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保持好上升率”,
“收起落架”,
“收襟翼”,
“檢查高度”,
“一轉彎”。
教員一連串的提示又從無線電里傳來。此時的張志宏已經變成了木偶,飛行前背的滾瓜爛熟的飛行操縱動作已快被緊張的心情吞食沒了,只有機械地執行教員的指令和跟隨教員杆、舵和油門的動作機械地操縱飛機,卻總是慢了半拍,滯後於教員的動作。
“744襟翼收好,一轉彎。”
張志宏終於跟上了教員的節拍,報告指揮員後,跟隨教員壓坡度,使飛機慢慢地傾斜過來,看地平儀,保持好坡度,飛機開始轉彎了。到達起落航線的飛行高度後,使飛機由上升轉為平飛,轉到預計航向後改平坡度。
緊張的起飛階段終於完成了,接下來的動作仍然不輕鬆,要保持好高度、速度、航向,動作雖然簡單,但對於新上飛機的學員來講,要看到、做到、做好,仍然不容易,因為注意力分配慢,操縱飛機的準確性差,修正航向、高度的動作要反覆多次才能做好。儘管從未見過的空中美景從身旁滑過,卻無霞觀看。
“725襟翼收好,一轉彎。”
“明白!”
“715起飛。”
“可以起飛!”
“745開車。”
“可以開車!”
無線電中,在學員和指揮員的對答中,一架架飛機飛上了天,起落航線上已經有五架飛機。他們都和自己一樣嗎?張志宏心中閃過了短暫的念頭。
“放起落架,檢查指示杆和指示燈”,教員的提示再次傳來。
看地標,已到了“T”字布側方,將起落架收放手柄由中間位置扳到下方位置,隨著“咣、咣、咣”三聲響動,機翼上和機頭前的三個金屬杆伸出,座艙內起落架收放手柄旁成品字型的三個紅燈變成了綠燈。
“起落架放好,著陸!”張志宏向指揮員作了報告。
“檢查好,可以著陸!”
接著進入三轉彎,對向四轉彎,放襟翼,報告,襟翼全放。十幾秒的時間,又是一陣手忙腳亂,好在大部分動作都是教員替做的。
進入四轉彎後的動作,更是忙亂,從飛機四轉彎改平對向著陸點,到飛機落地,只有40秒的時間,但是眼、耳、手、腳要全部忙呼,高度、速度、下滑方向、下降率要隨時看到,出現了偏差手腳要一致及時修正好,耳朵還要隨時聽從指揮員和教員的指揮。
從地面看,兩條以白布為邊界擺成的著陸地帶有40米寬,足可以跑十幾輛汽車,但空中看,只有20多厘米寬,飛機在氣流中運動,方向經常會偏,要不斷地修正。修正好了方向,速度和下降率又改變了。要是沒有教員的幫助,不知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兩條白布間的距離逐漸變寬,草地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甚至連枯黃的草葉也可以看清楚了,飛機快要落地了。
“看好地面,拉開始!”指揮員的具體指揮開始了。
落地是起落航線最關鍵的動作,前面的一切動作都是為著陸做準備的,幾秒鐘的時間,一錘子買賣,好壞在此一舉。但這個動作也是最難的,因為好多東西都是抽象的,沒有儀表可參照,全憑經驗和感覺,就是做過上千次著陸的老飛行員,也不敢保證每次都能做到輕兩點落在“T”字旁著陸。
草地迅速向後移動,就像站在飛速前進的敞蓬車上的感覺。隨著飛機的下沉,慢慢向後拉杆,用油門控制飛機的前進速度。
“拉一點,柔和,收油門,再拉一點,保持方向,穩住”,指揮員的指揮口令清晰而簡短,具體而關鍵。
張志宏感到機輪已經接地,終於著陸了,終於完成了一次起落航線的飛行,只有短短的五分鐘,這五分鐘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感覺,有什麼體會?
正在張志宏還在茫然時又傳來了指揮員的口令:
“加油門,連續!”
新的一圈又開始了。第二圈,當飛機到了起落航線的第三邊,動作相對少的時候,教員開始講評:
“第一個起落還可以,能大膽參與操縱,繼續努力!”可張志宏知道,第一個起落的飛行自己只是一個被動的木偶,最大的體會就是忙亂。
隨著緊張心情的消除,飛行前地面準備的動作,慢慢回到了腦海里,張志宏操縱飛機的主動性也多了起來。
連續五圈的起落航線飛行,很快就結束了,第五圈落地後,沒有再連續起飛,剎車使飛機速度減小,慢慢滑回了加油線,將飛機交給了地勤人員。給飛機加油,檢查飛機,做再次飛行準備。張志宏和林教員沒有下飛機,仍然坐在座艙里等待地勤人員檢查飛機。
飛機加完油後,張志宏又把飛機啟動起來,駛向起飛線,地勤人員則乘車到起飛線。在地面行駛,就像坐在舒適的小汽車裡,但張志宏不會開車,操縱飛機的難度仍然很大,他要不停的修正飛機方向,要躲過草地上的障礙物,平穩地把飛機開到起飛線。
起飛線上,陳大壯早已等在那裡,他來接替張志宏的班,第一次去飛起落航線。張志宏下了飛機,把降落傘交給陳大壯,陳大壯一邊背傘一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