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頁
撫順離瀋陽也就一百里不到,洪承疇領軍前往包圍虎皮驛城之前,他手下幾員大將中,李過領到的命令,就是第一時間占領撫順,因為聖駕還要過去的。另外一員大將吳三桂,則領了另外的任務,並沒有和李過一起行動。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撫順已經拿下,便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而後下旨,大軍進城。
很快,瀋陽城頭上,都是穿著大明紅色軍服的將士。在城內各處街道,也都是軍卒林立。又有一隊又一隊的大明將士,在挨家挨戶地搜索滿清殘餘軍卒。原本死氣沉沉地瀋陽城,頓時又熱鬧了起來。
崇禎皇帝此時站在城頭上,看著這座滿清的都城,不由得很是搖頭,也不知道皇太極是多麼的英明神武,這瀋陽城好歹是你自己定得都城吧,竟然這麼破敗,不要說和京師比了,也不說大明南方的城池了,就是北方的府城,估計都要比這瀋陽城要好多了。
其實,他這麼想,也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如果不是因為他穿越而來,揪著滿清的七寸打,瀋陽城也不會破敗如此!連續餓了幾年,人口大量遷往朝鮮,這瀋陽城,還能好得起來就怪了!
這一點,他邊上站著海蘭珠更有感觸。在滿清鼎盛時候,她也是來過這瀋陽城的。當時從草原上過來的她,就覺得瀋陽實在是座繁華的大城。雖然後來進關開了眼界之後,才沒有了這種認識。可那個時候的瀋陽,至少還是比較繁華的。然而,眼前所見,她還真有點難以和以前的瀋陽城聯繫起來。
這,就是大明敵人的下場啊!
這一夜,崇禎皇帝並沒有住進皇太極的皇宮裡去。不是說安全問題,而是皇太極的所謂皇宮,實在不入他的眼。還不如住中軍大帳,繼續體驗軍旅生活來得實在。
第二天一早,崇禎皇帝的旨意再次頒下,這一次,就輪到洪承疇忙碌了。他的一萬多騎軍,開始四散而開,在遼東大地上跑馬圈地,向整個遼東宣告,大明收回遼東了!
雖然遼東似乎很大,可經過滿清這麼多年的禍害,早已沒什麼人氣,千里無人煙真不是說說的。洪承疇的歸化軍,只需要拿下幾座城池,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在洪承疇走了之後,崇禎皇帝隨身帶著的那些儲備官員,就是那些舉人,秀才的,都開始忙碌了起來。他們要成為遼東的地方官,整理瀋陽城內保存的土地戶籍資料等等事情,也算是初步熟悉遼東事宜。
安排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崇禎皇帝又帶著部分新軍、部分關寧軍和部分東江軍,擺駕撫順。
撫順在後世,是有名的煤都,不過崇禎皇帝不是衝著這個來的;所謂的滿清龍興之地,崇禎皇帝也沒有興趣查看遊玩。他來撫順,只是作為暫時的落腳之地。他的目標,並不在旅順。
在撫順休整一天之後,崇禎皇帝再次起駕,領軍帶著俘虜往北進發。這一次,李過也跟著一起去的。他代表的是歸化軍,代表的是陝西、山西的軍隊。
走了六十來里路,也就是一天的行程後,差不多就要到目的地了。
這一晚,大軍似乎有點反常,再沒有消滅滿清之後的喜慶氣氛。每個將士,都有點嚴肅,寡言少語。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等待著明天的到來。
第1080章 魂兮歸來兮
次日一早,旨意一下,全軍開拔。
在隊伍的最前頭,是李過所部,應該是事先已經有所準備,因此引導著軍隊,引導著御駕一路前行,並沒有走什麼彎路。
沒多久,李過親自到御駕之前,抱拳稟告道:「陛下,前面這山,就是薩爾滸山了。」
沒錯,這就是目的地所在。崇禎皇帝領軍前來,就是要到薩爾滸來的。
一六一九年,也就是大明萬曆四十七年,在二到三月間,發生了明清歷史上影響最為深刻的兩大戰事之一。
一個是松山之戰,當時大明所有的家底,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關外重要的據點也全部損失,甚至連當時的統帥,洪承疇也被俘投降。這一仗,可以說是明清之間最後的決戰,從此大明再也無法出關。
而另外一大戰事,就是這薩爾滸之戰了。這一場戰事,大明共損失兵力約四萬餘人,戰死將領三百餘人,喪失騾馬近三萬餘匹,損失槍炮火銃兩萬餘支,元氣大傷。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而明軍自遭此慘敗,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當然了,這是整個戰役的情況。如今崇禎皇帝所在的薩爾滸,其實是當時明軍主力,杜如松所領部隊,共三萬多兵力,就在這裡,全部戰死,包括主將總兵杜松、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都在戰鬥中陣亡。
崇禎皇帝看著青山綠水,心中不由得無限感慨。
如果當年這一仗,要是贏了的話,還會有以後的歷史麼?或者,大明就會少一些戰事,能有更多的精力來治理小冰河時期所帶來的南澇北旱了吧?又或者,大明還能挺過這段時期也不一定,又或者,內閣制度最終演變為最高權力機構,皇帝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思緒萬千,最終又回到現實,崇禎皇帝一道旨意下去,大半軍卒被派了出去,搜山尋找當年戰死將士的骸骨。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些英烈,他們來自於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等邊鎮,另外還有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浙江等省份,甚至都還有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他們遠離家鄉前來剿滅窮凶極惡的建虜,可最終卻戰死異鄉,為國捐軀,埋在了遠離家鄉的窮山惡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