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頁
崇禎皇帝則更是不管這些,又點名了王承恩道:「東廠這邊,也要派出番役,暗地查核流官!回頭朕要和都察院這邊對照查驗。」
在秉筆太監隊列中的王承恩當即出列,大聲地恭聲領命!他是東廠提督,同時也兼任秉筆太監。
如果說以前的時候,大明官員都對西南比較輕視,不太在乎當地的民情民心官聲,可此時皇帝做了這些部署,有了明確的旨意,基本上也沒人敢不重視了。
「等到天時地利人和,便是朝廷對所有土司攤牌之日,朕就不信,等到那時候,還有多少土司敢反叛!」崇禎皇帝冷聲喝道,「就算有反叛,朕的軍隊也不會是吃素的!」
他說完這些,算是對西南土司這邊的事情有了定論。對於目前雲南阿迷州之亂和安南之亂,則是暫不平亂,先做準備,看是否還有其他土司跳出來作亂,回頭一舉平定。
這次會議的最後,崇禎皇帝又對溫體仁說道:「征遼大軍如今已經在返程途中,內閣牽頭,對於眾將士的封賞,也必須在年底之前確認完畢。還有朝鮮那邊,郡縣計劃也得先有所準備。」
「微臣領旨!」溫體仁聽了,連忙應下。這個倒是皆大歡喜的開心事,殿內的氣氛似乎一下就好轉了不少。
如今,朝鮮戰役已經打完。當然,其實也不能叫打完,換成趕完更合適點。曹變蛟領著新軍就追著多爾袞的滿清殘餘,每天就保持著二十來里路左右,前探的夜不收剛好能和滿清殘餘吊後面的探馬接戰。
這種斥候戰,一開始的時候,滿清探馬還滿懷悲壯,想著為了滿清的主力,為了滿清的未來,努力屏蔽明軍夜不收。可幾次斥候戰打下來,這些滿清探馬被打掉之後,剩下的那些滿清探馬壓根就不敢和明軍夜不收死戰了。如果不是曹變蛟下了嚴令,明軍夜不收都能超過逃跑的多爾袞。
不給滿清殘餘以休息的機會,更不給滿清殘餘破壞糧田的機會,就這麼一路趕著,趕到了朝鮮半島的最東端,一直趕下了海。
躲起來的朝鮮百姓看到明軍成了主人,紛紛從躲藏的地方出來,然而,就算如此,朝鮮境內的人數也是少得可憐了。新軍組織這些百姓收穫糧食,除了保證新軍用量之外,其他糧食,則用於賑災,重建釜山、漢城和平壤三座城池。
說起來也真是可憐,偌大的朝鮮半島,被滿清禍害地已經沒什麼人跡了。不過殘留的朝鮮百姓,最恨的反而不是滿清,而是光海君,但光海君被多爾袞帶著跑去了倭國。
在明軍支持下的金朴鎮百姓,倒是沒死多少人。他們最先帶頭,強烈要求明軍留下來,呈送萬民書,要求天朝上國收了朝鮮,在這裡設郡置縣,這樣他們才有安全感。
沒有任何意外,所有的朝鮮百姓,都表達了他們想成為大明百姓的渴望。為此,馮德華很高興,他指點金朴鎮的百姓,上了血書,萬民表,他會轉呈大明皇帝。另外,也讓這些百姓再送一份同樣的萬民表給大明遼東總督。
冬季即將來臨,新軍奉旨回京。朝鮮這三座城內的駐軍,由金州的東江軍負責。而遼東這邊的駐軍,則是山海關留守的關寧軍以及薊鎮、京畿之地的衛所軍隊負責。至於薊鎮和京畿之地這邊,則再從山西、陝西等大明其餘九邊的邊軍負責。也就是說,征遼大軍將奉旨回京,而當地駐防軍隊,則由大明邊軍從陝西這邊開始,逐步東移。
第1100章 崇禎皇帝的底氣
其中移駐遼東的軍隊,都允許攜帶家眷,並能獲得一塊土地。當然了,他們所獲得的土地,就沒有獎賞給征遼大軍的糧田肥沃,也沒有那麼多。
崇禎皇帝算過時間,參與收復遼東的主力,即新軍、部分東江軍和部分關寧軍,能趕在過年之前到達京師。到時候,他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當然了,參戰的歸化軍也會參與。不過他們都是騎軍,來去都快,根本就不用擔心時間問題。
文華殿內的議事結束,群臣退去,唯獨東廠提督王承恩卻留了下來。其他人見了,心中免不了嘀咕,不知道東廠頭子又要告什麼密。
他們還真沒猜錯,王承恩就是要上密奏,殿內無人之時,他便到了御前,呈上一本奏章,同時恭聲奏道:「陛下,奏章中就記錄了這兩年,六部從各公司分得股份紅利的明細以及用途。陛下果然沒有料錯,其中大部分紅利,都進了私人口袋了!」
當初成立大明水泥公司,還有路橋公司、大明建設銀行等等,為了儘量減少內部阻力,為了儘快讓這些公司運轉起來,為了儘快讓這些公司帶動大明的經濟,崇禎皇帝當初都是下旨,抽出了一部分股份,分給了六部。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公司的成立和運轉,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更是在六部的配合下,可以說是順順利利地成立了。在開頭這兩年,要麼產量不高,要麼還在全國各地布設網點,各家公司,主要是花錢,用得自然是用股份募集而來的資金,如今幾家國營公司,大概都經過了兩年時間的發展,是到了收穫的時候,至少今年年底的分紅,從崇禎皇帝已經掌握的數據看,要比前兩年加起來還要多。
而且經過這兩年的運轉,不管是水泥也好,建設銀行也罷,又或者是路橋公司,都已經為大明上下所接受。這些新生事物也都已經在大明的土壤里紮根,不管是誰,哪怕是崇禎皇帝本人,要想廢除這些東西,都不是隨口下道旨意就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