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頁
一時之間,東廠的威風,在大明南方這邊,一下超過了錦衣衛的名頭,讓王承恩心中很是高興,終於壓過了錦衣衛一頭。
不過讓他有點遺憾地是,何挺的事情,終歸和何喬遠關係不大。或者說,何喬遠是不知情的,是何挺藉助了何喬遠的官位以及以前眾多的師生關係在搞事。而對何喬遠來說,這個遠方侄兒投奔他,不時送些東西孝敬,平時為人也低調,不求什麼,他也就沒多大在意。
要是揪下一個三省總督的官帽,那這事兒就更威風了,真是可惜了!王承恩如此想著。
何喬遠的年事已高,原本就是因為這點,才不惜剩下這幾年如何,接連上書要求開海禁的。崇禎皇帝也是因為他這份首倡之功,雖然知道他年事已高,但依舊任命他為負責開海的三省總督。而後,又派來能幹的孫傳庭來輔佐他。
如今何喬遠知道了自己這個侄兒的事情,感覺很是愧疚,覺得自己拖累了朝廷開海大事,無顏再當這個有名無實的三省總督,就上書辭任。經過皇帝再三挽留無用後,終於給其加銜,使其榮歸故里,能安享晚年。
由此,孫傳庭終於正式接過了開海重擔,成為三省總督,原本的福建巡撫權限,恢復當初,由洪雲蒸接替。
第977章 返老還童
崇禎朝,第一大案就是魏逆案,這個大案,有其必然性,而不是一些後世的小白所謂的保魏就能讓帝國更長久。
任何事物,過猶不及。魏忠賢等人在天啟朝時,權勢達到了頂峰,號稱九千歲,對於這樣的人,已經是威脅皇權的存在,是不正常的,任何皇帝上台後,都不會允許其存在。而魏忠賢擁有那樣的權勢之後,又怎麼可能再恢復以前的平淡,過著失去那種權力的日子?
且不說這個,新任皇帝上台,他在潛邸的心腹宦官,陪伴他長大的宦官,必然是要掌權的,而皇帝也不可能去信任以前皇帝的心腹而不用自己的心腹。這裡就會有官位、權勢的衝突。所謂一朝皇帝一朝臣,可能對於文官的影響還小一點,但對於皇帝家奴的太監、錦衣衛指揮使等等,就絕對是真理。宦官不說,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嘉靖皇帝就是任用他的奶兄陸柄,因為信得過,也是權勢滔天。可是,嘉靖皇帝已死,陸柄就不可能再有以前的權勢,也不可能再占著錦衣衛指揮使這個位置。
當然了,這些事情,對於後世穿越而來的崇禎皇帝來說,其實並不相干。他認為的第一大案,應該是晉商通虜案。民間的傳說,滅了晉商,富了崇禎,不是隨便說說的。大明財政的緩解,完全可以說是取之於這一大案。當初的時候,查抄晉商的事情,還隱隱有擴大化,導致所有山西商人,人人自危,最終還是崇禎皇帝意識到這種查抄有點像後世運動般擴大化,才下令停止的。不過雖然停止了,那錢財卻得了不少。
如今,又是一樁答案,勾結海盜案,由東廠提督奉旨秘密南下查辦,查抄各地大小官員三十多人,富商二十多家,涉及浙江、福建、廣東、江蘇等省,也是隱隱有擴大化跡象。畢竟各富商、官吏之間都有可能有什麼來往,東廠的權勢足夠大,順著這些線索查下去,一家又一家的,誰家沒點破事,讓南方諸省的官吏、富商都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崇禎皇帝自有聊天群系統可以監控,聽到相關言論之後,想了想,還是如同晉商一案一般,下旨到此為止。之所以下這道旨意,其一是首犯和主要從犯已經抓捕到案;其二,這次查抄的金額也同樣數目巨大,晉商的富有和海商的富有,可以說不相上下,這次的金額,又大大緩解了朝廷日趨緊張的財政壓力,剛剛定下的衛所軍製革新以及相關革新所需的財政需要,剛好可以滿足,或者還有多。
第三,這種非常規手段是不能濫用的,否則引起的反彈以及惡劣的影響必定會隨之而來,不是所謂的想抄家就抄家,想殺誰就能殺誰。不管任何社會,古代或者後世,封建還是農奴,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必須要有一個安穩的社會背景才行,有一個明確規則,大家都在這個規則裡面玩,才能大家都好。否則哪怕再有權勢的人,一如皇帝,桌子掀多了都會引來惡果,這一點,歷史早已證明了的。
也是因為如此,崇禎皇帝不想這個事情影響開海大計,所以下旨到此為止。並且宣旨天下,任何觸犯國法者,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只要時候一到,吃得再多,一樣都要吐出來。而安分守己者,受國家律法保護,盡可安心過日子,絕不會受騷擾。
如有不實之情,官吏作奸犯科,都察院革新在即,大明百姓皆可到都察院告知。民告官者,只要不是誣告,且系重大案情者,都察院不得怠慢,必須重視之。
當然了,普通民事等,不是涉及官吏的那種,還是走正常的司法途徑,該去縣衙的縣衙,該去府衙的府衙等等。改制後的都察院,從縣一級開始,就是懸在各地官吏頭上的一把正大光明的刀。而錦衣衛和東廠,則是懸在各地官吏頭上的一把隱於暗處的刀。
崇禎皇帝的設計,以後錦衣衛會偏向軍事這邊,而東廠則是民事,雙方的分工會有所不同,各有側重點,以免職能重合而浪費人力物力。
各省查抄的金銀珠寶田地等,數額巨大,崇禎皇帝下旨,充實銀行資金本,就大部分沉澱在南方富裕的諸省,並按照一點五比一的比例,開始多印發大額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