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頁

    幾位天體物理學家通過複雜的數學計算最終推演出了“黑洞空間隧道”產生的原理,並論證了反物質空間的回歸通道“白洞空間隧道”存在的可能性,以及由此推出通過“黑洞--白洞”隧道系統跨星系航行的理論……

    很難想像,如果讓這些地球文明中最傑出的天才們繼續在反物質空間裡呆下去還會爆發出什麼樣驚世駭俗的思想風暴……但是,遺憾的是,實驗時間結束了,在反物質空間航行的第三個月,黃宇中領導的探測組專家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力場——白洞!急於返回正常空間的揚風中將武斷的終止了一切的研究,將精力轉移到“白洞空間跳躍”的課題上來了……不過,這個時候,足以激發下一次科技革命的種子已經播散了下來,大部分精英科學家們都獲得了他們以後將為之奮鬥一生的課題……

    擁有充足的時間,揚風再也不願意冒險,“方舟”艦隊在白洞宙域整整停留了兩個星期,大量的無人探測器被用於探測這個媲美於黑洞的神秘殿堂……  

    與黑洞相同,反物質空間的白洞也是密度極高的物質壓縮結構,不同的是,白洞擁有的是巨大的斥力系統——至少對於正物質的物體是這樣的,白洞不吞噬光,但是也不發光,它本身象一個禁錮的牢籠,將大量的光束縛在自己周圍,這些光子相互之間反覆的碰撞和扭曲,但是,永遠不能離開白洞束縛的範圍,所以進入白洞宙域才能觀察到奇妙的白洞影象……

    專家認為,黑洞和白洞是一體兩面的事,黑洞是它在第一空間的表現形式,而第一空間與第三空間,即反物質空間,之間象隔著一面鏡子,黑洞在鏡子的這一面就表現為白洞,黑洞在第一空間所吞噬的大量物質和能量都從白洞中噴發出來到第三空間,但大部分又無法離開白洞的束縛,由此,“方舟”艦隊的巨艦們能安然無恙的飄蕩出來,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另外,不論是白洞和黑洞,其巨大的斥力或引力都存在一個真空區域,類似於龍捲風的中心,只是,在三維的球體上並不容易真正找到這個力場中心的位置……如果不通過這個位置就無法穿越“黑洞-白洞”空間隧道,反而會被巨大的力場撕碎,這一點在第三空間白洞這一面更加的重要,因為沒有找到這個角度,飛船根本接近不了白洞斥力區,相反,在第一空間黑洞那一面,接近要容易的多,但是離開時就必須在這個角度上才可以……  

    “簡單點說,這個‘黑洞-白洞’隧道就象個大漏斗,我們空間那邊是漏斗口,大大的張著,反物質這邊是漏鬥嘴,小小的,從那邊掉進來容易,要想從漏鬥嘴再鑽回去就困難了……”勞爾一如既往的簡單總結了專家們論述了很久的東西……

    逃亡 第十二章 回歸

    實踐證明,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地球人的能力足以掌握一切……包括奧妙的宇宙!花費了2個周時間,用掉了400多個無人探測器,“方舟”艦隊終於找到了斥力場的中心位置,連續12個無人探測器完好無損的消失在了這個空間之後,揚風終於下達了出發命令……

    “最需要注意的是兩件事:第一,絕對保證直線航行,不得有任何的角度偏離;第二,保持足夠的加速空間達到最大航行速度,否則,很可能再次被黑洞引力捕捉!”在艦橋列席專家李旭成這樣叮囑導航員和大副。

    “在艦隊前方再連續發射7個固定間距的探測器,保持和主艦相同速度,密切注意它們的情況!”揚風的謹慎與在戰場上的果敢風格簡直不象是一個人——在危急關頭擁有足夠的決斷力,可以孤注一擲的冒險,在平和時期又能夠審時度勢,步步為營……黃宇中暗暗的想著,這就是所謂的名將之才?這個人就沒有自己的欲望和嗜好?不會受本性的干擾來影響他的決斷嗎?我真的及不上他嗎?

    真是謹慎!如果是自己,肯定一激動就命令立即出發了!丁克也發出了自己的感慨,揚風中將……幾乎完全不受情緒和個性的影響,總能準確的判斷局勢,採取最正確的策略,或許這就是歲月的沉澱吧,可以想像,在漫長的人生歷程中,揚風中將是曾經如何的不斷反省自己的行為,情緒,心態,哲學……如何在憤怒的時候控制自己,如何在緊張的時候放鬆自己,如何在興奮的時候調整自己……才能使個人的修為達到今天的高度,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始終以一個客觀者的身份來分析局勢,制訂策略,指揮行動,完全不會為外物所干擾……其實,揚風所擁有的能力並不比自己這一批人強,論思維的嚴密性和分析力似乎不如黃那個小白臉,論決斷力和勇猛果敢的氣勢似乎也遜自己一籌,在對事物的反應性上勞爾也能與他相比肩……唯一強大的就是他總能在最適當的時候運用自己最恰當的能力,相比之下,黃過柔而溺於智,自己又過剛而折於勇……勞爾……呵呵……缺乏緊張感的人簡直是在浪費自己的天分……不提也罷……真不知道揚風中將十年前是什麼樣子,是否也象現在這般不帶人間煙火氣……呵呵,想到這裡,丁克忍不住笑了,自己十年前不也是在士官食堂里跟三個憲兵隊的軍官單挑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