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40頁

    宋國公子子朝見彌子暇被殺,想想覺得後怕,於是乾脆發起動亂。年紀大的衛靈公經不起這麼折騰,一驚一嚇就去逝了。衛國眾臣立衛輒為君,就是衛出公。其父衛蒯瞶借來晉國兵馬,和陽虎一道占領了衛國戚城。衛出公急忙派人去齊國求救。一時間,晉國幫著衛蒯瞶,齊國幫著衛輒,父子爭國,鬧得不亦樂乎。孔子厭惡他們違悖倫理,又離開衛國到了鄭國。

    河水有如此之多的美德

    走到黃河時,孔子記起了老子的教導——“上善若水。”又記起了自己攀登東山和泰山時的感受——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不僅慨嘆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顏回在旁不住點頭。孔子解釋道:“山,巋然不動,象徵仁者的泰然與堅定;水,周流不斷,象徵智者的思辨與柔韌。”這時子貢問孔子:“君子見到大河,必觀看思考,這是是為什麼?”孔子說道:“流動的河水中,含蘊著君子立身處世之道,它長流不息,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生命,好似有德;雖有百折千回,卻始終奔流向東方,又好似有志;面對千尺絕壁,一往無前,又好似有勇;水流必下,浩蕩無盡,而不回返,又似有道;清澈透亮,萬物於水中都能洗去污穢,潔淨自身,又似善於教化。河水有如此之多的美德,不正是君子立身處世之道嗎!”眾弟子都禁不住交口稱讚。  

    孔子到了鄭國新鄭,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東門旁發呆。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何處,鄭國人說:“東門有人,其額頭似堯,其脖像舜時的東夷族首領皋陶,其肩像鄭國已經去世的上卿子產,然而自腰下與健壯的大禹比起來,不及人家三寸。看他的樣子,像一個喪家之犬。”子貢到了東門,找到孔子,如實相告。孔子笑了,坦然說道:“把我說成這副模樣也沒什麼,不過說我像條喪家之犬,倒是說得很對呀!”

    孔子離開鄭國,到了陳國。孔子在陳國時,有一隻鷹墜在陳惠公的庭院裡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體,箭頭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長。陳惠公派人帶著這隻鷹,去請教孔子,孔子說:“這隻鷹來得很遠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肅慎氏製造的。從前周武王打敗了商朝,開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道路,命令他們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產進貢,於是肅慎氏就向周武王進貢楛矢和石砮,箭長一尺八寸。周武王為了彰顯他使遠方民族歸附的威德,告示後人,讓他們永遠看到自己的權威,所以在箭尾扣弦處刻上‘肅慎氏進貢之箭’字樣,送給大女兒,並隨嫁給陳國開國之君陳胡公,從而帶到了陳國。說不定,現在的陳國國庫里還能找到。”陳惠公派人尋找,果然在用銅裝飾的木盒裡發現了楛矢,像孔子所說的一樣。陳惠公對孔子更加敬重。  

    陳惠公向孔子請教治國方略,孔子說:“簡單地說,就是仁政。”陳惠公問:“何為仁政?”孔子說:“為政以德,寬厚待民。”陳惠公想了想,心裡暗道:“這為政以德,其實就是限制君主自由;這寬厚待民,其實就是減少君主利益。這仁政不利於寡人,寡人怎能去實行?”於是,陳惠公雖然對孔子很尊重,但卻不接受他的仁政思想。

    夫子處處推行仁政,可是處處碰壁呀

    孔子在陳國住了三年,吳國攻打陳國,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準備去蔡國。楚昭王聽說博學的孔子在陳、蔡之間,便派人來聘請他。陳國、蔡國的大夫們一合計,認為假如楚國任用了孔子,那麼陳國、蔡國可就懸了,於是派一群奴隸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孔子一行所帶糧食吃完,絕糧三日,孔子只是不停地彈琴唱歌。

    子路對眾弟子們說:“夫子處處推行仁政,可是處處碰壁呀。”眾弟子不答,多數人與子路一樣,對孔子學說產生了懷疑。顏回始志不渝,解釋道:“夫子的理想很高、學問很深,所以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採用,這正是他們的羞恥。”顏回的話,被孔子聽到,高興地對眾弟子說:“你們處在世上,一定要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雖然三天沒吃飯,但還是不忘談自己的理想:“只要我們堅持推行仁政,那種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社會,就一定會實現。”

    子貢想方設法跑出去,找到了楚人,告訴孔子師徒危險,並買了一石米,扛回來。顏回與子路在破屋牆下做飯,有灰塵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以為他偷飯吃,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也改變自己的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夫子您常說顏回是仁人廉士,他會不會改變節操呢?”孔子肯定地說:“不會。”子貢便把剛才所見告訴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雖如此說,我仍不會懷疑他,這裡邊必定有緣故。你等等,我來問他。”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對他說:“日前,我夢見先人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端進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孔子說:“剛才有灰塵掉進飯里,留在鍋里不乾淨,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這樣還能用來祭奠先人嗎?”孔子說:“如果這樣,我們就一起吃吧。”子貢在旁,滿臉通紅,已明白誤解了顏回。顏回出去盛飯時,孔子環顧了一下身邊弟子,輕輕說道:“我相信顏回人品,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從此以後,眾人更加信賴顏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4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