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不久,秦孝公去逝,世子嬴駟繼位為君,即秦惠文公。衛鞅自恃是前朝老臣,舉止傲慢。嬴駟的師傅公子嬴虔過去被衛鞅削去鼻子,心中懷恨不已,這時便與公孫嬴賈一同奏道:“人們常說:‘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重者身危。’衛鞅立法治秦,使秦變強,百姓只知有衛鞅之法,不知有秦國之法。如今衛鞅又得十五城為封地,權重位尊,將來必會有謀反犯上之舉。”秦惠文公說:“寡人也深恨此賊,但他是先君老臣,如今謀反之心尚未明顯,姑且再容他幾日。”便派人將衛鞅的大良造印收回,讓他退歸自己封地商邑。
衛鞅準備車馬出城,其儀仗聲勢比起列國諸侯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官紛紛餞行相送,秦國朝堂為之一空。嬴虔、嬴賈將此事密奏秦惠文公:“衛鞅不知反悔,反而盜用諸侯車駕儀仗。如果讓他返回商邑,必會謀反。”秦惠文公聞後大怒,當即命嬴賈領軍士三千,追殺衛鞅,嬴賈欣然領命出朝。秦國百姓怨恨衛鞅已久,此時聞聽嬴賈領兵追殺,紛紛跟隨而去。
可憐衛鞅變法,使秦國富強
衛鞅乘車出城,剛走上百餘里,就聽到後面喊聲大作,派人探聽,知道是秦惠文公派兵追殺。衛鞅心中大驚,慌忙扮作一位普通百姓匆匆逃去。
衛鞅逃到函谷關,見天色已晚,便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向他要身份證明,衛鞅說沒有,店主說:“商君立法,不許收留沒有身份證明的客人,違者斬首。我不敢讓你留宿。”衛鞅不由嘆道:“我制訂這一法令,實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啊!”
衛鞅連夜奔行,混出函谷關,來到魏國。魏惠王深恨衛鞅欺騙魏昂和逼魏國割地,便下令將他囚禁,轉送秦國。衛鞅聞聽,未等魏人行動,就抓緊往商邑逃走。
此時,黃鷹在上空盤旋,衛鞅自言自語道:“我要像黃鷹那樣飛得高、看得遠,不愁棲息之地多好啊!”此刻,衛鞅想到秦國先臣百里奚崇尚黃鷹精神,便哀嘆自己:“秦國出了兩位名臣,一個是百里奚,一個是我。我不如百里奚呀,我比他少了一項最重要的能力,這就是如何保護自己。”此時的衛鞅後悔沒有聽從家臣趙良之語。
衛鞅到了商邑,想起兵反秦,結果被嬴賈率兵拿獲。
秦惠文公宣布了衛鞅之罪,命人將他押到鬧市,五牛分屍,百姓紛紛爭搶著吞食其肉。秦惠文公又下令將衛鞅滅族。可憐衛鞅變法,使秦國富強,但卻遭秦國分屍滅族之禍。
衛鞅死後,六國聞訊,紛紛慶賀。秦惠文公由此知道衛鞅變法利秦不利六國,於是用魏國陰晉人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繼續推行衛鞅變法。
公孫衍就任大良造後,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魏國既無精兵,又缺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再學蜥蜴斷尾,割讓魏國陰晉求和。這陰晉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也是公孫衍的家鄉。五十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正是在這裡以區區一萬魏武卒打敗了秦國十萬大軍,從而長期占據河西之地。如今吳起不在人世了、魏武卒滅亡了,陰晉轉到了秦國手中。秦惠文公高興地說:“河西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魏國占據河西之地,就像一根棍子別在了秦國腹地與函谷關之間,死死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國只能與魏國做生意。如今魏國割讓陰晉與秦國修好,雖然河西還有幾座城池被魏國所占,但秦國東進中原的阻礙被拔除了。”秦惠文公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即把“陰晉”這個具有“三晉”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
江乙智斗楚國令尹昭奚恤
魏惠王在龐涓及魏武卒滅亡後,關於“今後魏國必處處受欺”的判斷很準。在秦國征討魏國後,楚國也在計劃前來討伐魏國。經過桂陵和馬陵之戰後,魏國開始走向衰落。而楚國戰勝越國後,軍力進一步增強。此時楚國昭陽擔任上柱國。這“上柱國”是楚國新設官名,為楚國最高武官,地位僅次於令尹,司馬一職廢棄不用。昭陽也是楚王家族之人,其祖父昭奚恤為楚宣王時期令尹,曾經權傾一時。此時許多楚國人還記得當年楚國大夫江乙智斗楚國令尹昭奚恤的故事——
江乙痛恨昭奚恤飛揚跋扈,便對楚宣王說:“有戶人家養了一條狗,這狗向井裡撒尿。鄰居看見了,想到狗主人家相告,無奈被狗堵在門口。現在昭奚恤常常阻撓臣來見大王您,就像惡狗堵門一樣。”楚宣王笑了笑,從此對昭奚恤的印象打了折扣。江乙接著說:“大王您非常聖明,但有一樣不好,就是一有說別人好話的人,大王您就說‘這是君子啊’,便親近他;一遇到愛指出別人缺點的人,大王您總是說‘這是個小人’,便疏遠他。然而人世間有兒子殺父親、臣下弒君主的惡人,大王您卻始終不知道。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大王您只愛聽對別人的稱頌,不愛聽對別人的指責呀!”楚宣王聽後說:“你說得對,今後寡人要聽取兩方面的言論。”
一日,楚宣王問群臣:“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我楚國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的嗎?”群臣無人回答,江乙答道:“老虎是森林之王,一天捉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獸的領袖,如果您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那麼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老虎信以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它們,都紛紛逃跑。老虎不明白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而逃走。現在我們楚國國土方圓數千里,大軍十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大王您呢,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楚宣王哈哈大笑,便既使用昭奚恤,又限制昭奚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