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頁
“兄長高明,所言極是!”孫觀等人聽後也是跟著點頭附和道,的確,這樣做盜賊東躲西藏的日子,也該是到頭了,而且以前還能抵抗得住一般的漢軍,但是現在,這股剛剛從冀州調來的平定太平道黃巾蛾賊的精銳,顯然並不是他們所能應付的。
見無人反駁,臧霸心中稍安,他對於讓孫觀等人一起隨他投降,也不是很有信心,畢竟,這些人都是這些日子做盜賊,落草亡命慣了的傢伙,若是不習慣朝廷約束,也難辦。
只是,無論如何,於臧霸而言,他都不想繼續做盜賊了。若非是家中變故,他為了盡孝才會如今做了盜賊,否則,在他心裡,依舊是想著舉孝廉出仕為官,振興家族而已。
臧霸是泰山郡華縣人,家族其實也是縣中有頭有臉的人物,之所以早早為寇,卻不是因為家道中落,而是因為他父親臧戒的緣故。臧戒在臧霸十八歲時,已經因為家族在縣中的勢力擔任縣獄掾,按理若是他老實聽命行事,也不會出大事,只是因臧戒恪守本職,據守律法,不聽從太守的命令,將原本應該判死刑的獄犯改叛其它刑罰,所以最終臧戒選擇了私殺獄犯。
這件事發生後,太守知道大怒,令人收押臧戒,到郡署治罪。當臧霸獲悉父親被押囚後,為了不讓父親受罪,一片孝心之下,便召集了家中的食客十數人,前往費縣西山,半路將被押解的臧戒救出,並且趁勢將治罪不清的太守殺死,當時押送臧戒的郡署役卒百餘人,因懼臧霸殺人時的健勇,盡皆避而竄逃,這樣下來,也就導致臧霸用數十人有驚無險的救出其父。
不過,雖然救出伏泉,但也代表著臧霸和臧戒都不會有好的正經身份了,之後,兩人為了逃亡官府通緝,避難於東海郡,而經過此事,臧霸孝勇之名的事跡,也遍聞鄉野,這也讓他和臧戒二人逃難時,不少人因為臧霸的孝勇之名從而主動庇護其人。否則,僅僅是逃亡到泰山郡旁的東海郡,無疑是很難逃避官府的通緝,然而,臧霸卻能,這其中自然是逃不出其他人的幫助庇護的。
後來,隨著太平道起事,臧霸預感天下將亂,便想從中謀利,便在泰山群山之中,用他的孝勇之名聚眾落草,孫康、孫觀等人,也都是在此時候,聞得臧霸之名前來投奔的。
當然了,臧霸落草,其實多是為了想要積攢自己的實力,從而賣個好價錢,他知道在如今天下的形勢下,隨著會威脅大漢根基的太平道主力被消滅,朝廷一定會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從而接受各地賊軍的招安的,而臧霸的機會,自然就在這裡。
這也是臧霸此番嚴詞拒絕其他盜賊想要聯軍對抗漢軍的原因,甚至於臧霸用自己在麾下盜賊的威信,一言堂的壓制他們叛漢的心思,因為,從一開始,臧霸建立這支盜賊,就不是為了什麼推翻漢室,逍遙自在的意圖,他其實就是想要以此作為晉身之階而已。
對於家世本身就不是貧苦人家出身的臧霸而已,如果不是出現他父親的變故的話,說不得他此刻運氣好,就被郡里舉了孝廉從此飛黃騰達了。即使運氣不好的話,也估計能靠著家族關係,在縣裡或者郡里混個縣吏、郡吏的身份,待到時機到了,再接受朝中高官的徵召,那都比現在做這個成天只會東躲西藏,害怕遇到大批漢朝官軍,四處逃亡的盜賊好。
所以,臧霸內心,其實特別希望接受朝廷招安的,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換一種方式出仕。只是,一直以來,臧霸苦於沒有機會,或者說沒有在朝廷里有分量的漢朝平賊主將出現,所以臧霸一直沒有想要帶人從良的想法,而是利用手下精銳與其周旋。
不過現在不同,漢軍的主將伏德是位皇親,其父是當朝九卿的太尉,其母是先帝長女,其從兄又是當朝名將,涼州刺史,這一份家世看下來,足夠讓臧霸動心,想要主動請降投靠了。在臧霸看來,就是孫康、孫觀等人,也是多少看中了漢軍主將伏德的家世,再加上漢軍的兵勢,這才跟著請降的。
某些時候,臧霸甚至一度想去找他那如今隱居的父親臧戒,一起投奔伏德,不過最終還是取消了這個打算。畢竟,當初兩人亡命東海後,隨著臧霸落草,臧戒可是好好罵了一頓臧霸,說他不守大漢律法,私自為盜,而一向不喜別人插手法律的臧戒,那時便說明不會隨臧霸落草的,現在想道他自己即將成為正式的漢軍後,臧霸怎麼想都非常激動。
野心和上進,每個人都有,這一次,說什麼,臧霸都要拿回聽過有的一切,而不是龜縮在這泰山一地,去做著那看不到未來的盜賊,這絕不是他的抱負。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這次投誠,是臧霸帶著孫康孫麗等人,不帶任何兵卒,主動入漢營歸順投靠的。當臧霸他們到漢軍營寨外時,伏德還沉浸在鞠義為他建造的赫赫戰功,待知道有股叛軍首領,竟然要主動投誠,當即大喜過望,就欲招他們入中帳接見。
不過,卻被麴義制止,麴義以不知其等心意,令伏德做好準備,再行接見,這一點,得到了伏德的幾名謀吏的同意。當下,伏德令兵卒戒嚴,以防不測後,便招臧霸等人入營。
卻說臧霸等人入營,一副恭敬之態,便已令伏德、麴義等人明白,其等誠心投誠,當下大喜,熱情誇讚一番幾人後,便將他們編入麾下,單獨成軍。
當然,伏德、麴義等人一開始,明顯沒有將臧霸這些主動投靠者放在心上,並未重用。如果伏泉在此,就肯定要演出一幕得於賢才的戲碼,只是,伏德等人明顯沒有伏泉熟知後世的歷史,一切都得等到日後的某個時機,才能讓他們徹底發光。