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0頁

    想到這些,鄭文公就召來身邊謀臣商議,打算脫離首止盟會,回到鄭國與楚國結盟,擁戴周王子姬帶。大夫孔叔勸諫道:“因為與齊國結盟,所以楚國不敢對鄭國用兵。君上您如今脫離擔任盟主的齊國,臣服於曾經攻打我們的楚國,這不符合世之常理啊!再說,目前大家都在此擁戴周太子姬鄭,太子可是未來的周天子,擁戴太子是天下之大義,鄭國怎能轉而支持王子姬帶?”眾人都不言語。

    有悖常理的人,非頭腦發昏即有恃無恐

    稍停了一會兒,鄭文公說:“扶立王子姬帶是當今周王的旨意,跟周王總比跟霸主強吧?周王不喜歡太子姬鄭,我們還不是白操心?”孔叔繼續勸諫:“《詩經》中的《板》說:‘為政有德國家安,君王嫡子是城牆。莫使城牆遭破壞,不要孤立自慌張。’周王室傳位的規矩一向是立嫡立長。凡破這規矩的,都會招致失敗。遠的不說,周桓王喜歡王子姬克,不就是因亂了規矩而招來災禍嗎?君上您還是遵從大義,且莫出軌覆轍、追悔莫及呀!”旁邊的大夫申侯此時發言:“周天子之命,誰敢違抗?跟齊國會盟,不就是不尊王命嗎?再說,太子姬鄭有外黨,王子姬帶有內應,誰成功誰失敗還是個未知數呢!”鄭文公點頭稱是,決意離開首止。孔叔繼續諫道:“當年北杏會盟時,宋君御說因為擅離盟會,遭到齊國等討伐,現在宋君御說正在首止。如果我們脫離盟會,齊國定會追究我們。那樣,鄭國將怎麼辦?”申侯說:“我們一走,其他諸侯國必定起疑。有了猜疑,齊國發起的盟會就會黃湯,我們不就沒了棄盟會而擅自行動的罪名了嗎?”鄭文公很欣賞申侯的見解,於是不聽孔叔的勸說,率人悄然離開。  

    鄭文公的不辭而別,讓齊桓公大為光火,他決定以周太子姬鄭之名討伐鄭國。上卿管仲諫道:“凡做出有悖常理事情的人,非頭腦發昏即有恃無恐。君上您想過沒有,鄭國君臣突然離盟而去,必定是得到了周天子的授意。一人離盟不足以毀壞整個擁立太子大計,盟約應該照舊舉行,否則豈不功敗垂成落入周王室和鄭國所希望的境地?討伐鄭國還是放一放為好!”齊桓公點頭同意,決定加快會盟進程,歃血為盟。

    仍在首止的諸侯共有七個:齊、宋、魯、陳、衛、許、曹。諸侯歃血完畢,周太子姬鄭趕緊降階作揖,感謝眾位諸侯對自己的支持,表明自己將不會忘記大家的恩德。

    第二天,首止會盟解散。因首止在衛國國境內,齊、衛兩國君主親自把周太子姬鄭送出衛國國境,然後各自返回。

    且說鄭文公聽說齊國等諸侯國繼續會盟,並計劃討伐鄭國,遂生悔意,一時不敢從楚。

    話說楚成王聞聽鄭文公擅自離開首止之盟,高興地說:“楚國得鄭矣!”楚國大夫屈完向楚成王奏道:“鄭國大夫申侯原是楚臣,好財且見風使舵。如果送其重禮,則其必為我所用。”楚成王聽信屈完,遂遣使通於申侯,欲與鄭修好。  

    楊樹生死與鄭國存亡

    鄭國大夫申侯見楚國如此重視自己,便一改往日恨楚態度,私下裡悄悄對鄭文公奏道:“天下只有楚國才能和齊國相抗衡,如果不向楚,齊、楚二國,皆視鄭為仇,那麼鄭國就危險了。如果向楚,則上應周王之命,一旦齊攻鄭時,楚必定來救,那樣就能保住鄭國的平安。”鄭文公相信申侯所言,遣他到楚國致意。

    再說齊桓公恨鄭叛盟,就率同盟諸侯伐鄭,包圍了鄭國的新密。

    此時,鄭國大夫申侯在楚國,對楚成王說道:“鄭國之所以願意歸服楚國,是因為只有楚國才能抗衡齊國。如果楚不救鄭,我無辭以復命也。”楚成王和眾臣商議,決定伐齊之盟國許,以解鄭國之圍。

    楚成王親自將兵伐許,齊桓公聞許被圍,便離開鄭國去救許國,鄭圍遂解,許國也得救。

    鄭國大夫申侯歸鄭,自以為有不世之功,洋洋得意,指望加封受賞。不料,鄭文公認為虎牢之賞,已經過分,便不再加賞。申侯因此心裡不高興,嘴上牢騷滿腹。

    第二年,齊桓公率領同盟諸侯大軍又一次討伐鄭國。鄭文公抓緊派大夫申侯去向楚國求救。這時的申侯照樣一肚子意見,還沒到楚國,就以突患急病為由返回鄭國都城新鄭。這一次,鄭國吃不消了。齊桓公所率盟國大軍攻到了新鄭城下。  

    此時正是春天,楊樹剛剛吐出嫩黃的樹葉,非常好看。大夫孔叔進諫道:“狂風颳來,一年生的楊樹不會折斷,因為它柔軟;五年以上的楊樹也不會折斷,因為它足夠堅硬;那些折腰的都是三四年齡的樹,因為它既不服輸又不夠堅強。國家也是如此,因為既不強大,又不低頭服軟,所以就會被強國滅亡。現在鄭國危險了,因此請君上向齊國請罪,以救鄭國。”聽了孔叔的話,又看到盟國大軍在自家門口,鄭文公心裡恐慌極了。

    此時,遠在百里之外的陳國大夫轅塗濤異常興奮。相當年,他被不講信義的鄭國大夫申侯所害,為了報復申侯,轅塗濤預先埋下了“乾柴”,如今,轅塗濤可以把這“乾柴”點燃了。轅塗濤就給鄭文公去信說——

    申侯此前以國媚齊,獨擅虎牢之賞。他把虎牢城牆築得高大美觀,不是為別,而是為將來叛亂作打算。虎牢,地勢險要。當年鄭莊公不將虎牢封給公子姬叔段,正是因為此。今申侯又以國媚楚,使鄭國負德背義,自召干戈,禍及社稷。如果鄭國滅亡了,申侯就會在虎牢自立為君。請殺申侯,則齊兵可不戰而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