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08頁

    趕到函谷關,守關將士說:“趙國使節在三天前就已經出關了。”嬴悝、白起回報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不禁心驚膽顫,以禮遣送真趙招回國。

    楚懷王消息不靈,他從秦國跑到趙國時,趙主父正在秦國,與楚懷王擦肩而過。趙惠文王剛剛即位,便與群臣商議。相國肥義說:“如果接納這位逃命的楚王,自然會惹怒秦國,現今主父就在秦國,恐對主父不利。”趙惠文王聽從肥義之見,於是趙國關閉城門,不讓楚懷王前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楚懷王徬徨無計,要向南逃往魏國。不料秦兵追來,楚懷王又被捉住。楚懷王心中憤怒不已,吐血斗余,一病不起,不久逝去。秦國把屍體送還楚國,楚人讚嘆楚懷王有氣節、有骨氣,可憐他被秦國欺騙、客死他鄉,氣憤秦國如虎狼、無信義,去迎喪的臣僚軍民沒有不失聲痛哭的,就像死了自己親屬一樣。百姓哀之,為之謠說——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雖三戶,是指楚國三大氏:屈、項、昭也。三戶皆是羋姓、楚王家族。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哀痛楚懷王之死,見羋蘭、靳尚仍舊被重用,君臣貪圖苟安,毫無向秦國報仇志向,便多次進諫,勸說楚頃襄王近賢能、遠佞臣,挑選戰將、操練軍士,以雪楚懷王的恥辱。羋蘭、靳尚憤恨屈原,便對楚頃襄王奏道:“屈原自認為與王同族,不被重用,心中怨恨不平,常常向別人說大王忘記了秦國讎恨,說大王是不孝。”楚頃襄王聞報大怒,當即免除屈原三閭大夫之職,將其趕回家中。  

    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汩羅江流域,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滿目蔥蘢、綽約多姿。可屈原的眼裡、心裡只有對國家的憂患。屈原沿著江水邊走邊唱《離騷》的最後一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

    屈原臉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名漁夫看到屈原,便問他:“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因此被放逐。”漁夫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髒齷齪,您為什麼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麼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液?為什麼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屈原說:“魯國孔子說,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我還聽說過,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哪裡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江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裡,哪裡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漁夫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  

    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

    漁夫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屈原有個姐姐叫嬃,已遠嫁他人,聽說屈原被放逐,便回到汩羅江畔的老家中,在故居中找到了他。只見屈原披髮垢面,形容枯槁,面對江水吟詩唱歌,便勸他說:“楚王雖不聽您的話,但您的心意已經盡到了!憂愁又有什麼用?幸運的是您還有土地,為什麼不自耕自食,度過您的餘年呢?”屈原難違姐姐的心意,便去田裡耕種。村中的人了解他的忠心,都去幫助他。

    中山國則向南學習儒、墨學說

    一個多月後,他姐姐嬃走了。屈原清晨醒來,嘆道:“楚國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我不忍心看著楚國宗廟被毀!”屈原走到江邊,抱著大石頭跳進了滾滾流淌的汩羅江。這一天是五月初五,村裡的人聽說屈原自溺,都駕著小船到江上營救,可已經晚了。村民用糯米做成粽子投到江中祭祀,上面用彩線捆著,是怕蛟龍搶食。龍舟競賽,也是因為救屈原而起。鄉里人為屈原設立祠堂,世人稱他的家鄉為姊歸鄉。

    且說秦國逼死楚懷王,各國諸侯無不厭惡痛恨秦國無道,韓、魏等國脫離秦國連橫,重議合縱抗秦。趙主父窺探秦國形勢後,知道秦軍一時不可戰勝,便趁各國合縱抗秦之機,計劃進攻中山國。

    趙國向北學習胡服騎射,中山國則向南學習儒、墨學說。儒家和墨家思想是為拯救當時戰亂頻仍、生靈塗炭的社會苦難而開的藥方,它不適應諸侯間兼併戰爭需要,所以在列國中沒有市場。但中山國卻奉儒、墨學說為治國之術,列國都在獎勵耕戰,中山國卻推行貴儒學、賤勇士,致使軍士怠於戰、農夫惰于田,很快出現兵弱於敵、國貧於內的局面。中山王姬尚不思進取,恣意行歡作樂,大修宮殿,大造陵墓。王所善之,下必效之。中山國內颳起嚴重的腐朽之風,公族大臣之家,無不沉溺歡樂。

    大夫司馬子期擅政弄權,善搞陰謀詭計。中山王姬尚兩個寵妾陰姬與江姬爭奪夫人之位。陰姬便重賄司馬子期,求其幫忙。司馬子期親自跑到趙國,極力誇讚陰姬的美麗,誘勸趙主父向中山國索要陰姬;再跑回中山國,勸中山王姬尚趕快立陰姬為夫人,以絕趙主父之望。中山王姬尚遂立陰姬為夫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0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