰,佯敗於匈奴,丟下幾千頭牛羊讓匈奴俘獲。匈奴主力聽到前方捷報,十分高興,因久無繳獲,又欺李牧膽小,便帶領十萬大軍輕率侵入代郡,準備大肆擄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