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頁
開海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就沒想著會容易的。否則開海那麼大的利潤,為什麼歷代皇帝和大臣都視而不見,難道真是到了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困難太大,讓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崇禎皇帝這麼想著,不由得對成功開海的困難進一步加深了認識。對於他來說,要想真正中興大明,並在這個世界大航海時代奮起直追,重新站到世界最高處,那麼開海是一定要成功的。
想到這裡,他傳旨司禮監,把存檔的有關開海相關的奏章,包括批覆和留中的,全部都搬了過來,準備重新再捋一遍。
這次的開海,由何喬遠提出,溫體仁主持,孫傳庭具體操作。按理來說,這些都是能臣,應該能做好事情的。不過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崇禎皇帝感覺,還是高估了他們的能力,因為自己忽視了他們這些人中共同擁有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時代的局限,眼界的局限。
就比如說眼前這次,劉國能在對待荷蘭人的過程中,哪怕他自己以前是流賊出身,可還是有一種對紅夷高高在上的心態,言語行動中,對他們絲毫不客氣。
不是說不能這樣做,在荷蘭人入侵大明的時候,就可以這樣,用不著客氣;可當荷蘭人是來做生意的時候,再這樣目中無人,就不好了。畢竟做生意這個事情,是互利互惠的,黃了一門生意,大明也會受到損害。要有能耐的,在這種時候就應該在和荷蘭人的交易中,在遊戲規則的範圍內,儘可能多的為大明爭取利益,這才是最正確的。
這種對西夷的優越感,不止劉國能有,就是孫傳庭也有,甚至連大明普通百姓都有,這種就是時代的局限性,眼界的局限性。
崇禎皇帝一邊想著事情,一邊繼續看著奏章。這不,他的手中正拿了一份開海收稅的奏章。這份奏章中所寫的內容,其實就是以隆慶年間短暫開海的往例為依據寫的。
督餉館,也就是後世的海關,對進出口收取關稅,包括三個部分,即引稅,水餉,陸餉。
所謂引稅,其實就是船引。遠洋海船,不管東西洋,都要抽取引稅六兩,近海的,比如去台灣雞籠什麼的,淡水船每艏抽取白銀二兩。
所謂水餉,是對出口貨物徵收的商稅,由船商繳納。西洋船面闊一丈六尺以上,每艏船徵收水餉白銀五兩,面闊每多一尺,加銀五錢。去往東洋的船隻比較小,就只徵收西洋船的十分之七,淡水船更小,就按照船面闊一尺,收水餉銀五錢。
陸餉是對金口貨物徵收的商稅,由鋪商繳納。主要是按照貨物數量和價值來收稅。比如胡椒、蘇木等貨價值白銀一兩者,徵收陸餉白銀二分。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是往呂宋那邊的船隻,大多是空船返回,沒有貨物,只有白銀而已。這樣的話,就不好按陸餉徵收了。於是,就多了一種叫加增餉,每船繳納白銀一百二十兩。
這種徵收的方式,一年大概只能徵收稅銀兩萬兩白銀左右,就如同何喬遠當初在奏章中所說的一樣,這與崇禎皇帝期待的目標相差甚遠。當然,這裡絕大部分原因是官吏鄉紳偷稅漏稅引起的,這一點,放了孫傳庭在那裡,從他目前的表現看,應該有能力去解決這件事情。
不過,對於隆慶時候的這種徵稅方式,說句實話,崇禎皇帝是不滿意的。不過萬事開頭難,也只是讓福建那邊先按這種開始做起來,崇禎皇帝插手的地方,就是特旨運來的糧食不收稅。另外要成立國營的貿易公司進行對接貿易,不過這事還沒有眉目。
按照後世一個普遍的認知,稅收必須要影響商品種類的進出。國內需要的,就鼓勵進口;國內不需要的,就鼓勵出口等等。還有各色商品,要根據價值的不同進行不同稅收的徵收。而這些,其實並不是坐在紫禁城內,聽著下面說什麼就能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
這麼想著,一個念頭忽然從崇禎皇帝的腦海中冒了出來。而且這一冒出來之後,就猶如魔鬼的誘惑,再也摒棄不了這個想法。
入夜,就算和田貴妃在互動的時候,崇禎皇帝都有點心不在焉。田貴妃何等聰明,這個時候又敏感,立刻便感覺到了。等她蜷伏在崇禎皇帝的胸膛上時,她摸著崇禎皇帝的胸脯,似乎有點委屈,眼淚浸濕了胸膛。
崇禎皇帝很快感覺到了,低頭一看,不由得詫異,連忙幫她抹去眼淚,驚訝地問道:「怎麼了,是誰欺負你了麼?據朕所知,似乎皇后那邊沒有再為難過你吧?」
「陛下,周姐姐對妾身好著呢!」田貴妃仰著頭,和崇禎皇帝對視,漂亮的大眼睛裡喊著淚,低聲說道,「陛下是不是又看上哪個妹妹了?妾身難得等到陛下一次,陛下卻如此心不在焉!」
「……」崇禎皇帝聽了,愣了一會,回過神來,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他不由得伸手抬起田貴妃的下巴,笑著說道:「愛妃可想知道?」
第827章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
田貴妃當然想知道,自己都吸引不了皇帝注意力的對手會是誰?因此,她聽了之後,不由得睜大了眼睛,使得要溢出來的淚水又回去了,只聽她低聲說道:「想!」
崇禎皇帝聽了,低下頭,湊在田貴妃的耳朵邊,幾乎是咬著她的耳朵低聲說道:「朕在考慮南巡的事情!」
「南潯?」田貴妃一聽,有點詫異地道:「她是何時進宮的,妾身怎麼一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